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都的新时代

2018-03-27梅淑娥洛平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洛阳变革高质量

梅淑娥 洛平

河南洛阳市去年GDP首次突破4000亿,达到4343.1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第三产业230亿,首次成为第一大产业。被誉为“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的洛阳,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首次”令人印象深刻。

洛阳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端石油化工等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洛阳制造享誉全球。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随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物流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业成为引领洛阳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认识洛阳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拐点的意义,要在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观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年,洛阳的产业结构比例为43.4∶2.9∶53.7,第二产业微乎其微,结构失衡。这也是当时从国家到地方百废待兴的真实反映。“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布局为洛阳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至1959年,结构比例为17.3∶42.8∶39.9,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三产业。自此,洛阳的第二产业高歌猛进,占GDP的比重最高时接近60%,“工业重镇”“老工业基地”“全国五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名头声震全国。

后工业化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表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现代服务业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步入调整期,洛阳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速一度下滑至全省倒数第二,尤其是工业比重大服务业比重小的产业结构问题突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面对“调结构”这道发展的必答题,洛阳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二产独大”的局面之后,终于在2017年迎来了“蝶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出发,谋划实施了包括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等九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和一批重点项目在内的“9+2”工作布局。2017年伊始,洛阳实施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大力推进415个重点项目建设。这些重点项目,既有工业提升项目,又有科技服务业项目,还有很多高成长性服务业、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业项目。在工業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中,三次产业相互打通、互动融合、相互促进。聚焦项目建设,洛阳持续开展“双月会战、双月攻坚,百日会战、百日攻坚,半年会战、半年攻坚”,以周保月、以月保年,领导分包、目标考评,节点控制、压茬推进,以“钉钉子”“透竹竿”的劲头,掀起经济建设新高潮。

伴随结构之变,洛阳正在实现质量变革

万基控股,连续10年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但就在前几年,因为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多、中高端供给少,一度深陷亏损泥潭。近年,与中色科技等科研院所合作,瞄准市场需求“调结构”,进行铝加工、铝电解、碳素及石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共开发新产品20多项,有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企业以质量变革打了一场翻身仗,不仅扭亏为盈,还在国内外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荣获中国质量奖,轴研科技、麦斯克等企业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一年关闭煤矿25处、化解过剩产能435万吨……进入“十三五”以来,洛阳在“三去一降一补”上下功夫,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推动了洛阳制造向洛阳创造转变,洛阳速度向洛阳质量转变。

伴随结构之变,洛阳正在实现效率变革

动动鼠标,产品信息一目了然,可网上自主下单;看看大屏幕,设备运行情况和各项指标一目了然,技术人员可进行远程故障诊断。作为一家传统工业企业,中色科技近年将触角伸到了互联网领域,在网上建起了有色金属加工工业技术服务平台,还在国内有色加工行业率先实现了在线运行设备远程诊断,让人们印象中傻大笨粗的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提升了效率。

中国一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大型装备的“私人定制”,北方易初利用工业机器人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连传统的钢制家具企业科飞亚公司也转身玩起了大数据……洛阳抓住信息等新技术变革风口,两化融合加速推进,将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思维引入各行各业,效率变革重构产业逻辑,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焕发出新活力。

伴随结构之变,洛阳正在实现动力变革

驻足中信重工展位前,习近平总书记指着整齐列队的消防机器人,对随行人员说:“这是中信重工的啊,这个企业我知道!”这是2016年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上的一幕。一向以“国之重器”著称的中信重工,凭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机器人,坐上国内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市场头把交椅。以中信重工为代表,短短几年,洛阳机器人产业已成长为千亿级。

核新钛业瞄准3D钛合金打印原材料,几小时就能打印出和骨折患者一模一样的钛合金骨骼;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第一辆“洛阳造”新能源纯电动车今年有望下线;首个跨境电商通关平台正式运行,洛阳产品和服务进入“买全球、卖全球”时代……洛阳着力打通“四个通道”、推进“四链融合”、实施“双倍增行动”,创新驱动抢占未来话语权,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动力变革让洛阳经济的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

三产大、二产暖、结构优、经济稳。2017年洛阳不仅收获了高增速的GDP,更收获了高质量的GDP。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洛阳产业结构的历史性拐点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机遇面前,“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洛阳,已经斗志昂扬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意气风发跨进繁花似锦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洛阳变革高质量
洛阳正大剧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变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