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九州洼湿地公园的生态策略探索

2018-03-27陈齐特丁旭鹏

山西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九州游览水体

陈齐特 丁旭鹏

(1.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1; 2.浙江南誉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1)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同时,强调了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1 九州洼湿地概况

九州洼湿地位于聊城高新区核心区。周边为居住及产业服务区,研发及高新产业区两翼环抱。是高新区的生态核心、健康居住核心和综合研发核心。现状九州洼湿地在雨季有大面积积水,形成天然的涝洼湿地,时常有珍异鸟类停驻。九州洼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了城市水系,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2 湿地公园的功能特征

九州洼湿地公园的建设,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设施,既为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之地,更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肩负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

2.1 环境功能

湿地公园可以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环境,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亲水的环境和绿色的美感。

2.2 生态功能

湿地公园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建立湿地公园,对人为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对湿地公园内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育的基础上,保护和新建多样性的湿地生境,能极大丰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景观类型,为各类湿地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空间,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承载力以及综合生态效益。

2.3 社会功能

湿地公园的建设,人们通过参观与旅游,在享受优美的湿地景观和良好环境的同时,可以深深地体验和感受浓郁的湿地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候鸟文化,丰富群众湿地文化知识,满足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唤起公众自然保护意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生态策略构建

3.1 显湖透水

打造大格局的湖泊湿地风貌景观,沿主要城市道路形成通透的视线,并在西北入口、南入口等位置打造湿地地标,形成“显湖透水”的湿地水域形象。

3.2 基塘养水

保留现状基塘,通过打开塘基,形成相互连通的连续性浅水塘,在周边营造鸟类栖息地,结合不同的水深变化种植大片的湿生植物和耐水乔木林,并配置果树林,形成适宜鸟鱼虫草各种生物生存的丰富的流通型基塘湿地。

3.3 环通秀水

依循自然水流方向,疏通、扩大原有河道,沟通水塘,堆置河滩草洲,使河面收放有序,蜿蜒曲折的带状水域,与开阔的湖面连通,形成整个湿地的水系环通。园路、木栈道、游船线路依水而设,或静谧、或开阔,在丰富的岸线和多样的湿地形态中穿梭,彰显湿地公园的生机和灵气。

3.4 复合乐水

秉承公共性与开放性原则,融合生态、生产、生活,促进湿地公园复合发展。在项目设计中强调精明增长理念,在环湖地区注入观光、考古遗址、文化、康体、商业、运动、休闲项目,以功能混合和集约化发展来提升地区活力,打造一个全景化的健康生活体验区,并实现城市土地开发的收支平衡。

4 实施方案

4.1 道路系统组织

公园内限制机动车通行,在每个入口设置停车场和换乘驿站。公园内的交通采用电动观光游览车、自行车、游船等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进行组织,并鼓励步行和跑步,塑造良好的人行环境。

1)主路——为湿地公园内的设施与管理服务单位提供基本行车功能的道路,对外只作为充电观光游览车通行道路,兼顾游客游览和自行车通行,同时满足消防通行要求。道路宽度9 m,路面采用青石板等材料。2)游步道——作为园区内的支路,组织丰富的游步道,可以穿梭在各个功能片区,是组织健康活力环的主要载体。结合场地特征和生态保育功能要求,游步道分为郁闭型、半开敞型和开敞型等多种形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赏运动体验。3)木栈道——为了方便游人,又能保护湿地典型风貌,对于部分处在生态廊道中的游览步道,采用木栈道的形式,以实现生态廊道的连通。

4.2 慢行系统构建

1)水上游览线路——由游船、码头形成一个环形泛舟线路。游览船航道宽度5 m以上,水深大于2 m,为确保船只安全通行,桥梁涵洞净高4.5 m以上,同时在局部水域设置生态隔离岛以限定水路交通航道。2)陆域游览线路——电动游览车在园区主路上形成一个游览干线,并和支路、木栈道一起组成丰富的湿地慢行游览线路。并设置服务驿站,作为水陆两种游览线路的接驳点和服务站点。

4.3 湿地水系组织

组织湖泊、基塘、河滩等丰富多样的湿地形态,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分类分系统组织水流,提升水动力。在开阔水面的近岸区域设置缓坡和浅水区,保持水岸自然弯曲,定向培育浅水湿地生态景观。

1)湖沼湿地——包含湖泊的深水水域和浅水沼泽区域,以静态水体和稳定的水文条件为主要特征。湖沼湿地是最主要的蓄洪容器,是各种鱼类的繁殖栖息地,沿湖沼泽湿地和湖面是涉禽、游禽的主要活动空间。同时,开阔的湖沼湿地也为城市景观创造了大气、开放的景观气质。2)基塘湿地——在人为定向调控下,打开鱼塘塘基,形成相互连通的浅水塘,并在周边建设鸟类栖息地,结合不同的水深变化种植大片的湿生水草地和耐水乔木林,配置果树林,形成适宜鸟类、鱼类、软体动物等生存的丰富的流通型基塘湿地。3)河滩湿地——营造河滩湿地生态廊道发育空间。疏通扩大原有河道,沟通鱼塘,堆置河滩岛屿沙洲,形成河面空间收放有序,主次河道宽窄变化,中间蜿蜒曲折,有凸岸、凹岸、深水、浅水、沼泽、洼地、草洲等丰富形态的水陆空间组成的带状水域,彰显河滩湿地的生机和灵气。

4.4 水体净化措施

梳理现状水系,保障水系的贯通,同时在多个水系入水口和雨水径流汇流处设置净化湿地,通过潜流净化,保证湿地公园内部水系的水质。

1)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发挥九州洼湿地的宏观净水功能,建立湿地净水系统,在主要水口处营造河滩地,种植水生植物。在开阔水面的近岸区域设置浅水区,保持水岸自然弯曲,种植沉水、浮水、挺水植物。2)恢复水陆边界的生态属性。增加河网水塘的沟通,消除死水区,促进各个片区水体的交换,从而恢复水体的流动与自净能力。鱼塘、河道等区域采用清淤、放养软体动物、调控鱼类比例等手段,定向培育浅水湿地生态景观,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3)提升水动力。通过外部河道补水、雨水收集,人工控制湖沼湿地、基塘湿地和河滩湿地的水位,并利用调蓄水渠、喷泉促进水体流动和循环,提升水动力,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5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服务于城市居民。本文以聊城九州洼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建设的生态策略进行探索,分析总结湿地公园生态策略的构建和实施方案,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可行的借鉴。

猜你喜欢

九州游览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九州狂舞庆丰收
九州中华情
美术馆游览指南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宫保鸡丁 香辣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