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018-03-26于慧青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初中物理

于慧青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注重生活;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要深入贯彻新课改,就必须把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更新了的教材内容,快速地更新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关注以下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物理课,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设计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此,笔者谈几点做法。

一、以老话新说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的物理原理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多以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老话新说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平淡的课也会生出异彩,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举一些例子,这时教师要注意多举学生平时常见常听的事例,既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又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亲近感和现实感。我们在教授光的反射定律时,同学们常弄不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总认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也是正确的。为了讲清这个物理原理,教师可以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思考“某同学的相貌很像他的父亲,但我们说成某同学父亲的相貌很像某同学,行不行?”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知道其中的谬误。这时教师就顺势说明“先有老子、后有儿子”的道理,从而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颠倒的道理。并以此类推,说明今后学习的热学中的热平衡方程Q吸=Q放也是不能理解成Q放=Q吸的道理。

二、以日常所见的实例激发学生思考的激情

思考的動力来自激情,没有激情的思考很难产生智慧的火花。然而,要让这智慧的火花成为吸引学生积极探究事物规律的动力,就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时,仔细寻找生活中日常所见的实例,以有趣的例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以探索事物的规律。教师在讲授“蒸发”内容时,可以用水彩笔在投影胶片上画一只烈日下的黄狗,张大嘴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当用投影仪放出这一彩色图像时,学生就会想到日常所见的现象:在炎热的夏日里,狗为什么要张口伸舌?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引出要讲授的物理知识——蒸发。这样用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激发学生思考的智慧火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充分激发出来,变苦学为乐学,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在教学中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物态变化”时,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而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把熔化和凝固知识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验凝固和熔化过程,探索其中的物理意义。

教师这时可以“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再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这里我们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应该把这种猜想和学生的探究置于实验之中,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用自己提出的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从生活到物理的思路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教材已经注意到了每章、每节开始就以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教学内容,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样,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事例或现象出发,以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科学情感。例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时,教师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认识具体物质的变化(“水从衣服上跑掉了”)——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汽化现象。如在讲授“光的反射”时,教师同样不能把教学的重点只放在知识的落实上,仅仅关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而应该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科学的物理知识。

五、在突出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中体验生活中的现象以获得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为重点之一,这就强调了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所以,教师不能只把物理教学局限在教材知识本身,而应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规律,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如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方案、查找资料,提出安全操作措施,以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再如教学光的折射现象之后,向学生提出“清晨看到日出的时候,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上,还是在地平线以下”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究,以生活中的实例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解释海市蜃楼形成的原理,以总结出“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是不相同的”的道理。原自生活,概括生活,抽象生活,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条门径,教师应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初中物理
试析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