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工”是怎样炼成的
2018-03-27王一
王一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总是与耐用、可靠、安全、精密挂钩。如今,“德国制造”就如同精品保证,这种信任感的建立离不开在德国备受推崇的“高级工程师”(以下简称“高工”)精神。它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精神,更有一套细致的培养机制。
德國从小学教育开始,就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带领小学生们为父母为朋友制作生日卡或节日礼物。德国有个传统的儿童节日叫马丁节,过节的重要方式是晚上儿童举着灯笼跟着骑士马丁大游行。每年马丁节前,老师都会和全班同学一起制作纸灯笼,那一周的课程内容就是设计样式、寻找材料并制作出漂亮结实的灯笼。马丁节夜晚的大游行,简直就是各个班级的自制灯笼大展示。
德国孩子有自己的储蓄罐、里面的零花钱是他们做家务活、替父母擦车、为邻居花园剪草等劳动挣来的。德国小学教学还包括集体郊游、野外宿营、大自然探险、足球比赛等等,经历了好动童年期所神往的各种户外野趣,他们锻炼得更加独立坚强。
度过了4年轻松快乐的小学时光,孩子们已积累了一定的体能和眼界,进入中学后便开始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加强。每周一次的工艺课,他们学会了制作较复杂的杯子陶盆及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所以,他们挣零花钱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给低年级学生做家教,照看邻家小孩等。
德国教育还有两点特别之处:1.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班长没有班干部,每个班级只有学生代言人,职责是将同学的意见向老师或校方提交。学生代言人由学生选举产生,没有老师或校方参与。2.从小学到大学,考试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老师不得公开不许排名,更不能以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出优劣等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是德国教育的重要责任。所以,他们比较能互相尊重,多具有不攀比不巴结、不嫉妒不歧视、真实坦诚的个人品质。
迈进“宽进严出”的德国大学,艰难辛苦的治学之路才刚开始。德国大学一般没有分班制度和辅导员,从联系学校、选择专业、报到注册、寻找住房,到选择课程和复习考试,再到半年工作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验课题等,全靠学生自行安排筹划。
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应用型高教机构,被称为德国产业一线工程师的摇篮,也有人说它是战后德国经济奇迹以及实体经济长盛不衰的一台发动机。在德国,共有200多所应用科学大学。
德国培养工程师非常注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和实践的无缝衔接,也为企业甄选合适人才提供了直接渠道。在教学中,除少数昂贵的精密测量仪外,学校还尽量让学生使用生产一线的“真家伙”。一名学生说,理论课不去上没关系,但不参加和完成实验课,就不能毕业。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是德国培养工程师的传统与特色。德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企业制胜主要靠人脑,这就要求德国“高工”能更快设计出高效能、专业化的尖端产品。
德国教授极其严谨,考试不及格绝不手下留情。越是精英大学,要求越严格,越是理工科,创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断淘汰中,闯过一门门严格的考试最终拿到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以真才实学走进“德国制造”工程师队伍。
德国应用型高校对教授的要求也很有特色:所聘教师不仅要取得博士学位,还要至少有5年实际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是在校外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教授向政府部门申请研究经费时,也须证明课题有企业参与和部分出资,能够保证研发成果投入实际运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往往会与德国公司建立网络关系,以利于学生日后实习以及教授的知识更新,这也体现了应用科学大学与经济界合作紧密这一特质。
“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德国工程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冯忠方摘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