国产网剧翻拍日剧的深层困境
——以“女子图鉴”系列为例
2018-03-28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目前中国几大视频网络平台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上能快速高效地开发出多样化的内容,争取到自己的稳定观众群,翻拍已经拥有较好口碑和一定受众群体的境外剧集的方式再次受到平台与制片方垂青。鉴于欧美剧与国产剧在价值观和播出尺度上的巨大分歧,中韩关系因萨德而降至冰点等一系列原因,日剧再次成为国内各制片公司的翻拍首选目标。不同于2000年前后那一波“山寨式”翻拍,自2017年开启的这一轮日剧“翻拍潮”中各家平台和制片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正式购买原作版权,甚至邀请原版作者担任顾问的方式进行再创作,然而结果却并未如人意。
由腾讯在2017年推出的中国版网剧《问题餐厅》和《约会恋爱到底是什么?》分别翻拍自两部豆瓣8.5分以上的日剧,而这两部中国版的豆瓣评分均未超过5分。优酷视频2018年4月起连续推出了翻拍自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北京女子图鉴》(文中简称《北图》)和《上海女子图鉴》(文中简称《上图》),客观地说该系列在翻拍自日剧的网络剧中制作已属上乘,虽然获得了网友“本土化程度高” “改编接地气”等好评,但直至《上海女子图鉴》播完时的豆瓣评分也仅为6.7分,与原作的8.7分相去甚远,而这已是目前所有日剧翻拍作品中的最高分了。
在全球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翻拍自日剧的国产网剧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产品为何始终难以获得本土观众的认可?除去剧情生搬硬套、制作粗制滥造,甚至因为态度不端造成翻拍剧质量低劣的情况之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导致翻拍网剧无法获得与原作相符的口碑?本文试以“女子图鉴”系列为例,从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观众的心理预期更难满足
(一)观众对原作的熟悉程度会影响他们对改编作品的预期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流媒体的崛起使得各国优秀电视剧集都能通过网络几乎同步地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传播与讨论。除了一批习惯性通过字幕组观看盗版日剧的年轻观众之外,近几年来订阅号和短视频内容的疯狂增长,也让众多原本不了解日剧的互联网用户通过“最温暖人心的日剧经典台词”之类的推送文章,或者“三分钟带你看完本季度日剧收视冠军”等短视频对日剧中的精品有了相对深入的认识。
因此,国产网剧翻拍面对的早已不再是十几年前没“见过世面”的观众,而是更多对原作精彩之处有充分了解的观众。而影视观众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的“怀旧心理”和“第一印象效应”,则不可避免地会让部分喜欢原作的受众抱持着一种挑剔的态度去审视改编后的作品。
以“女子图鉴”系列为例,原作之所以起名图鉴,意在以女主角个人不断向上攀升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为观众展现在东京生存的各阶层女性众生相。而在改编作品中,主创们相对保守地选择了遵循传统中国电视剧的叙事模式,把女主角当作绝对核心,其他所有人物的故事都围绕她展开。这使得改编作品顿时失去了原剧名“图鉴”所强调的“全面、系统、准确地展现状态”的初衷,把原作中冷静和客观的疏离感做成了更强调戏剧冲突的都市婚姻、恋爱与家庭。在改编时加入自己对本土市场的把握无可厚非,但这样只取名头却舍弃神髓的思路显然难以满足原作粉丝“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
(二)网络剧的播出和观看形式更易引导和传播偏见
在网络平台观看剧集与传统的电视观看最大的差异来自于网络拥有即时的交互性。在剧集上线的第一时间,观众就可以通过实时弹幕、评论和评分等途径交流观剧感受,而此时,看过原作的“挑剔”观众的发言通常比对这部剧一无所知的观众更具权威性。当“原著党”们过早地以弹幕或短评的方式发表一些负面言论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对部分后来的观众产生负面引导作用。最终形成一种“改编的始终是不如原作”的群体性心理偏见。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使得二度创作步履维艰
(一)在本土化过程中损失的文化想象与宽容
有学者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受众在欣赏跨文化艺术作品时会暂时放下自身经历,尽量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作品内容,用更加包容的心态主动弥合文化差异。因此,即使在欣赏原版日剧时遇到与自身经验不符的情节时,观众通常也会相对理智地将其放在日本社会情境下去感受,忽略表面上的差异和逻辑,更注重体会其精神内核。
与之相反,“女子图鉴”系列的翻拍即便摆脱了如中国版《深夜食堂》里生搬硬套、不接地气的故事情节,加强了本土化的叙事方式,也极易落入另一个陷阱:在受众更熟悉的中国情境中,一旦观众发现剧情与自身经验不符时便很难再保持宽容的态度。因此,在该翻拍版网剧中,最常见的负面评价就是“作为一个北漂女性,我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编剧对上海女白领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等。这种在跨文化的转化过程中损失掉的文化想象空间和宽容度,使得改编剧的创作异常艰难,全盘照搬原版会被认为不符合中国语境,注入本土化元素太多,又要接受观众更为严苛的评判,想要在两者中取得平衡实属不易。
(二)大众的欣赏习惯仍受限于社会发展程度
很多从业者总认为欧美影视作品的价值观太西方,不适合内敛含蓄的中国观众,日本的东方特征与中国更为相似。而实际情况是,日本在地理上和传统上虽然是个亚洲国家,但其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早已是标准的西方国家: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主义,早已完成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流动性不大。
《东京女子图鉴》的故事旨在用职位、住所和身边人的阶层这三个指标的变化来反映现实女性的阶级晋升之路。这些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早已明确的量化标准在尚未彻底完成阶级分层中国社会并不清晰,而中国人向来追求中庸、内敛、和谐的价值观以及在男女关系问题上相对保守的态度,都为女主角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于是改编剧的主创不得不在塑造“一个理智清醒、充满真实欲望但不够讨喜的女主角”和“一个更容易被中国主流观众喜爱的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傻白甜女主角”之间进行艰难选择,而当天平倾向后者时,改编作品与“原作之魂”也就渐行渐远了。
三、日剧的制播模式和题材选择与中国市场难以契合
(一)“小而精”的制作理念不符合中国市场对量的需求
日剧有着非常细致的市场划分,按播出时间段不同分成晨间剧、深夜剧和黄金档。黄金档的剧集按四季划分成每三个月一季,每季10~12集,每集约1小时。因此,一部普通日剧的体量通常在200~600分钟之间。
而熟悉中国市场的制片方都知道,在国内影视行业,一部剧不超过30集是很难赚钱的。集数越多单集成本越低,播放时间越长,相应地也更容易吸引到广告投放。改编剧也不例外,于是我们看到的所有翻拍自日剧的网络剧时长都至少超过了原作时长的一倍以上。因此,当总时长只有220分钟的《东京女子图鉴》被翻拍成《上图》时,即使制片方很克制地改成了20集,每集25分钟,剧集总时长也超过了500分钟。所以,在该剧的后半段我们常常能看到类似MV的注水段落,非常影响观众对这部剧的整体评价。
(二)许多题材优秀的作品难以移植到中国土壤
不同于美剧、韩剧对戏剧化情节的追求,日剧常常更倾向于探索内在情绪,在题材选择上也更加多元化。例如曾获得第76届日剧学院赏最优秀作品奖的《最完美的离婚》旨在描述的夫妻之间那种由日复一日的鸡零狗碎积攒起来的怨恨,既互相羁绊又互相折磨的无力感;2017年引爆口碑的《昼颜:工作日下午三点的恋人们》细致刻画了陷入婚外恋的主人公们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日剧中的“爆款”大多是这样话题性较强的题材,而这些题材无论从政策导向上,还是主流观众接受程度上看都很难在中国的影视环境中被广泛接受。
因此在购买翻拍版权时,中国制片方面临的选择和考量就变得复杂起来,既要考虑IP本身的品质和影响力,又要关心题材和内容是否符合国内的政策,同时也不能忽视原作主题是否能引起当下中国观众的共鸣。在各方因素的相互制约下,翻拍的选择范围就相当有限了。
四、版权价格和国际关系亦成隐患
(一)版权的完整性和版权价格飙升令投资者犹豫
首先,日本是全世界最注重版权的国家之一,因此有着复杂的版权管理机制。例如有些通过漫画或小说改编的日剧,剧集拍摄方并没有全部授权的资质,必须要得到原著漫画或小说的版权才能进行改编。而另一些珍惜羽毛的日本版权方在答应出售版权时会提出一定要看到改编剧本或剧本大纲,甚至要得到原编剧的认可才会同意授权。这对很多本来就想投机取巧或“蹭热度”的投资方来说无疑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其次,随着日剧版权受到国内制片方的青睐,版权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前两年,当国内资本带着热钱进入影视行业,甚至出现了几家中国公司为了抢版权恶意提高竞价的情况,原本合理的日剧版权费用在2016年底到2017年中的半年间就上涨了接近十倍。一些投机者趁乱进入市场做中间代理,把从日本买来的版权提价卖给中国制片方,这一度让日本IP在中国的版权归属相当混乱。
2018年中经济下行,影视行业的热钱大量撤走之后,原本为了争夺IP一掷千金的公司越来越少,大多数投资方更倾向于选择用稳妥的投资方式度过寒冬。花上千万版权费购买一个在中国市场前途未卜的日剧版权是否值得?很多制片方对此开始有新的考量。
(二)国内网站大量引进原版削弱了观众看翻版的意愿
2018年4月腾讯视频同步播出了日本版《女神探夏洛特》;7月优酷视频和日本富士电视台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芒果TV随后也一次性放出了《岌岌可危的酒店》等三部今年上半年刚在日本播出的日剧。
随着近日中日关系的逐步升温,中国对日本影视作品的引进限制正在逐渐放宽。如果未来观众能够方便又快捷地从国内网络平台上看到各类原版日剧,可以预见,网络平台的翻拍剧几乎会变得没有竞争力可言。
五、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这一轮日剧翻拍的浪潮还在持续,但新媒体的自身特质、跨文化传播中难以跨越的观众心理鸿沟都是翻拍作品目前尚无成功案例的深层原因,而政策、版权价格和国际关系也将长久地影响其未来发展。
归根到底,选择翻拍本身就是一种舍弃原创精神,试图投机取巧的浮躁心态,而实际上这很可能只是一条迷路的捷径。用心体会中国社会的真实状态,了解国内市场需求,严肃对待文化产品的生产,尊重创作和创意才是提高中国文化产品质量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