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因素分析
2018-03-27倪武帆杨慧芳
倪武帆,文 杰,杨慧芳,庄 园
(武汉纺织大学,武汉430200)
一、引言
“效率”是在既定经济资源下,最大限度地给人们带来尽可能多的满足程度。通俗来说就是相同投入,产出最大化;相同产出,投入最小化。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也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对理财产品创新总投入和理财产品最终效益两者关系的度量。中国银监会主席在十九大会议中表示,防范金融风险、治理银行业市场乱象要牢牢抓住同业、理财、表外三个重点领域。这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所有金融业务都必须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秉持着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金融风险的原则,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其中,理财产品创新数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理财产品创新的投入与最终产出还不匹配,未能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理财产品创新效率还不高。
影响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因素是多样的,彭碧、孙英隽(2015)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一方面拓宽了理财渠道,另一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赵明元、向刚(2011)认为银行内部的动力要素是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李小胜、郑智荣(2015)利用SBM模型对上市银行效率做出评价后,认为资产回报率、净利息收益率、资本充足率等因素是影响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张建华、王鹏(2011)通过对中外银行进行比较,发现金融发展深度、市场集中度、银行规模等是影响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现状
银行理财产品按风险等级可划分为5级,等级越高则风险越高,不同风险等级募集资金情况反映了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的风险控制水平。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整理得表1,从表1可看出,近三年来,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募集的整体风险水平集中在“二级(中级)”水平,“二级(中级)”及以下,募集资金总量占比超过80%,可见中国银行在理财产品创新方面风险控制良好。在此基础上,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有5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理财产品20.21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67.94万亿元,2016年全年发行产品数和募集资金额分别较2015年提高8.17%和6.01%。其中开放式理财产品较2015年增加4.8%,封闭式产品较2015年增加9.27%。银行表外理财业务规模占总资产比例约14.77%,理财业务增长21.4%,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7.3%,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至25%左右。
表1 2014-2016年不同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发行募集情况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占60.64%,一年以上期限的产品规模占比只有约5.9%,产品期限结构不合理。根据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编制图1,可看出,在收益率方面,2014年至2016年中国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从2014年底的4.8%左右下降至2016年末的3.5%左右,封闭式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美国理财产品设计主要围绕人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设计,以避险、保险、投资为核心,而中国理财产品主要是证券、基金、债券、外汇等资产组合,容易复制,产品品种单一,品种结构的不均无法产生规模效应,削弱了创新产品的效用。
图1 中国银行业封闭式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
由此可见,在国家政策和金融技术的支持下,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日益丰富,但仍然存在资源浪费,投入产出不匹配的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还不高。
三、影响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因素
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过程是一个从投入到销售再到产出的漫长过程,创新的来源多样、机理复杂,因而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不高的因素也是多样的。
(一)产品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凸显了银行理财产品特征的重要性。产品特征包括产品种类、产品规模、产品外延以及市场匹配度。理财产品种类按投资领域不同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性及QDII型,产品种类越多,差异化越明显,投资者可选择的理财产品就越多。产品规模体现在产品的数量和筹集资金的规模上,产品规模越大,银行越容易从理财业务中获得规模效益。产品外延是除产品本身外的附加产品,包括附加利益和服务,产品外延越丰富,越容易增加投资者的满意度,提高产品创新效率。市场匹配度是产品供给与投资者需求的匹配度,当理财产品创新能够抓住投资者投资心理,能够反映市场需求时,理财产品创新效率就高。
(二)营销策略
传统的营销策略组合简称为4P’s,是将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进行整合协调,为顾客提供满意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产品策略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设法多增加产品功能;定价策略应得到消费群大众认同,与众多相同或相似产品价位相当,且利润应与众多经营者相当;渠道策略涉及渠道长短、宽窄、种类等,强调渠道的便利性。4P’s不仅要受到自身目标和资源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在原有4P’s的基础上新增权利(Power)、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hip)、定位(Position),形成大市场营销策略,简称 7P’s。政治力量有利于打通各方面关系,取得有利合作;公共关系要求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力量,做到善待、善管、善用三原则;定位策略强调产品特色,确立产品的竞争优势。如图2所示,营销策略组合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承的关系,共同对营销结果起作用。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营销策略组合(7P’s)的运用情况将会对产品销售情况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理财产品创新效率。
图2 营销策略组合示意图
(三)资产质量
资产利润率反映了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反映银行资产风险程度的高低,因此,用资产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来综合反映银行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2016年各年年报数据整理编制得到图3,反映出中国近六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和理财产品销售额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图3可看出,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1.74%,总资产利润率呈现出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银行资产质量整体下滑。与此同时,中国理财产品销售增长率2012年出现骤降,2013年略微上升后又呈现下降趋势,整体增长率从2011年的170%下降到了2016年的24%。2011年后,总资产利润率和理财产品销售增长率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不良贷款率和理财产品销售增长率呈反向变化,“剪刀差”越来越明显。
银行不良贷款率越高,总资产利润率越低,资产质量就越差,从而造成银行对理财产品创新投入越少,产品的产出下降,最终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低。
图3 2011—2016年银行资产质量和理财产品销售增长率变化情况
(四)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包括技术创新型人才、服务创新型人才和产品创新型人才等,它不仅强调人才的学历,更重要的是经验、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创新知识的积累度,是创新的基础和起点;学习能力则反映人才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速度和程度;经验能减少创新过程中的失误率;创新意识包括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和科学的创新实践。银行投入的创新性人才越多,可能的理财产品创新产出就越多,理财产品创新效率就越高。
(五)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维护市场稳定的有利保障,为避免金融产品创新泛滥、市场风险增加,金融监管成为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如表2所示,金融监管的主体多元,包括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行业自律性组织、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群体,监管方式多样,除政府监管机构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监管外,还包括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和稽核、社会群体的监督。
严格的金融监管一方面增加了风险调控条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可能性,打击了单个银行的产品创新效率。因此,金融监管并非越严越好,合理灵活的金融监管更加有利于创新。
表2 金融监管的主体及方式
四、提高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造成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产品特征、营销策略、资产质量等内因占主要位置。鉴于此,可以从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策略、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提高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
(一)提高员工产品创新意识
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离不开银行员工积极的创新意识。通过建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员工积极创新。为理财产品创新研发人员建立最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最优利润提成方案,清晰界定每位研发人员对理财产品创新的贡献度,对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激励计划。除绩效工资的激励外,还可推行股权激励方式,将银行理财产品研发人员的切身利益与银行效益紧密相连,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理财产品创新积极性,提高产品创新效率。
(二)突出产品特征
对商业银行的来说,只有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动向,分析出客户的需求变化,才能推出适应市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一方面,可按地区、按风险承受能力细分客户群体,根据不同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同时,拓展产品外延,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率,提高理财产品创新的产出方。另一方面,在定价上也应体现出不同产品之间的区别,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从利率和汇率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定价,应达到提高产品创新效率的目的。
(三)完善营销渠道
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在给银行带来挑战和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机遇。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以线下为主,广告宣传费用在支出中占比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电子银行逐渐兴起,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开始转向线上模式,大大缩减了广告销售成本。商业银行除了利用互联网在电脑端进行营销,还可以采用手机移动端的营销方式,建立手机移动客户端和公众号,根据客户群体分类推送合适的理财产品信息。同时,应调整营销渠道长度,增加渠道容量,最大可能地利用渠道信息,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的有效性。
(四)注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应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产品研发阶段,开发人员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唯有熟悉各类金融产品、掌握扎实的理论、数学功底深厚且对市场信息敏感的专业人员,才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开发出有可行性的创新产品,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研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产品推广阶段,则需要人员具备良好的管理和营销能力,能够洞察市场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各阶段所需的人才特性不同,对人才进行复合型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降低人才投入成本,从投入端提高理财产品创新效率。
图4 复合型人才示意图
(五)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加强产品创新投入和产出过程中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制,找出可能的风险事件,识别引起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并对风险事件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初步估计。完善产品创新整个流程中岗位的设置,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同时设立一定的相互制约条件,使得每个员工、每项业务的办理都处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尤其是每项业务都需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才能办理,进而降低内部风险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根据十九大会议精神,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国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紧紧抓住银行内部因素,紧扣市场需求,突出产品特征,改善销售策略,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减小产品特征、营销策略、资产质量、创新型人才以及外部监管等因素对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影响,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由于本阶段研究仅针对影响中国理财产品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未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做详细说明,各因素如何对理财产品创新效率产生影响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1]倪武帆,袁佳莉.基于利率市场化视角的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4).
[2]文 杰,冯 丹,倪武帆.美国加息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1).
[3]梁 姗.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6(7).
[4]彭 碧,孙英隽.互联网金融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5(5).
[5]赵明元,向 刚.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影响因素评述[J].改革与战略,2011(7).
[6]李小胜,郑智荣.中国上市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两阶段SBM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5(4).
[7]张建华,王鹏.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外银行业的跨国比较[J].金融研究,2011(5).
[8]袁增霆,王伯英,蔡 真.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J].南方金融,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