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策略

2018-03-26赵越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研究生

赵越

摘 要:医学科研机构是由各级各类科技人员组成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医学科研工作单位,除了完成医学科研任务,还需要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并具有合作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医学人才。本文通过研究高等院校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在教育分工、教育模式、安全意识以及与临床合作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转变培养策略提出建议,通过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教育的协同性,有效提高医学科研机构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医学科研 研究生 教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68-02

医学科研机构主要是指拥有如下特征的长期从事医学研究和医学新技术开发活动的组织:一是拥有相当高水平的学术领导者;二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开展研究工作能力的优秀研究人员;三是拥有进行研究工作的基础条件。除了日常的科学研究工作,高校科研机构还有一项任务,即医学研究生培养,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医学科研人才是科研机构教培工作的核心。随着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研究生培养难度也迅速提高,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研究生管理制度,认清研究生管理方法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更加科学、高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是各级科研机构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1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问题

1.1 职责分工不明确,教育内容不全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明 确规定:“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而在现实实践中,大部分导师最重视科研,其次是教学,自身工作十分繁忙,有些还在科研机构所附属的医院任职,更无暇对学生进行细致地指导,很多学生都是跟着高年级研究生做实验,遑论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由于导师在甄选中重视科研成果、轻视思想素质,而在甄选后重视科研贡献、轻视教育培训,从而导致导师虽然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但其所發挥的真正作用却有所欠缺。根据运行传统和习惯,多数高校医学机构会设立“行政秘书”岗位,兼任教务秘书和辅导员工作,行政秘书不仅要负责科研机构的科研教学管理、组织人事管理、公共经费管理以及日常行政工作,作为教务秘书和班主任,还在研究生培养的其他环节中担任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复试、录取、管理、毕业答辩等方面,是校研究生院与科研机构、研究生导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内容复杂,作为兼职辅导员,很容易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2 教育理念实施不到位,培养目标难达到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的教育理念大多为科研与教育并重,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学。医学科研机构除了医疗,科研方面要出成果外,还要培养研究生,如今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医疗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较高素质的医学研究人才,同时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医学职业道德。另一类是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在基础医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教学、科研及医疗卫生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两类研究生培养都要求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在研究生个人能力方面有一定要求,拥有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能够胜任高校、研究院所、医疗卫生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而现实中,在对学术型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上,首先,研究生必须参加临床轮转,这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也导致研究生只能花费有限的时间为导师分担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任务,并且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也很有限。其次,在对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必须花费时间精力组织安排学生进行临床实践,使得原本繁忙的医疗及科研工作负担更重,培养临床研究生成了“负担”和“任务”。最后,由于制度安排原因,临床研究生导师被赋予了双重职能,他们既要搞好医疗也要教好学生;同时他们还被赋予了三重身份,既是高校临床学科的科研人员,也是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是各个医院的临床医生。但在现实中导师在履行自身职能时往往有所侧重和选择,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临床医疗工作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以及科研工作能够最有效地推动个人提升和成长,因此才导致“重医轻教”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泛滥。在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上,科研机构的导师往往将科学研究成果作为首要工作,对研究生培养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在对教师的工作考核时也更加重视科研业绩考核,并与绩效挂钩。“重研轻教”的考核机制相对降低了科研人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3 学生自我认知不足,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足,安全意识薄弱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区别在于: 临床医学研究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医院度过,跟随导师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例,课题也多与临床疾病紧密结合,实践性与针对性较强;而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则在学校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展开课题研究,在各种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分析数据。

虽然研究生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水平较高,但在遵守生活纪律和实验守则的自觉性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不佳,比如忽视实验室的公共安全条例,随意存放使用过的药剂、废液、耗材甚至是动物尸体。进入细胞放不换鞋或穿鞋套,不关液氮罐盖子,有毒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等。与此同时,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欠缺。第一,部分研究生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第二,很多研究生选择阅读文献缺乏针对性,不去进行归纳总结,对当前本专业前沿研究缺少整体把握和理解,迫切需要加强阅读文献的整体性、技巧性和问题导向性。另一方面,在当代医学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变化的形势下,学生容易产生不稳定感,虽然做了几年临床或科研工作,但他们的理论深度和独立科研的能力不被就业市场认可,对课题认识比较肤浅,实验技能不够健全,并且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情绪,不能安下心来刻苦钻研。

2 提高医学科研机构教育质量的策略

2.1 发动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发动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鼓励他们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同学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树立认真、严谨、勤奋的学习作风以及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更要关注到学生的实际困难,并予以心理疏导和指导,创建公平公正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选拔评审制度,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注重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使得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时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2.2 医疗科研机构必须重视部署和规划研究生培养工作

科研机构应明确研究生教育定位,重视研究生培养规律,将研究生培养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医疗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和教育工作并重的科研机构考评体系。成立研究生教育工作组,定期对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并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科研机构应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提高学科基础课、跨学科课、公共选修课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规范教育管理环节和课程设置。要提高教职人员授课水平,建立专业规范的学术团队,增强对导师培养质量的考核。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引入一定的激励措施,增强导师的培养意愿。同时逐步完善导师甄选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分工,出台合理的考评规则,使得导师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导师的年终绩效进行挂钩。导师需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控研究生的研究课题进度与质量,对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中期成果、学位课程修习情况等定期进行审核,并以此作为评判研究生是否能够提交论文进行评阅、答辩等的标准。

2.3 注重建立科研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实验技能,加强学术交流

对于科学研究,导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研究興趣。导师应让学生意识到选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题,并且应对研究生的研究项目进行适当的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阶段性成果目标,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尽心尽力指导学生获得研究成果、收获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当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遭遇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导师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也要帮他们找到问题所在,提供指导性意见,使得他们最终能够克服研究中的困难,防止熄灭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树立研究生勇往直前的科研态度;重视对外合作交流,营造优良的学术环境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带领他们接触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获取灵感,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并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核心竞争力。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教导学生避免浪费实验经费与时间,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文献储备、材料和实验方法等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实验进度,实验记录要客观真实。除了记录成功的步骤和结果,更应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充分汲取实验经验。为了强化学生的意识,导师应定期检查实验记录。

参考文献

[1] 赵福昌,路云生,姜昆,等.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于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7(6):50-55.

[2] 黄云剑,张璟,赵景宏,等.浅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1-43.

[3] 贾金忠,王志锋,段丽萍,等.基于利益相关视角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58-61.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