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探讨
2018-03-26谢奕
谢奕
摘要: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开展多媒体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小学语文学科本身来说,小学语文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则无法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创新探索,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有着广泛的空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课堂理念,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和体系性,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1]。语文作为学习难度比较高的学科,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课堂导入效果,让知识更好的渗透到课堂中,同时也能提升课堂的代入感和参与度,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教师理念。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积极探索多媒体的创新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杂的知识,通过由浅入深、趣味导入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活力,让学生真正逐步理解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的优化,与能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让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理念最为重要,同时也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与设计和教学引导过程中,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仍将教学进度和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导致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对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想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不仅仅要注重自身教学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的提升,更要从源头入手,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构建现代教学体系,用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联系,造成了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从知识体系构建入手,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将语文知识都纳入到完整体系中,实现教学体系的优化,引领语文学科向前发展。在构建教学体系中,很多老师缺乏宏观教学观念,依然从微观知识点入手,无法从宏观层面理解教学内容,导致了教学的碎片化现象,学生也很难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2]。
三、探索小学语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一)发挥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已经走入课堂教学当中,成为提高教学生动性与新颖性的辅助工具,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我们应在常规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但是,琳琅满目的技术手段的冲击下,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与课堂内容有效融合的道路,也就是我们必然要将教学的重难点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摆花架子,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媒体技术的真正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之初,就要结合本课的教学设计,对媒体手段进行筛选,落实教学发展信息化在课堂上的真正作用。比如说,对于“北京”“看雪”等课程,则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直观化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融入到教育环境中来。
(二)借助微课,打破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壁垒。
微课是近些年逐步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微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将小学语文知识点浓缩在3到5分钟的课程当中,而且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览,也可以在课下或是回到家中遇到问题时进行二次复习使用。也就是说,微课学习打破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另一个方面,微课的出现也有效的解决了我们目前难以攻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长在家庭当中难以指导学生学习,微课的使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微课教学的设计,并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将重点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与此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注重微课类别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微课设计为某一个知识点内容的讲解,也可以设计为对某册书重点知识的有效復习,这样才能够拓宽微课使用的范围,让微课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比如说,在讲解传统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就可以教师自己或者让学生制作微课,让传统课文焕发信息化活力,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付飞龙.巧用多媒体,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信息记录材料,2018(7):182-184
[2]王从韵.巧用多媒体,活化小学语文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