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提升高校教材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
2018-03-27王斌
王 斌
教材是高校实行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知识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对高校教学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高校每年招生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大学生培养上也有了新的目标,并实行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从精英型逐步转变为应用型、研究型等,这样才能满足实际要求。对此高校教材也要在内容与形态上做出一定变化,编辑人员要结合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编辑出与之相应的高质量教材,这样才能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教材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教材主要面对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的发展与壮大意义非凡,对于高校教材来说除了能够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够渗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既要用最为简洁与高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那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内容剔除在外。编辑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开展高校教材编辑工作的时候,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且传输也并非教条化和刻板化,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在每个文章、字句段、图画与实例中渗透。
(二)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
第一,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编辑人员对本学科知识要有充分认识,有效连接所有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确保能够循序渐进、系统的为学生传输知识。第二,保证专业知识的准确性。高校教材内容是准确无误的,编辑人员在工作中要剔除有争议的、模棱两可和存在误导性的内容,防止广大师生产生误解[1]。第三,编辑人员应该深入了解一线教学实践状况,清楚师生们的要求,要经常进入教学一线,定期对师生开展调查工作,以讨论会的方式加强沟通。这样编辑人员才能掌握高校师生在教材上的要求,便于有针对性做出调整,提升高校教材的实用性,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
在高校教材编辑之前,需要和高校师生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其需求,分析如何编写出满足师生需求的教材,同时还要注意征询课标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做出修正。在完成高校教材编辑工作后,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查,并为相关人员传达编写意图,并根据反馈意见继续修改。在整个过程中编辑人员要与各部门相关人员沟通与交流,如高校、教研室、教育机构等,这要求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编辑人员还要让编写者了解高校教材的编写意图,全面掌握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所要达到能力的要求。编辑人员应该加大对每个作者的考察力度,为他们传到高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重难点,必须做好这种组织沟通工作。编辑人员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让作者能够编写好教辅,既要保证作者队伍的稳定性,还要让教辅编写体现出连贯性,对于存在的内容不合适、重点不突出的地方,应该为作者增加适当的压力,防止他们产生懈怠或应付的情绪。
二、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材编辑工作质量的策略
(一)增强创新意识,提升教材
第一,在高校教材编辑工作中要加强对内容的创新,让作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国内外最新教育思想与方法、学科上最新发展等内容,提升教材的时代感。编辑人员要主动借鉴国内外著名学校制定的教材计划与新出版的教材,保证内容更新率超过30%。同时也要注意高校教材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内容必须通过生产实践检验且非常成熟,才能编写到教材中。编辑人员还要注重将国内外研究动向与发展趋势反映出来,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好,确保高校教材理论更加严谨、系统更加完善,同时可以体现出先进成果,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材科学水平得到提升。第二,要注重创新高校教材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专业设置与课程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高校教材编辑过程中要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规定合理调整教材体系,这样才能获得广大作者的肯定与积极响应。第三,要不断对高校教材的形式进行创新。编辑人员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起来,逐步从传统传道授业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2]。编辑人员还要注意对纸质教材的网络、多媒体课件等配套开发,在开发新媒体教材的过程中,将已有纸质教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保证实现有效衔接,避免发生重复性劳动的情况。
(二)关注学科发展,体现教材先进性
高校教材和一般图书不一样,其学术性较强,加之学科众多,差异较大,增加了编辑工作的难度。这要求编辑必须具备某学科专业知识,掌握了该学科的丰富理论知识。近年来高校各学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逐步涌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与学说,知识更新速度也更快,若是编辑仅仅掌握了本科、研究生阶段所学知识,那么多年后将对本学科变得陌生。因此编辑要注重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学习并掌握本学科最新进展。
(三)加强市场判断,提升教材占有率
从当前图书市场现状来看,高校教材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且各个层次与学科的高校教材层出不穷。如何保证高校教材编辑工作质量,并在众多教材中保持竞争优势,要求编辑人员具备一定的市场判断与营销能力。第一,编辑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提前全面掌握本学科教材的具体状况,深入研究当前营销与销量较大的高校教材,分析其编写特点与营销手段,从而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让编辑的高校教材更具特点。第二,准确把握需编辑高校教材的卖点,将某个方面的优势凸现出来,深入市场开展调研与分析工作,将教材的特点与优势明确下来,并在编辑过程中予以体现[3]。第三,要科学合理估算编辑的高校教材在市场的总容量,如目标读者数量,将教材目标市场明确下来以后,能够对目标读者数量做出估算,包括某省、某高校、某学科在校学生人数,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参加某类证书考试人数等。第四,编辑人员要将高校教材出版成本计算出来,同时根据本社实际的发行折扣与回款率,确定其盈亏点。编辑人员结合盈亏点与目标市场容量,将编辑的高校教材市场前景判断出来。
(四)整合学科资源,保证教材先进性
在整合学科资源的过程中,主要为不同院校、同一院校不同院系、同一院系不同专业等之间的整合。编辑人员要站在学科全局角度看待问题,掌握某个学科教材出版大局。因为教材作者一般为高校教师,在本专业知识与最新进展上比较熟悉,不过却不了解本学科的其他专业,也无暇顾及。这样一来造成同一院系不同专业教师很少进行学术交流,而同一院校不同院系教师基本上相互不认识,更别提不同院校的教师了,没有进行学术交流。导致在编写高校教材的时候,会受到本领域的局限,不能体现出开发性特点,而编辑人员就应该具备较强的学科整合能力。编辑人员应该注意加强与各专业教师的联系,促使他们联合编写教材,这样不仅能够在学术上加强交流,而且能增进感情。可见编辑人员要具备全局的眼光,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学术隔阂,让选题适用面更广,思路也更加开阔。
(五)做到量体裁衣,激发作者积极性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也在不断提高,让高校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不仅要上课,还需要加强科研,写学术论文,尤其是对骨干教师来说,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因此高校教师在写作教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满足编辑的要求。不仅如此,对近年来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指标来看,教材在学术成果上的分量也不断降低,这让教师不愿意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材写作中。在高校教材编辑工作中,编辑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师遇到的难题,分析其写作教材的难度,同时全面掌握教师学术研究方向、成果及其个性等,并以此为基础,帮助教师合理确定写作选题,确保选题能够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编辑人员要多站在高校教师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与认可,从而根据编辑要求写作教材,确保高校教材编辑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教材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编辑人员来说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在开展高校教材编辑工作时能够将各方面的因素协调好,保证高校教材满足实际教学要求,能够达到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先进思想的目的。对此编辑人员应该加强学习,积极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将其融入高校教材中,才能真正提升高校教材编辑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