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有关经济新闻的创新分析
2018-03-27孟环北京晚报经济新闻部
孟环 北京晚报经济新闻部
经济新闻是新时期新闻媒介报道的重点内容,对于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转型以及干预经济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经济新闻受到时代影响大,正在迎接新时期出现的新挑战[1]。由于经济生活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受众群体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广,受众对于媒体经济新闻的认知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已经不能满足抽象经济现象带来的了解讯息,而是希望自己作为主体和经济信息产生联系,因此这种以受众为中心的意识对媒体经济新闻报道提出挑战,要求从记者素质、新闻主题、新闻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得经济新闻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广泛影响力。
一、经济新闻的特征
(一)政策性
从宏观角度科学准确理解政策,是对经济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任何工作者不能遵守政策都会受到政策的惩罚,因此政策性是经济新闻最本质的特征。不论是对具体经济事实的揭示,还是报道经济管理领域人物的相关事迹,都能从侧面印证政策存在的价值。现阶段人们将更多的目光聚集在经济行业而非仅仅局限在政治领域,经济政策的宣传、解决在经济新闻中比任何信息都重要。
(二)专业性
经济新闻本身固有的专业性不容忽视,首先体现在有关报道中都是对专业性经济理论的阐述和解释。在所属经济领域内部,经济部门所包含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对经济新闻使用到的特定名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此外,在报道非经济领域的经济活动中,也要相应表现出经济的专业性,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常识。
(三)服务性
经济新闻面向的群体直接决定了具有服务性质,而且服务对象更加多样化、服务层次更加深度化,服务效果更加实在化。在服务对象群体中,经济新闻不仅服务于政府和企业,同时还必须适应整个社会人民的需求。在服务层次上,经济新闻更加重视市场中的划分,在不同媒体中提供差异化的新闻服务产品,将最适合的新闻推荐给受众群体[2]。此外,实用性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属性,经济新闻尤其强调自身的影响力度,关注经济事件发生对人们经济思维和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
二、新时期背景下有关经济新闻的创新对策
(一)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度
针对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涉及信息数据过多,使得经济新闻仅仅停留在表面,而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可读性。这种对于新闻事件的直接、简单传递告知,使得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大打折扣。现阶段的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获取经济信息本身,更需要媒体业内人士来对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和解读。经济新闻采取的报道方式必须能够全方位展示出热点问题的各个角度,让人们对出现的热点和难点有清晰透彻的认知,并且在发展基础上形成对经济走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这不仅要求报道者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采访,而且要弄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对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高素质专业理论、政策解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服务性
经济新闻报道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要来提供可利用的信息,从而增强自身的服务性。不能按照经济学专业枯燥的理论来转述报道或者完全复制整个新闻事件,让受众群体感觉是在单纯读数字。增强经济新闻报道的服务性就是要让受众感觉到自身在与人对话,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接受经济新闻报道的讯息。经济新闻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到群众内部去观察经济现象,从中发现经济问题,为受众群体提供更多实用性和服务性的信息。详细来讲,就是改变领导视角的灌输思维,将宣传功能和服务功能两者密切相结合,在报道中关注新闻报道的重心走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增加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现阶段,不少媒体从业人员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挖掘出经济新闻中的不合理行为,并且对此进行修正和总结。经济新闻报道肯定离不开数字,有时利用数字资料才能够将整个经济现象表达完整。不少经济新闻工作者都在尝试转变数字,以使得经济新闻变得明亮化和活跃化。现阶段,最常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数字换算和数字对比两种[3]。前者利用这种方法将传统的虚拟化数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转述;后者是通过两种不同数据之间的比较,将概念形象具体展示出变化曲线图,能够突出这种表达效果,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说服性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对有关经济新闻进行创新,需要全面考虑到全民大众的需求,运用通俗化和生动化的新闻语言,采取鲜明和简洁的处理方法,报道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事件,将传统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王伟.论新时期背景下新闻采访方法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6(16):190-190.
[2]廖洋.浅析新时期经济新闻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212.
[3]韦玉琴.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6(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