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如何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
2018-03-27吴磊中国地图出版社
吴磊 中国地图出版社
在出版行业,编辑既充当着互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又充当着传播思想和文化的使者、创造产品和建设市场的工匠。新时代赋予编辑新的使命,我们必须牢记和履行,担当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1]的重任。
一、要视出版工作为自己的事业而非仅是职业
编辑如果只把出版工作看成一份职业,那他可能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既然选择了出版,就要以端正的态度来面对这份事业,做一名好编辑。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说过,人们择业时,第一会考虑能不能使你学到东西,第二是是否符合你的兴趣,第三是能否发挥你的创作性,第四是可否使你有成就感。现实中充满竞争与淘汰,唯有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稳,把产品做优、做大,事业才能有进步。图书最终是被读者购买的,编辑就应该对得起读者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好编辑总有深于他人的洞察力,有远于他人的前瞻性,有多于他人的付出,有重于他人的事业心;能够敏锐判断读者的消费需求,不断关注、接受和学习新事物、新概念,工作上是非分明、孜孜不倦。编辑不求多高的社会地位,但一定要像李昕说的那样:一定要作为一生的事业,同时一定要努力成为好编辑,否则对不起自己这一辈子。
二、对待工作要像对待生活一样有责任感
敬业,是树立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理想的表现,是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敬业乐群、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以“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告诉我们要为事业尽心尽力,我们应终身保持敬业之心。编辑之敬业,以责任为本。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业务精通已不是对编辑仅有的要求,尽责的编辑至少具备以下品质。
(一)政治敏感
维护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是编辑工作的宗旨和第一责任。任何形式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播,都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大局。这就要求编辑提高政治觉悟,对国情、制度、宪法、时政都要全面关注和总结。工作中,编辑始终要挑起高度敏感的政治神经,确保排除一切政治性错误。
(二)涉猎广泛
优秀编辑往往是全能的人才,能让自己更容易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很多跨界艺人和企业家都会写诗、作画、懂收藏、精通乐器,编辑亦如此,多一种技能就能多胜任一类工作。井底之蛙永远看不到广阔的天空,只有开放思想,广泛涉猎,才能凌驾于重重困难之上,推陈出新。
(三)重视合作
编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编辑是出版生产线的主要操作者,自己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环节。无论是对待作者、读者,还是制作人员、发行人员,编辑都要保持虚心、尊重、有耐心、讲原则的态度以合作共赢。
(四)审美有度
图书也是商品,同样需要包装。很多出版单位用光鲜亮丽的封面激发读者的购买欲。然而当今读者越来越趋于理性消费,他们更注重的是产品内涵。因此编辑应该抛弃华而不实的过度审美观,回归质朴,以深厚的内涵牵动读者的心灵。
(五)业务精通
图书的利润并不高,而制作周期却较长,树立成本意识和时间观念是必需的。编辑平常多学习一些财务和商务知识,增强一些谈判技巧很有用处,扩大自己的人脉,有助于好选题的开发和产品的销售。
三、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编辑应该自觉担当起弘扬主旋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引导民众提升道德情操和文化境界。[2]
(一)把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根本使命履行好
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编辑属于服务行业的人,要把好书传递到人们手中。人类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大部分是来自阅读,这都得益于作者和编辑的努力付出。因此,为了人们的成长和成才,我们这一代编辑仍要不断传播正能量,不断推广优秀文化,引领人们的思想迈上新台阶。
(二)做精品出版物是编辑永恒的追求
《史记》素有后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是我国流传千载的精品。编辑要以《史记》为鉴,始终抱有出版传世精品之作的远大理想,并付诸行动。今天的出版已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多出精品。我们应该领悟到:发展精品图书,用精品图书发展。
(三)创新是编辑的新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创新源自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爱迪生发明电灯点亮了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多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是创新的典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现如今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较大影响[3],选题、设计、营销、服务创新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新起点,只有全面创新才有长久未来。
四、结束语
编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编辑的责任与使命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