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人才队伍的培养
2018-03-27王琦河南商报社
王琦 河南商报社
媒体对国家政治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无需多言。而记者的水平和素质对媒体正常运营和发挥传播效力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新闻人才队伍的培养已过百年,新闻教育取得了不小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新闻人才培育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不少提升。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探讨新闻人才队伍培养问题显得更有必要和意义。
一、我国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闻学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
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青年接收高等教育的比例有较大提高。1998年我国高校共录取108万人,而2012年我国高校录取人数达到685万人。与此同时,录取比例也从1998年的34%增长到2012年的75%。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而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样存在。虽然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致使社会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增多,但其他专业学生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传媒行业中来。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学习只有真正的结合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真伪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对新闻工作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然而,国内新闻学专业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学校和老师更为重视对学生理论素养的培育,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尚显不足。
(三)新闻学教育“遍地开花”,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学研究和教学机构。而截至2008年6月,我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新闻传播学硕士点101个,博士点15个。
作为文科类专业,由于对资金耗费巨大的硬件条件需求较少,新闻学专业成了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选项。
(四)课程设置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国内的新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死板。各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差无几,差异化不明显。新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也多沿用其他高校的课程模板,很少创新。而且,高校普遍忽视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环境变化
(一)技术使用在人才培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传统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人才培养多向纸媒倾斜。版面编排、新闻写作等课程直接指向报纸的需求。一直以来,纸媒也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大户。但随着新媒体形式的日新月异,新闻行业对求职者的技术使用情况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媒体时代,媒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只会写稿子的记者,其更需要能将媒体优势完全发挥出来的新闻人才。
(二)人人拥有“麦克风”对记者作用的挑战
微博等平台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有成为信息生产者的可能,信息的生产不再局限于媒介机构。在记者利用媒介资源传播信息的同时,普通公众同样能够使用新媒体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等公之于众。受众参与信息的生产意味着信息的来源不再是仅限于“记者”这一口径。
(三)新闻媒体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要求记者能很好的进行采访和写作,例如黄远生针对记者提出的“四能”。尤其在纸媒时代,记者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能够很好的对事件或现象进行采访,然后将搜集的信息整合梳理成文字。
但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闻网站等新媒体都对记者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三、新闻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若干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和现今环境分析,笔者以为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强调文史哲法学习,夯实基础
新闻专业学习中专业知识占据大量的时间。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但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样重要。文史哲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更加得心应手。基本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对日常工作同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涉及知识产权、经济问题上。
(二)推进高校硬件建设,注重技术学习
教师水平固然重要,但高校的硬件建设也是其能否很好进行专业教育的一个条件。良好的硬件设施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很多高校受限于资金限制等因素,还没有对这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记者工作越来越多的使用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技术,只靠“笔杆子”工作的时代一去不返。而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学习也应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三)因材施教,学生自主选择
新闻传播教育应强化“学术型”和“实践型”双轨制,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在专业方向的选择应遵循其个人意愿,同时学校也应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提出合适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模式使高校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都更加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