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及其他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18-03-28黄燕萍叶建丽黄燕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开颅外伤颅脑

黄燕萍 叶建丽 黄燕群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外四科,广东河源 517000

颅脑外伤是临床急重症,患者颅骨﹑脑组织会因受外力作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出血,进而表现为运动﹑思维﹑意识﹑感觉障碍。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预后差,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2]。目前颅脑外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式,但术后患者易出现各类感染,其中以颅内感染最为常见且严重。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后,可波及脊髓﹑脑等多个脏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仅易引发其他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同时会延长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甚可致死[3]。为了探寻一种适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的优质护理方式,本文比较了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发病时间30min~3h,平均发病时间(1.4±0.5)h;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5岁;男21例,女14例。研究组:发病时间36min~3h,平均发病时间(1.5±0.4)h;年龄26~68岁,中位年龄43岁;男19例,女16例。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头部CT﹑MRI检查确诊为颅脑外伤,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肝肾基础病变及血液系统疾病;无外伤所致其他脏器严重损害;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患者或其授权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者入院时合并严重神经损伤﹑脊柱骨折;有手术禁忌症;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输液;对引流管进行常规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处理。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阅览患者资料,结合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给予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1)基本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10~20min测量一次心率﹑呼吸﹑血压;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情况,若患者术后24h后表现为对光反射迟钝感或消失﹑瞳孔一过性缩小后出现进行性散大,意识障碍加重,提示可能出现继发性脑疝出现,要及时报告医师。输液过程中注意给患者保暖,术后一周内每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患者体温高于38.5℃给予物理降温。观察患者伤口渗液﹑渗血情况。(2)引流护理:患者置管引流期间,护理人员每30分钟查房一次,定时挤压引流管和更换引流瓶,确保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引流出的脑脊液的量﹑颜色﹑性状。(3)呼吸道护理: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4)饮食护理:治疗期间患者饮食以高纤维﹑易消化﹑高蛋白为主,多食水果蔬菜﹑禁食辛辣油腻,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避免多食高糖食物,积极控制患者血糖。(5)心理护理:术后主动﹑耐心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告知患者治疗进展,提醒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术后相关诊疗操作的具体流程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颅内感染和其他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情况﹑术后半年和1年的生存率,同时比较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采用自制护理调查表[4]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评判内容包括主动服务﹑护理责任﹑健康教育﹑治疗环境以及心理疏导这5方面,总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85分以上为满意,61~84分为一般。该量表的Cronbach's仅系数为0.985,具有良好的信度。其中护理质量评分,主要对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3大项目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临床护理质量越高。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APS12项生理变量﹑慢性病以及年龄 3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71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恢复越好,10分以下表示患者恢复良好,病情轻,11~19分表示病情加重,20分以上表示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率为8.6%,与对照组20.0%,研究组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4.3%相比于对照组82.9%,研究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半年﹑1年生存率为100.0%﹑94.3%,相比于对照组91.4%﹑85.7%,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n(%)]

2.4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s,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s,分)

组别 n 护理质量研究组 35 87.6±4.3对照组 35 70.6±5.1 t 16.516 P<0.05

2.5 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 <0.05),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比较(± s,分)

表5 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APACHE-Ⅱ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5 17.6±1.4 8.9±1.2对照组 35 17.3±1.5 10.7±1.4 t 0.865 5.775 P>0.05 <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多根据患者损伤部位行开颅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5]。有研究发现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减少颅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6]。该结果给了我们启发。为此,我们筛选病例进行分组研究,以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颅内感染是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颅脑外伤者致死的高危因素,为避免术后颅脑感染及其他感染发生,本次研究组实施了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护理﹑治疗一体的护理模式,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7]。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研究组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更大,同时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综合护理能减少术后颅脑感染并发症,患者临床满意度高,这可能与本次综合护理中给予引流等护理有关。研究表明研究组脑脊液漏液是引发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患者颅脑损伤时,其蛛网膜﹑硬脑膜也受损撕破,从而导致部分脑脊液会经损伤裂缝流出,进而形成漏孔,造成空气进入引发感染[8]。因此临床护理会在患者头部垫无菌巾;对有脑脊液漏液者切口加压包扎;有脑脊液耳鼻漏者,每日以消毒棉签蘸70%乙醇擦拭患者鼻腔﹑外耳道,避免堵塞,以保持漏液的流出通畅[9]。同时观察脑脊液性质﹑记录脑脊液量,若脑脊液混浊且有沉淀﹑颜色加深,则提示颅内感染可能。开颅术后一般会留置导管确保患者漏液流出,但由于引流管与外界相通,从而给外界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为避免颅内感染,本次综合护理中要求所有护理操作均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0]。同时给予引流护理,如:接头处用无菌纱布包扎;定时更换无菌引流袋﹑敷料;确保引流管通畅,固定引流管,避免其因患者体位改变出现引流管折叠﹑扭曲﹑接头处脱落,导致脑脊液倒流,引发颅内感染,且在病情允许下尽早拔除引流管,避免引流时间过长引发颅内感染[11]。

本次研究而中患者术后半年和一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研究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术后生存率,患者病情改善﹑恢复效果好。这可能与综合护理除了行引流护理,还给予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有关,颅脑损伤者由于创伤冲击会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高血糖可致高血渗透压,进而使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引发感染[12]。为此,我们实施了饮食护理,通过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控制血糖,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了各类感染的发生。在呼吸道护理方面我们通过帮助患者翻身﹑拍打背部等方式,促使患者排痰,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13-14],也有利于预防褥疮。通过心理护理,在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处理,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尽快康复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15]。综合护理通过基础护理﹑引流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多措并举,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减少颅内及其他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1] 张玥玮,王静,马天花,等.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3):142-143.

[2] 于岩岩,山广慧,金娜,等.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68-70.

[3] 张清群.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3,10(12):86-88.

[4] 武霄峰,侯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549-1550.

[5] 孙建兰,周洪兰.循证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10-13.

[6] 张悦,于晓江.优质护理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感染预防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78-81.

[7] 周玉华,宋义英,刘奕彬,等.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34-36.

[8] 程晓媚,陈伟娣,徐红燕.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09-1811.

[9] 陈飞宇,陈光烈,任浩君,等.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4):799-801.

[10] 张建春.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J].河北医学,2013,19(11):1753-1755.

[11] 李文娟,冯奇,王莹莹,等.心理护理对改善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负性心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75-76.

[12] 朱春香.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13-2215.

[13] 王素霞.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49-151.

[14] 李艳芳.强化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24-224.

[15] 崔静.开颅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1):100-102.

猜你喜欢

开颅外伤颅脑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