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小实验”,发挥“大作用”

2018-03-27王大伟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实验皮球尺子

王大伟

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做边学实验,其中不乏一些小实验.小实验以其取材简易、操作方便的特点,深受教师的推崇.做小实验,可以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也可以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运用小实验,让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大作用.

一、小实验助力概念,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尤其对于实验现象更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讲解抽象概念时,教师要运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弹力”时,课本中的弹力概念,涉及要产生弹力必须要让接触物体之间发生形变,可是有很多情况物体发生的形变都是微小的,正是这一微小形变,使学生理解起来有了困难,教师可以演示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微小形变.教师可以拿出一把长些的尺子,然后把尺子的两端垫高些,并且把小皮球中的气放掉一部分,使小皮球放在桌面上时能够看到有明显的形变.当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把小皮球放到两端垫高的长尺子上.学生惊奇地发现:尺子真的向下弯去,而与尺子接触的小皮球明显地向上凸起.这样就与弹力的产生相吻合了.接着教师借助这个实验说明弹力的概念:尺子要恢复平直的状态,就会对与它接触的小皮球产生与形变相反方向的支持力的作用;而小皮球要恢复圆圆的状态,就会对与它接触的尺子产生与形变相反方向的压力的作用.这样,在小实验的帮助下,就形象地把抽象的弹力定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二、小实验形式活泼,增强互动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只是看和听,并没有想过实验的设计原理.这样,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只停留在有无趣味的问题上,很难达到实验应有的效果.为了吸引学生的思考、關注,教师要把小实验引入课堂,带到学生中间,使学生的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讲“动量定理”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先在一个包装箱里放入一些废旧纸团,然后把纸盒放在学生的桌子上,再从箱子中拿出一枚事先准备好的鸡蛋,把鸡蛋举过头顶,从静止让鸡蛋落下.学生见到下落的鸡蛋都有些紧张.这时教师把手伸进箱子,拿出来一个完好的鸡蛋.学生激动地鼓掌.突然,有几个学生质疑鸡蛋是不是熟的,于是教师让其中一个质疑的学生拿来一个大烧杯,让他从烧杯上方不太高的地方落下鸡蛋,结果鸡蛋摔碎了.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了鸡蛋从高处落入箱子是完好的,而从不高处落入烧杯却碎了,其中包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这样,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其中奥秘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了解到是因为纸箱中废旧纸团的原因,致使鸡蛋与纸箱的作用时间得以延长,鸡蛋受的力小才没碎,从而对动量定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小实验增加机会,挖掘实验潜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实验除了学生的分组实验外,为了节约时间,大多采用教师一人操作实验,最多用1到2个学生辅助实验,使大多数学生没有实验操作的机会,只充当了旁观者,对于实验缺少思考的过程.为了改善这种教学局面,教师可以运用小实验,让所有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亲身实践、动手动脑,从而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教师运用小实验,为学生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能使学生的实验思维得到培养,还能使学生享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做小实验的机会——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小实验的操作,并亲身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要求每两人为一小组,准备一把长些的直尺,一个学生作为被测者,另一名学生负责尺子,使尺子下落,被测者就要在尺子下落过程中尽量去握住尺子.刚开始由于学生对实验还不适应,所用的反应时间太长,导致尺子经过手没能抓住.经过反复实验,学生的反应时间有了明显提高.这样,使学生意识到反应时间是与训练次数有关系的.这样的动手实验,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自信心.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由于小实验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小实验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小实验皮球尺子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拍皮球
尺子变身记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拍皮球
捞皮球
我错了(二)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