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

2018-03-26张凯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媒体新时代融合

张凯

摘要:隨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互联网、新老媒体为主的媒体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形式,同时也使得新媒体在发展中更具自身的特色。那么,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媒体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各媒体单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一体发展,融媒体建设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才能巩固壮大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新时代;媒体;融合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上,“媒体”的出现可谓是一大创举,它有效地传达了社会信息,引领人类不断进行交流和促进,提高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同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媒体,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当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是媒体行业本身的一种进步表现。

就我国而言,从盛唐时期“邸报”的出现,到现在互联网媒体的诞生,每发展一步都反映出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变革的进程,不仅为新媒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还为其指明了方向。显然,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平台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以外的网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是信息载体,新是相对旧而言,一种新出现的信息载体,其受众达到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称为“新媒体”。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缺点

传统媒体早在80年代就开始风靡社会,为广大受众所推崇和喜爱。80年代报纸的广告营业额曾一度占领第一位。发展时间长,相对成熟和稳定。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已经拥有了既定的发展线路、市场规模、业务覆盖面积、专门的技术和人员等,并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其中电视的有点可以概括为,能够通过相对固定的方式和途径,将社会信息立体地展现给广大受众群体;杂志的优点为,针对性地为部分受众提供专业的并带有较强刺激性地信息服务,是所有媒体当中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媒体;报纸能够及时、动态地提供社会信息,且便于受众保存与自主查阅;广播则是快速地利用带有强烈感染力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具有更强地便捷性。不足方面,传统媒体之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够灵活多变,程式过于固定,且本身技术发展缓慢,不能以大幅度的创新形式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一种新形势、新姿态、新技术实现市场切入,成功地剥夺和占领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市场和受众。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平台进行传播,符合新时代新生受众的价值观。首先,新媒体流动性强,覆盖面积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广,影响力更大。其次,新媒体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模式,实现了个性化的突破。能够更加细致地划分受众,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信息。第三、新媒体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单一的文字、图画、音视频等,还能够实现这些元素的结合,使最终的信息产物更加立体。第四、新媒体的受众地位实现可转变。在新媒体里面,用户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这样丰富了受众群体的地位体验,增加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趣味性。

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内容过于庞杂,因此仍旧存在很多缺陷。原因在于发展过于快速,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综合根基较浅,难以做到厚积薄发,因为内容上常常会出现浮夸、失真的情况。与此同时,新媒体内容过多,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块,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例如:安全漏洞等。此外,新媒体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造成媒体基本性质的转变,可能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使部分市场紊乱。

虽然传统媒体仍旧能够占据传媒行业的主导地位,其发展和改革均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但新媒体的出现,则为社会改革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同时活跃了市场经济。简言之,两者的优劣点可以实现理论上的互补。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新时代下,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实现媒体融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内容为王”向“用户为王”转变。传统媒体的运作思维是“内容为王”,而新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内容为王”的逻辑受到挑战,这也是“报业危机”、“电视危机”产生的技术根源。新媒体时代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并进行内容、渠道、技术、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由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变。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就要不断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单向传播意识,积极与受众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对舆论的引导,在共建中实现传播功能的全面释放,一个深度融合新旧媒体的传播体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三是由大众传播向个性化分众化传播转变。要使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运用笔记本、上网本、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个性化终端定制各类信息,实现定时定向的个性化传播。同时,要更加重视发展移动互联网视频和社交化视频,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

四、媒体融合与智能媒体的发展

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存在着技术上的弊端,但新媒体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作用和价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新旧之争。传统媒体不会消亡,只会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不断创新。互联网既冲击了传统媒体,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助推力。传统媒体积极推动网络化,呈现出增强现实报纸、网上广播、互联网电视等形态。新媒体也尝试通过新技术延展媒体的容量与深度,为受众创造新的体验。机器人新闻写作、文字信息的自动筛选与编辑、图片信息的自动解读、基于弹幕的舆情分析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等都是智能媒体的发展趋势。随着平台、工具和特性的趋同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正在消融,开始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物,推动媒体形态的自我进化与升级。

正如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所说,“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电视将变成一种可以随机获取的媒体。”手表可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拍照、上传微博等,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智能终端。智能手环可以对散步、跑步、游泳和睡眠等不同活动状态自动识别。场景应用与Apple Watch、Google Glass、Tesla等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应用连接,测量用户的心跳或血压并将数值传输到软件上,为使用者提出参考建议和训练指南。2020年将进入5G时代增加了新概念(多设备智能互联、超密度网络、超可靠通信等),通过集成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以体验式为主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综上,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与创新,不能作“简单相加”,而要从传统媒体合作拓展到全媒体合作,把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融合起来,主动适应网络传播内容多、速度快、碎片化的特点,多出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富有吸引力的新闻精品,多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新闻内容直观形象地报道出来,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使主流的声音传播得更快、更广、更远,以满足读者多角度、多听觉、多视觉的媒体体验,从而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郭德艳.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D].魅力中国,2010.02.25

[2]刘磊.颠覆与融合:论广告业的“互联网+”[J].当代传播,2015(6)

[3]韩福恒.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J].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5.19

猜你喜欢

媒体新时代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