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二重性:当代表征及其实践进路

2018-03-27张聪

中国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德道德德育

张聪

在我国,尊师重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每个历史时期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师德建设,形成尊重并强化师德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当前,切实推进师德建设,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议题。如何理解师德的本质属性,科学地认识师德的基本内涵,成为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我们要从当代师德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着手,深入探索当代师德建设的实践进路。

一、当代师德理解的认识论误区

随着师德建设日益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工程,强化教师的德行修养,正成为很多中小学的重要工作。然而,什么是师德?何以理解当代师德的基本特征?从当前我国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具体操作层面看,存在着对师德内涵的认识论误区。

其一,从工具主义角度看,将师德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手段,忽视了师德对人的深远价值。工具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与理论等是人行为的工具,其是否科学的标准在于能否实现最终目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校之所以下大气力加强师德建设,核心并非为了育人、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加强师德建设,而是为了更好地以“师德”为要素,打造学校成长的“样本工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这样实施的师德建设,仅仅看到师德对形成学校品牌的重要价值,恰恰忽视了师德建设对教师与学生双重成长的深远影响。

学校所开展的这些师德建设,形式多样,频度较高,功利性激励方式较多,实质则是更多地将师德作为一种彰显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标志,却没有以师德高尚助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素养提升,更没有从师德的本意出发提升教师的品德修养,进而影响和带动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样的师德观,其实更多的是将师德作为一种包装学校的工具,而不是作为提升教师作为具有特殊教师身份的人的素养。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表面上能为学校赢得好的口碑,而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二,从英雄主义角度看,将师德作为一种神圣而高贵的精神品质,忽视了师德本身生成的生活场域。在很多学校的师德建设过程中,师德被赋予一种特殊的高贵品质,被学校所称赞、颂扬。例如,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很多教师被授予“师德高尚”这一称谓,很多师德师风的报告会也将“师德”作为一种神圣的词语写入其中。那些为了学校、班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正常上课而带病坚持工作的教师,以校为家而忽视自身生活的教师,往往成为“师德高尚”的先进教师。表彰先进教师的同时,也在以这样一种师德观对其他教师产生动员和鼓舞的功能。

然而,我们在将具有牺牲精神的教师塑造成为“英雄”的过程中,恰恰忽视了教师本身也是人,也是有着理性的思考、平凡的生活。师德不是脱离教师现实的教育生活而存在的,与高贵、神圣相对应的是那些普通而平凡的教育生活,那些看似平淡如水的市井生活,那些长期埋头苦干的学校生活,正是这种最为常见的日常教育生活才是师德所扎根的真正土壤。如果没有看到这些日常教育生活,僅仅去谈具有牺牲色彩、英雄式的“师德”,那么这样因“师德”而生成的先进个人与典型经验,是不会具有说服力的。

二、二重性:理解当代师德的重要着眼点

其实,因对师德内涵的偏执认知而产生的错误行动,岂止上面这些误区!走出认识论误区,科学理解师德,理应认识到师德在很多方面具有双重属性。那种单一地理解师德的做法,无异于将师德推向一种极端。师德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是指师德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属性,在某一维度上共同建构起师德真切而真实的本质。

我国当代著名德育专家王逢贤先生在《师德建设的理论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师德是“公民的普遍性与教师职业性品德的统一”,是“教师做人的本色素质与充当教师的角色素质的统一”,是“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统一”,是“德育内容自我对象化和活化与德育手段身教化的统一”;师德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教师是认识和实践师德的主体与被规范和接受师德的客体的统一”。这为我们科学理解师德的本质与内涵提供重要的启示。

1. 师德兼具教师作为普通人所具有的品德,以及教师作为特定职业所具有的品德

教师首先是一名社会公民,理应具有与其他公民相同的公民品质,对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理性评判,并实行作为公民的道德作为。这是我们理解师德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教师又不能与其他公民一样,仅仅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而存在。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并非与生俱来的。

恰恰相反,其特殊的身份是在社会中被不断建构出来的,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内逐渐生成的,是在与学生对象性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在学生就学求教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具有超越一般公民的特殊的道德品质,逐渐建构起“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敢于担当的道德形象、立德树人的道德作为。从这个角度说,教师既履行着一般的公民道德规范,同时也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着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这种师德凸显了教师所兼具的道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阐释师德不可或缺的观点。

2. 师德兼具教师作为公民的政治素养,以及作为教师的业务素养

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本身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不同要素,而师德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在美国,因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含有对公民个体道德观念养成的方向性规定,教师以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为师德诉求;在中国,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集体主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中国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观念的背后,其实是在要求师德具有明确的政治特征,理应成为教师作为公民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素养。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师德,理应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积极致力于对中小学生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养中,高尚的师德一定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的,这是教师建构起自身身份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其他职业身份不一定明确要求道德素养,但教师以其培育人的特殊身份理应具备高尚的德行品质,正是因为师德是教师的一项基础性的业务素养。

3. 师德兼具德育内容的对象化,以及德育手段的身教化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实行教化引领,而且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教师在建构自身师德的过程中首先要接受、理解德育内容,转化为提升自身教师品质的基础要素,生成为自身的德育行动。然后面向学生,形成引导学生成长的教育手段,增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既是教育者同时是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使得教师的师德必然具有育己与育人相融合的特征。

师德既是德育内容在教师身上的对象化理解,同时也是德育内容借助教师身教化而实现的德育目标。因此,师德中的“德”早已超越一般意义的道德范围,同时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态度、观念等诸多要素。学生之所以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始终难以忘记自己的老师,其实是因为教师以身教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人生施加深刻的影响,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正是师德二重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三、当代师德建设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中国的基础教育,需要师德建设在设计思路、具体内容以及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基于对师德二重性的理解,师德建设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理应观照师德内部含有的不同特征,积极拓展师德建设边界,切实尊重教师自身的道德抉择与道德行动,科学建构起当代师德建设的实践进路。

1. 积极拓展师德建设边界

长期以来,我们对师德的理解仅仅基于教师的道德素养而生成,忽略师德同时包含的双重属性。这种片面的师德观,实际上仅仅指向教师的道德养成,不仅影响学校师德建设的质量与效果,而且会降低教师建设自身师德的真实性与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拓展师德建设边界,超越一般师德概念的狭隘理解,合理延伸师德建设的范围。以师德建设为抓手,逐步实现教师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的有效提升,不断促进教师的和谐成长。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身教功能,以师德建设推动学生成长、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促进学校的综合化改革,从而切实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2. 还师德以“人”的本色

对教师加以师德的约束与引领,是基于教师特殊的身份而形成的。然而,过度地强调教师的道德素养,实际上正成为强加在教师身上的道德枷锁、约束教师专业成长的道德标尺。很多学校在进行师德建设过程中,仅仅看到师德的至高无上,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普通人所应具有的重要角色。因此,師德建设过程中,要还师德以“人”的本色。

一方面,关注教师在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合理诉求,对教师的道德理解予以正确对待、科学引导,切实推动教师的道德成长;另一方面,科学设计师德评价标准,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教师的道德成长,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强化教师作为普通人所具有的教育意识。

教师也是普通的社会成员,只不过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我们不能将那种牺牲自己全部而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当作教师成长的榜样。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这样的榜样本身不具有倡导意义,无法产生内在的吸引力。那种不把教师当作“人”而只把教师当作“神”来看待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在人的理性不断被启蒙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对师德的奉行与遵循,本质上是冷静而客观的。遗憾的是,很多中小学并没有看到教师所具有的这种特征,而一味过分地强调师德的崇高,忽视了师德所具有的属“人”的本色。

3. 理性识别师德的限度

师德本身不是单一的道德向度,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教师是无所不能甚至不能犯错的,否则就是“有辱师德”。其实,这远远超出教师所应具有的道德遵循。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教师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该做什么”的应然性与责任性,更应看到教师“能够做什么”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这就是说,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要理性识别师德本身所具有的限度。

其一,不能超越师德的限度,无限制地提高对教师的道德期待,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做出道德行为。这种不符合人性的提法,无法真正培育出教师真实的道德情感。同时,不能完全将教师的道德同普通公民的道德等同,教师毕竟具有其特殊的专业属性,能够在道德面前做出不同于常人的行动。

其二,不能狭隘地理解师德,师德建设过程中仅仅以道德水准作为评判标准,同时不能泛化对师德的认识,使师德失去专有的本质属性,失去道德对教师成长的内在影响力。

其三,不能单纯依赖师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对学生发挥道德影响力,是一项长期、润物无声的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同时,学生的道德成长来自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等多种要素,师德影响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清晰的限度。从这个角度看,理性理解师德限度,对当前的师德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师德道德德育
致良知与师德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道德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