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生猪市场综述和2018年走势分析
2018-03-27姚桂玲
姚桂玲
2017年12月以来,湖北省农业厅组织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单位武汉芝华商业数据分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芝华数据”)对湖北省生猪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存栏情况
芝华数据对湖北省生猪主要养殖区域黄冈、黄石、襄阳3个市区的生猪存栏进行统计监测(表1)。样本中90%为自繁自养猪场,其中以小型养殖场/户为主,中大型猪场为补充。根据样本统计显示,2017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增加1.8%,生猪总存栏同比增加1.0%。从规模结构来看,主要以大中型生猪养殖户增加产能,小散户以退出较多。根据芝华数据监测样本,2017年因环保、资金和土地限制等因素影响,湖北省生猪养殖户退出比例为15.6%。
2 贸易和价格情况
芝华数据每日通过湖北省各市区(武汉、黄冈、荆门、枣阳、孝感、襄阳、恩施等)生猪经纪人统计当日生猪贸易数据,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2017年这些市区的生猪供应量较2016年小幅增加,供应量整体呈轻微偏多的局面,屠宰场销量和收购量整体依然清淡。
由图2和表2可知,2017年湖北省外三元收购均价为14.51元/kg,较2016年大幅下跌20.97%,折合下跌3.85元/kg。2017年湖北省猪价走势特点明显,上半年一落千丈,下半年稳稳上涨。1月中旬开始,也就是春节前两周开始,屠宰场销量大幅下滑,企业收购意愿低,收购量持续减少,养殖户由压栏转为陆续出栏,生猪供应量由轻微偏少到偏多,同时前期养殖户压栏的体重偏大肥猪陆续出栏,供应偏少局面得到明显缓解,猪价走跌。春节后,消费清淡,猪价跌幅加大。6月初,因生猪存在断档期,生猪供应量减少至正常偏少状态,屠宰场销量和收购量较前期增加,但仍在正常水平以下,所以猪价稳步小幅上涨。中秋、国庆节日刺激,9月份猪价小幅上涨,但消费好转状态持续不久,同时出栏不断增加,猪价又偏稳小跌。进入11月下旬,各地气温大幅下降,需求好转,跨省调出增加,猪价小幅上涨。
由图3可知,从下半年生猪供应情况看,湖北省生猪供应量基本正常,由于部分省猪价与湖北省猪价差距拉大,湖北省生猪外调量加大,调入省份分布主要以浙江、重庆、四川、贵州、广东、福建和云南为主。
3 湖北省生猪养殖利润
受猪价大幅下跌,玉米价格和豆粕价格继续下跌影响,湖北省生猪养殖利润较2016年大幅减少(图4)。据芝华数据统计,2017年湖北省自繁自养头均生猪养殖利润较2016年大幅减少,减幅达47.4%;全年平均养殖利润为364元/头,较2016年每头减少328元。
4 2018年湖北省生猪市场走势判断
2017年生猪养殖利润虽有大幅减少,但整体依然在比较良好的盈利区间。芝华数据通过对几个生猪主要产区的生猪养殖存栏统计发现,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小幅增加。目前湖北省生猪存栏维持在正常水平,因环保等因素限制,2018年生猪存栏增加将比较缓慢,2018年猪价将是下行阶段,但猪价还会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
农业部2017年的生猪存栏数据显示,全年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减少,最新11月份生猪总存栏3.56亿头,能繁母猪存栏3 469万头,同比分别下降6.3%和5.6%。2018年生猪存栏变化,需要结合以下几个因素来综合判断,即生猪行业养殖效率;规模化发展情况;环保、土地、资金限制情况对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和人口变化。
4.1 生猪行业养殖效率
近几年,生猪养殖效率提升明显(图5)。2014年MSY(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量)14.8头,到2015年增加至15.5头,2016年有更大幅增加,为17.6头,2017年18.8头。在没有重大疫情、天灾情况下,2018年MSY水平将继续提升。因为一方面规模化效应会带动生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經过2016和2017年,低产老龄化的母猪已经被淘汰更新,2018-2019年将是母猪生育高峰年。
4.2 规模化发展情况
现阶段生猪养殖结构正在由小散户居多向中大规模养殖转变(图6)。2014年中国生猪规模化占比42%,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资金限制影响,这两年多来,规模化占比在不断增加,小散户退出占比加大,规模养殖户数和小散养殖户数朝反向发展。2015年湖北省年出栏5万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养殖场户数增加至261个,较2007年增加211个,年出栏1~49头生猪的养殖户数减少3 604万户。
由表3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生猪养殖规模企业,尤其是一体化龙头企业不断增资扩张,生猪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2015年行业前十五出栏占比3.7%,2016年提升至5.25%,2017年预估增加至7.20%。结合各企业扩产规划和各个机构预测数据,保守预估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前十五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将增加1 365万~6 425万头水平,出栏占全国比重预估将达到8.90%。
4.3 环保、土地、资金限制情况
2017年是环保政策最严厉的一年,也是环保政策明令督查的最后一年,以后环保政策限制还将存在,但效益会有减弱,在近两三年暂时退出不养的养殖户,条件成熟后还将重操旧业。这几年农村土地政策正在经历改革,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将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对有需求但没地方养猪的农户来说是一个利好,农户可以以合作社、与企业结合等形式发展养殖。生猪养殖的资金门槛在提高,对于想要进入行业的新手来说,资金技术等压力比较大,但是对于经历过2015和2016年生猪高利润时期的养殖老手来说,资金问题不再掣肘,时机成熟,还是会养。
4.4 宏观经济形势和人口变化
2017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从前三季度GDP增长速度数据来看,2017年经济增速超过预期。国内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未来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经济企稳和结构调整并存。全球经济在复苏,会带动出口,东部经济向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利好消费。再来看国内人口变化情况(图7),近十年以来,全国64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在逐年增加,15~64岁的主要肉食消费群体快速减少,消费群体体量的下降势必影响猪肉的需求量。经济增长利好消费,但是人口结构又在掣肘消费增长,为了便于分析,将消费划为稳定。
综合以上四点,以农业部存栏为基础数据,判断2018年生猪存栏将会小幅增加,到年底能繁母猪存栏恢复至3 500万头,同比增长1.2%,生猪存栏3.52亿头,同比增长0.21%(图8、表4)。猪价延续下跌趋势不变,全年均价14元/kg,较2017年跌幅8.2%(图9)。全年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会在100~500元/头区间,年均290元/头盈利,较2017年减少34%(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