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C-AE-ASM协议的两种通讯板卡对比及应用

2018-03-27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年3期
关键词:板卡端口通讯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安徽 芜湖 241007;2.安徽省航空设备测控与逆向工程实验室,安徽 芜湖 241007)

0 引言

国内外飞机航空电子系统采用了多种总线来实现系统之间、模块之间的互联,据JSF开放式系统结构综合产品小组(OSAIIYF)对9种UAN高速总线分析和评审后,认为航空电子环境光纤通道(FC-AE)最优[1]。FC技术也是我国航空数据总线的研究和关注焦点[2]。航空维修系统开展了FC-AE-ASM协议的仿真测试网络搭建,FC-AE通讯板卡的选定与应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以国外某型通讯板(板卡1)和国内某型通讯板(板卡2)为研究对象,简要对比了各自的功能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其应用软件、配置及实例应用。

1 仿真测试平台

文献[3-8]主要研究FC网络仿真及基于1553B的协议应用,文献[9-12]主要针对FC-AE-ASM协议进行研究,但均未涉及FC-AE-ASM协议通信仿真测试系统及通讯板卡应用研究。本文FC-AE-ASM协议仿真测试平台主要由1台FC-AE交换机,4个FC-AE-ASM节点、1台FC-AE-ASM协议分析仪、1台配置管理工作站和若干分光器、传输电缆等组成。其中,台式FC-AE交换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支持FC-AE-ASM全网数据交换,提供外部数据监控和存储接口;FC-AE-ASM节点(通讯板卡+工作站)是系统的基础,提供多路收发仿真功能;台式FC-AE-ASM协议分析仪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主要监控分析FC网络数据;分光器实现通讯链路的交联;配置管理机实现对交换机配置管理。测试系统的架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FC-AE-ASM协议仿真测试平台

2 通讯板卡对比

2.1 通讯板卡简介

板卡1是国外公司生产用于FC-AE的主要产品,采用PCIe标准接口,支持双路光纤模块。主要功能和特点有:1)完全遵循FC-AE-ASM光纤通信协议规范;2)提供2个FC端口,采用光纤SFP接口形式,可以作为2个独立端口使用,也可以作为1对冗余端口使用;3)支持1 G、2 G通信速率;4)支持XMC接口的4×PCIe总线接口;5)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6)支持点对点、仲裁环和交换式通信方式;7)配备有专门的仿真分析软件等。

板卡2是一款国内公司研发的高性能仿真测试FC-AE终端网卡,主要功能和特点有:一是支持XMC接口的4 Lanes PCIe总线接口;二是支持双路SFP光学模块,三是支持1 G可扩展至2 G通信速率;四是支持FC-AE-ASM协议;五是支持点到点和交换式通信方式;六是支持4级优先级,至少128个非数据块和8条数据块;七是支持隐式登陆;八是支持FC协议Class3类服务;九是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有相应的应用软件等。

2.2 通讯板卡对比

两款板卡对比情况见表1。两款板卡相同项有:1)采用支持XMC接口的4×PCIe总线接口;2)完全遵循FC-AE-ASM协议规范;3)提供2个FC端口,采用光纤SFP接口形式(2独立/1对冗余端口);4)支持1 G、2 G通信速率;主要差异的主要有:1)仿真分析软件不同;2)支持的操作系统不同,前者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7,而后者只支持32位;3)通信方式不同,前者支持点对点、仲裁环和交换式三种,而后者只是支持点对点和交换式两种。

表1 两款通讯板卡对比情况

3 应用软件

3.1 板卡1

板卡1对应的仿真分析软件能够为接口卡提供直观的图形化交至界面,主要功能有:一是提供数据采集、分析、时间戳解析显示;二是采集时戳分辨率可达到10 ns;三是提供统计信息功能;四是可以全面控制发送内容,包括帧头、帧负载、顺序、帧间隙等;五是支持实时访问捕获数据等功能。

仿真分析软件运行后主界面提供了仿真、分析数据流的状态显示,IRIG-B时间和每个端口的触发状态,并可同步开始或暂停每个端口的数据传输。软件支持板卡设置、接收设置、发送设置和数据修改设置功能。

板卡设置界面包括有资源信息和板卡模式/端口控制两个区。资源信息区主要显示已经安装的板卡模块(R_ID、端口数量、类型等)、端口(名称、R_ID和触发模式等)和客户端(服务器、用户端、应用软件等)的信息。板卡模式/端口控制区可对各板卡进行操作,模块设置主要有端口链路、工作方式、灯标、IRIG-B模式等。

其中,端口链路和工作方式设置尤其至关重要,其两者可以组合成多种应用策略,适用于不同的仿真测试环境要求。在模块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模块端口链路进行设置,其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内循环模式,不通过端口发送和接收数据,只用于自发自收,可检查模块自身的收发功能;2)串联模式,主要通过端口0输入串联至端口1输出,或者通过端口1输入串联至端口0输出,用于对已明确连接节点进行仿真或分析功能;3)点到点模式,用于接收相同端口和响应外部节点接口;4)高级模式,主要用于特定功能测试。模块工作方式总体来说,有单功能(分析或仿真)、多功能(分析和仿真)、故障注入等方式,其与板卡的模块型号和软件模块的选取有关,针对不同的板卡和软件功能模块,所能够选定的工作方式也有所不同。灯标和IRIG-B模式设置主要根据操作者的具体环境来定,其设置比较简便。端口设置主要是对模块各端口进行控制,主要有使能、传输速率、接收和发送存储器缓存等。

当模块工作模式和方式确定,选定工作端口后,针对不同的功能,还需要进行具体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设置。接收设置主要是对接收触发条件、接收数据过滤和外部触发进行设置,主要用于分析方式;发送设置主要是对发送数据、发送优先级、端口拓扑结构、流控制进行设置,主要用于仿真方式;数据修改设置主要是根据用户定义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修改,包括插入新的数据、修改帧和有序序列,删除或替换现有的数据帧等,并将修改后的帧再传输,主要用于故障注入功能。各功能具体设置内容较多,在此由于篇幅原因,不再详细介绍。

3.2 板卡2

板卡2应用软件安装完成后,将会生成服务器FC_View(Server)和客户端FC_View(Client) 两个软件。启动服务器软件后,分别打印显示板卡的启动调试信息、运行环境消息、网络信息,工作状态信息等。启动客户端软件后,将显示软件所支持的任务插件,如果选择“FC-AE正常模式”启动任务,加载成功后将弹出软件主界面,当服务器和客户端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时,将要输入FC_View服务器的IP地址;当服务器与客户端在同一台计算机运行时,可以选择“连接本机”选项后,客户端成功连接服务器后,在配置区显示服务器及其板卡,然后进入FC-AE正常模式。软件提供了配置板卡、数据发送接收及查看、数据存储等功能。

客户端软件工程配置是对板卡的配置表属性进行设置,其配置格式基于XML。配置信息主要有修改板卡属性、增加/删除端口、修改端口属性、配置发送数据等。修改板卡属性可以进行工作模式、速率、触发模式选择设置,并且可以查看端口连接和光模块的状态。增加/删除端口主要是在配置模式下,选中板卡后可以增加或删除端口。修改端口属性主要是对端口的ID、类型、方向、源地址标识符(S_ID)、目标地址标识符(D_ID)、使能、ASM端口及消息标识符(Msg_ID)进行配置。配置发送数据是在端口为发送时,修改数据发送策略、次数、间隔和帧长度。

任务工程配置完成后,通过操作开始按钮,板卡将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通过数据统计界面可以查看数据统计情况,若详细查看接收数据,可以通过数据视图进行显示切换,接收的数据将以帧的形式逐行显示,具体有数据帧的序号、端口ID、时间戳、S_ID、D_ID、Msg_ID、信息类型和帧长度等。同时,显示16进制数据帧的具体内容。当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后,通过控制终止按钮结束其工作。为了实现接收数据能够事后查看,系统设计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开始将数据记录在文件中。存储文件是以一种索引+数据帧的格式进行数据存储,方便数据的查看。

3.3 注意事项

板卡1提供了驱动包和应用软件包,在软件安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值得说明一下。板卡安装的主机为Z840工作站,该工作站配置为8 G内存,操作系统为64位Windows7。安装板卡1的64位Windows7版驱动程序时,出现了错误信息,提示内容一是不能打开服务控制器,确认是否以管理者权限运行;二是板卡驱动初始化失败。为此,针对错误提示内容,采取了一些措施,逐一验证排除,通过如图2所示的工作流程后,最终完成了板卡1的驱动及应用程序的成功安装。

图2 板卡1驱动安装处理工作流程

首先,确认排除了由于管理者身份操控的问题;其次,确定并安装板卡支持64位Windows7操作系统,选择安装的64位Windows7驱动包,显示安装不成功,提示相同的错误信息;再次,将工作站的操作系统改为32位Windows7,并且选择32位驱动包安装,提示安装成功;最后,恢复64位Windows7操作系统,并将主板与硬盘之间的SATA接口进行了调整,由原8个端口排列的端口改接至6个端口排列的端口后,安装64位驱动,显示一切正常,提示安装成功。在驱动未安装成功时,运行应用程序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并且显示错误提示。

通过以上安装实践过程,验证了板卡1能够支持32位和64位的Windows7操作系统。同时,也说明了板卡1所处的支持环境不同时,有可能遇到新问题。

4 应用实例

采用如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将板卡1 的Port0作为接收端、Port1作为发送端,同时,将板卡2 的PortA作为发送端、PortB作为接收端,形成发送和接收回路的测试策略,从而验证两板卡之间的通讯功能。

图3 应用实例连接示意图

按照设定的连接接口关系,分别在板卡对应的应用程序中进行模块设置、数据发送、接收及查看等,实现了板卡1与板卡2之间的数据互通。以板卡2的PortA作为数据源发送端,首发FC-AE-ASM协议帧数据,经板卡1的 Port0接收数据后,利用板卡1的串联模式,在其内部实现转发,再由板卡1的 Port1发送,最后,数据由板卡2的PortB接收,从而验证两板卡的收发功能及工作模式和方式的设置功能是否正常。具体板卡设置及测试过程有:

1)板卡1的设置,在操作界面上将板卡1的连接配置设置为In-Link(即Port0的接收机在内部直接与Port1的发送机相连),工作方式设置为Analyzer,端口速率设置为1 G,其它默认。

2)板卡2的设置,添加Port1、Port2两个端口,Port1的传输方向设置为发送,与PortA关联,发送数据为ASM帧,S_ID为1,D_ID为2,Msg_ID为2,帧数据域自定义,其它默认;Port2的传输方向设置为接收,与PortB关联,将端口传输速率设置为1G,其它默认。

3)打开板卡1与板卡2,板卡1的Port0、Port1分别处于数据接收、数据发送状态;板卡2的PortB、PortA分别处于数据接收、数据发送状态。

4)完成互通,双方均显示接收到数据后,停止板卡1与板卡2的工作,板卡1的数据监控界面如图4所示,通过对比图中Port0接收到的ASM帧和板卡2PortA发送的数据后,发现板卡1接收的数据与板卡2发送的数据一致。板卡2的数据视图如图5所示,分析板卡2中的接收到的数据后,发现板卡2PortB接收到的数据也有PortA发送的数据一致。

通过对图4和图5中的数据进行查看,显示出对应的S_ID、D_ID、Msg_ID、信息类型和帧长度等内容,说明两板卡均实现了对ASM协议的解析功能。

图4 板卡1的数据监控界面

图5 板卡2的数据监控界面

5 结论

通过基于FC-AE-ASM协议的国内外通讯板卡的对比及应用研究,两种板卡均能满足FC-AE-ASM协议仿真测试平台通讯功能的要求,且各自的特点也显现:板卡1功能强大、资源开放、应用灵活,设计操作复杂,对人员的要求高;板卡2功能合理、资源局部开放、应用方便,更贴近应用工程,操作方便,容易进行二次开发。FC总线已成为重要的机载航空总线,随着新机不断服役,FC总线的修理仿真测试研究将逐渐增多。通讯板卡应用研究作为FC网络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关键内容之一,在为完成FC网络修理做好技术储备的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选择通讯板卡提供了借鉴,其价值在维修保障技术中将不断体现出来。

[1] 孙 琦,吴 勇,郑 昕,等.光纤通道技术在统一航空电子网络中的应用[J].通信技术,2009(5):80-82.

[2] 丁 凡,熊华钢,宋丽茹.FC-AE-1553网络的建模仿真研究 [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31): 20-24.

[3] 黄永葵.光纤通道标准及其在航空电子中的应用[J].航空电子技术,2003,34(4): 1-12.

[4] 徐亚军,张晓林,熊华钢.光纤通道网络故障处理方法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7,14(2):119-122.

[5] 周天然,宋丽茹,熊华钢,等.航空电子环境下FC网络的建模与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4(10): 1117-1120.

[6] 刘 鑫,陆文娟.光纤通道在航空电子环境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6(4): 55-58.

[7] 李 浩,周 东.光纤通道上映射MIL-STD-1553协议 [J].光纤数据通信,2005(8): 53-55.

[8] 刘 飞.光纤通道在基于MIL-STD-1553的航空电子系统网络中的应用[J].飞机设计,2007,27(3): 75-80.

[9] 胡 辛,李红军,曹闹昌,等.航空电子数据总线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325(14): 96-98.

[10] 丁 凡,宋丽茹,熊华钢.FC-AE-ASM网络数据发送控制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6): 1509-1512.

[11] 杨媛媛,武 健,武 华.一种面向FC-AE-ASM网络的数据监控存储方案设计 [J].电子技术,2015,(6): 79-82.

[12] 付中培,吴 勇,张建东,等.FC-AE-ASM网络调度算法研究 [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6): 108-111.

猜你喜欢

板卡端口通讯
《茶叶通讯》编辑委员会
《茶叶通讯》简介
一种有源二端口网络参数计算方法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自动化、分类、细粒度的端口全生命周期治理的研究
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的H∞鲁棒控制
HCM3000板卡固件智能化下载系统设计与实现
RTX系统下并行I/O卡驱动程序的开发
RTX系统下Moxa多串口卡驱动程序的开发*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