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
2018-03-27吕锦锦张伟梦
吕锦锦 张伟梦
多元文化格局是当今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我国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体地位的政治信仰,减少并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和谐共处与繁荣,是当代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对多元文化的一般性认识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它的存在形式表现为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1]从本质上来讲,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意识形态所特有的特征就是阶级性。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为不同的利益阶级所服务,于是多元文化应运而生。20世纪初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首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并指出不同的群体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平等对待。学术界关于多元文化的界定,可以归纳出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一种社会状态,即多元文化体现多元的社会状态,为特定的社会阶级所服务;二是体现一种价值观,即在一定时期某个阶级的文化为其阶级所服务,并影响其他阶级。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中,要以多元文化为背景,重视多元文化思潮下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坚守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引领社会正确发展方向。[2]
(二)多元文化的产生
追溯历史的脉络,多元文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在二十世纪中叶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每个时代都有其所特有的特征,多元文化之所以可以产生也必然有其所特定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源于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所形成的文化带上本土色彩,具有地域特征。第二,源于族群的特征。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不同的族群在文字、语言以及生活习惯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也为文化的多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三,源于文化的历史性。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塑造出来的,蕴含着浓重的历史色彩,突出的表现是为特定的阶级所服务。
(三)多元文化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讲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同样的多元文化的本质也反应的是意识形态。只不过多元文化所反映的不是一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符合其利益集团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多元文化所体现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的多元化。从意识层面来讲,多元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差异性。因目标不同,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二是独立性。因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存在的,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所具有的文化也带有其所特有的独立性,不易受他人所干扰。三是时代性。每个时期的文化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而然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文化随之发生变化。
二、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
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们在政治信仰方面的迷茫与困惑。大学生也不例外。受多元文化影响,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的崇高远大与价值取向的本位功利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整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较多树立了崇高远大的政治信仰。当代大学生始终没有忘记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重任,积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3]但从部分来看,多元文化激烈交碰,社会思潮错综复杂,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方向偏移。例如大学生入党现象。当代大学生入党热情日益高涨,这一方面源于中国共产党在群众所树立的威信和向心力;而另一方面,则不排除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或为找工作或为取得某项荣誉,总之,功利心理较为突出。
(二)信仰追求的多元发展与个体选择的虚无困惑
当代大学生所共有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就是主体意识较强,其政治信仰正在由简单的崇拜向复杂的选择过渡。处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转变为高层次的理性信仰,政治信仰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无信仰论,即部分学生认为有信仰和无信仰没有太大差异,甚至认为不要有政治信仰;二是“非唯一”论,即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非唯一的政治信仰追求;三是“无目标”论,即部分学生对待信仰的态度较为随性,认为信仰会成为束缚,有理想而无信仰;四是“附和”论,即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政治信仰选择上存在盲目跟风或模仿的行为,常常附和于多数的一派。[4]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多元文化思潮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迷茫困惑,同时也体现出大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还未定化,需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引导。
(三)政治思想的理性认知与政治实践的感性参与
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个人对政治理论的自觉学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理性的一面体现在对国家政治制度有较高的认同感,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原因时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理性的比重更高。[5]而感性的一面则体现在因政治实践经验不足,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错误之中。大学生“政治思想的理性认知”与“政治实践的感性参与”二者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显现出来。例如:一方面,在观察和处理问题,大学生更多的是遵循市场的原则,根据具体利益要求进行判断,而非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在生活实践中,以“真善美”为荣、以“假恶丑”为耻,高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却不能有效地将口号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理性与感性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判断的标准不一,呈“二重性”。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对策
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一个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直接关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创新培育的对策。
(一)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构建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必要条件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的认同,即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培育目标是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其一,从本质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体现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彰显着公正的价值判断;其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其三,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三者共同作用,确保了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在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创新管理方式,选择适合我国特色的方法。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理念
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是同等重要的,没有谁先谁后之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树立理论教育与信仰培养并重的理念,使理论教育从“说教”层面升华为大学生个人主动对成长成才的精神需要和信仰追求层面。[5]而要想达到这个升华,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行为的发生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因此,要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将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政治信仰的培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强化文化认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6]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受到碰撞,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中华民族精神是否要被西方的民族精神所同化呢?保守派与西化派争持不下。然而解决问题的真正道路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深思中华民族精神自身的本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精神“重在弘扬与培育”。在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立足于“继承是前提,创新是根本”的原则,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