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幼儿园传统节日中的文明礼仪教育

2018-03-26梁晓栩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传统节日

梁晓栩

【摘要】传统节日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把握节日教育的时机,结合文明礼仪教育,自然生动、贴近实际,有创造性地开展节日礼仪教育活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潜在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明礼仪; 节日教育

文明礼仪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礼仪素养不仅展示着个人的精神风貌,而且体现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修养。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能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并指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幼儿高兴地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愉快。

一、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強,容易接受外界各种新的信息,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各样的文明礼仪习惯的最好时期,也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能抓住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根据观察,在有些情况下,现在的幼儿不懂得礼貌用语的使用。儿童良好的个性,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抓住他们可塑性强的好时机,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好的氛围,将对幼儿情感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正如郭沫若所言:“人类的根本改造应该建立在儿童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的基础上。”中国的传统节日教育中有相应的礼节和礼仪,这些礼节和礼仪体现了道德精神。我们在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之后,取其精华,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等不同的节日活动让孩子们觉得家庭和睦,并有尊老爱幼的精神,从而产生愉悦、舒适的情感体验。

二、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传统节日是特定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烙印,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真查询资料,了解节日的来龙去脉,并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制定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实践性原则。在选择节日教育活动时,应考虑节日的内容是否对实际生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该选择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富有积极社会意义的节日教育内容,如母亲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另外,作为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性,制定相应的目标、内容和具体措施。

趣味性原则。传统节日中蕴含了一些积极、快乐的元素,对幼儿来说,节日就是愉快的游戏。教育活动应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应组织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符合幼儿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如表演、参观、游戏等,方便教师组织,也提醒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要注意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自己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协调性原则。发挥社会以及家庭的作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节日活动。加强家园联系,让家庭进入节日教育的文化氛围中,形成教育合力,如家长进校园给幼儿讲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元旦等。教师之间要相互配合,人人都要有参与节日园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行动,从而实现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协同配合、三者共育。

三、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1.制定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的节日不外乎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所以在每个节日到来之前要设置好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礼仪教育,利用节日教育的良好时机,走出幼儿园、走向生活,让幼儿面对社会,在具体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礼仪基本知识,使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条主线同时开展、深入、拓展。如国庆节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看国徽的礼仪教育,也可让家长通过网络或电视让幼儿观看阅兵式及升国旗仪式,感受与幼儿园不同的升旗氛围,加深对升国旗礼仪的认识;春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观察比较人们的穿衣、做客及待客的礼仪,感受浓浓的文化氛围,学习节日文明礼仪;重阳节,带领幼儿参观敬老院,给爷爷奶奶捶捶背、送礼物、表演节目,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激发幼儿敬老、爱老、助老的情感。通过节日教育,让幼儿学会与人共享节日的快乐,学会关心他人等。培养幼儿尊重、关爱他人的情感,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养成学礼、用礼的好习惯。当然,同一个节日,年年庆祝,内容相同,形式相似,会使幼儿感觉枯燥,因此礼仪教育的目标、要求必须不断改进和更新,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把小、中、大班的礼仪目标进行细化。

2.创设环境,渲染传统节日氛围。环境作为幼儿园的一门隐性课程,在激发学习兴趣、幼儿的主体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创设传统节日环境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和传统节日的联系,使节日融入环境。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可根据节日特点美化班级环境、丰富班级区域环境等。例如,在元旦来临之际,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贴春联、剪窗花、制作灯笼等,渲染浓浓的节日氛围,让幼儿在欢庆气氛中理解辞旧迎新和新年伊始的意义,加深爱国情感。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也知道要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和同伴一起团结合作才能制作更好的作品。

3.家园合作,共同担起教育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耳濡目染着孩子,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文明的礼仪氛围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如在儿童节里,老师有意识地将幼儿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创编一些童话剧、儿歌、歌曲表演等展示给家长,这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并获得成就感,又在家长中起到宣传、教育、引领的作用,从而掀起家园人人学礼、人人懂礼、人人守礼的好风气,得到良好的社会效应;清明节,幼儿和家长一起学习清明的古诗,了解其中的意义,参与学校的清明诗会,学习日常的活动礼仪;在春节、中秋节,幼儿在家庭中度过,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节日文化、内化节日礼仪。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电视、拜年、聆听有关春节的故事和传说,同时拜访做客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习春节的节日礼仪等,活动开展至今,收到很好的效果;在重阳节,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到幼儿园进行游戏活动,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唱唱歌等,既丰富了校园生活,也加深了家庭情谊。

所以于幼儿来说,传统节日教育既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
千帆竞发时——从世博志愿者看上海大学生文明礼仪培养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