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工巧匠”显身手
——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完美收官

2018-03-27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2期
关键词:能工巧匠泸州茶艺

文/雷露

先锋

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四川工匠,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恪尽职守,精益求精,为建设技能四川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月25日—28日,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决赛在泸州举行。决赛主赛场设置泸州技师学院、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高新中航传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4个场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大赛设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焊接、车身修理、电子商务、健康和社会照护(养老护理+健康管理)、中式烹调、茶艺、美发、品酒共10个项目,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5支省直行业协会、26支代表队351名选手参加泸州主赛场决赛。

经过3天的紧张比拼和激烈角逐,60名选手脱颖而出,分获第二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决赛10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成都、泸州、绵阳、乐山4个代表队和四川省机电冶煤工会,荣获“四川省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有关市(州)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选手风采/

朱玉:年轻小“匠”,竞技场上初露锋芒

在“四川工匠杯”比赛场上,年轻小“匠”大放异彩,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赢得裁判青睐。

在汽车修理项目的比赛场上,19岁的小伙子朱玉正聚精会神地操作测量设备,检测车身损伤及变形程度。检测只是比赛的一个环节,根据要求,他还需要根据车身损伤及变形程度,在保证不破坏车辆整体结构、性能及外观的前提下,校正并修复受损的车身及其他相关部分,最终将汽车车身维修至可以重新喷漆的状态。这些要求,没有难倒朱玉,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他已经实践过无数次。

由于准备充分,朱玉早早就完成了自己的比赛项目。“来到这里参加比赛,说明他们都足够优秀,与这些优秀的汽车维修从业者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提升的机会。”朱玉接触汽车维修已经快5年,目前还是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车身维修班的一名大一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系统学习,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最终,朱玉获得了车身维修项目第一名。

邵燕:秉承专业,点滴之间求极致

今年是品酒项目第一次被纳入“四川工匠杯”比赛。该项比赛围绕感官品评技术展开,是全面考察选手的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表现力以及运用酿酒工艺、分析、勾调、贮存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酒体进行综合评价的竞赛项目。

86年出生的邵燕是泸州老窖有限公司的品酒师,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有10年的从业经验,同时她还是一名国家级评委。虽然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她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技能大赛是检验行业技能人才水平的平台,能让从业者打开眼界、打开思路,真正提高技能水平。”

在比赛中,邵燕沉着应战,一遍又一遍地嗅着杯中的白酒,一遍又一遍地琢磨着酒体的特点。先后进行了酒的度差鉴别、杂味鉴别、香型鉴别、龄差鉴别、质差鉴别等10轮次的比拼和角逐,最终凭借出色的表现,摘得品酒师项目的第一名。

陈铁:学以致用,比赛中传承匠心

焊接比赛有四个模块,分别是12mm板对接障碍仰焊、16mm板对接焊、159x8管对接焊、T型接头角焊,需要选手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制作,把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这非常考验加工手艺的精确度。在焊接项目比赛场上,焊花四溅,51岁选手陈铁正在埋头焊接,加工零件。

陈铁来自阿坝州中职学校,他既是选手也是教师。参加“四川工匠杯”比赛,他不为了争夺名次,只为学习取经。陈铁说:“阿坝州发展焊接的企业相对较少,而且技术人才成长周期长,培养的难度较大。参加此次比赛,希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学能力,培养更多学生,从而将地区焊接技术发展得更好。”

康雪:巾帼风采,女技师的技能青春

在数控车工等男性强势的传统项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她们兢兢业业、潜心探索,为企业发展、行业革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崭新的一面。

31岁的康雪,来自德阳市东汽涡轮有限公司,是参加数控车工项目的唯一女选手。比赛中,她需要依据技术图纸编制程序,利用程序控制机床,并合理运用切削刀具,生产回转体零件。“这些工序,对操作者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康雪介绍说,想要完成所有工序,一方面需要了解制造的质量标准,工程及机械工艺;另一方面还要熟练使用数控系统,并利用工程软件编写程序,同时,还要使用刀具、支撑工具及机床附件等。

“数字化信号操作机床是社会发展趋势,虽然这个行业长时间由男性主导,但机械加工不分男女,女性也能做出喜人成绩。”从业10年来,康雪参加过多次技能比赛,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实战经验,目前已经取得高级技师证书。参加第二届“工匠杯”比赛,她希望通过与优秀的选手同台竞技,进一步提升自己职业能力。

曾川:敬业奉献,让健康护理深入人心

“您哪里不舒服呢,和我说一说吧?”在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比赛场上,身着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比赛服装的选手正在耐心地询问病床上的“患者”,得到“患者”的回答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还时不时观察患者的情况,眼神真切,态度随和。

来自泸州赛区的选手曾川,在一群女护理员中显得格外突出。他一边与“患者”交流,一边轻抚着“患者”的身体,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感。曾川毕业于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护理专业,作为“科班”出身的他有9年的从业经验,是参加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为数不多的男选手。

“与传统护理相比,健康和社会照护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主要是通过问询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护理需求。考验的是选手与病人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估能力等,要从业者以照护对象为中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健康和社会照护服务。”曾川表示,在社会老龄化的背景下,护理人员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从事康养照护具有现实意义。

马芳:学习技能,服务家乡发展

伴着宛转悠扬的音乐旋律,马芳与搭档缓缓从舞台后方走了出来。她们从容、自然地倒水斟茶,姿态轻盈、神态舒缓,为评委和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茶艺展示。茶艺表演讲究技巧,需要茶艺师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等特色,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到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

“虽然接触茶艺的时间不长,但我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马芳是一个从大凉山走出来的19岁彝族女孩,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享受西昌市建档立卡脱贫政策,目前就读于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第一次参加“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的她,无论是在指定茶技还是创新茶技再到茶调饮,每一个比赛环节她都沉着应战,一点不含糊。

比赛结束后,马芳将回归课堂继续学习。她说:“希望学有所成后回到家乡,服务家乡发展,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在马芳看来,通过学习技能能为凉山州脱贫攻坚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通过掌握一门技能,改变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能工巧匠泸州茶艺
泸州老窖
看图猜熟语
茶艺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政策执行研究
打造更多的“能工巧匠”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
论“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
泸州医学院 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