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018-03-26李晓刚
李晓刚
[摘要]通过对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3题的分析得知,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对知识结构、典型试题加以整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不同的考查方式。
[关键词]整理知识;意识;能力;历史高考;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8702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绝大部分题目以材料呈现,源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重点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所拓展,针对当前高考命题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如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3题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行了考查。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在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人教版教材中对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是:“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显然教材重点在于强调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显然与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符。
事实上,唐朝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权最重,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尚书令,此后尚书令官名虽存但不实授,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因为三省的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高宗以后,尚书左、右仆射也要加“同三品”名号,才能参加政事堂会议,不加此名号就不是宰相,进一步削弱尚书省的职权,这都是为了便于控制,以防大权旁落。
光宅元年(684年),裴炎为中书令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又奏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事机构。这时“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指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
由此可见,唐代为加强君权,不仅采取了分割相权的方式,同时对于宰相的选拔,往往也是從品阶不高的官员中产生,以保证皇权对相权的制约。类似于汉朝的“内朝”、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官员的选拔,也都是出于这种目的的考虑。材料中中级官员出任宰相,尚书省权力下降,中书、门下地位上升,是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不同手段,但都是围绕君权和相权的关系进行的,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问题在于,教材中对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主要是从分散相权的角度来阐述的,并未提及低级官员担任宰相的史实。而作为时间非常紧张的高中生,也不可能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不少学生对于材料中的现象感到陌生,对于君权与相权关系的调整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高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当前高考命题这种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于考点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整理知识结构,加强知识的迁移和联系
特别是在高三的二轮复习中,“基础知识不再是一轮复习中教材的基本表述,应该把这些表述相应地整理和提升,从而得到与第一轮复习完全不同的一些知识,它包括基本的阶段特征、历史规律、历史观点和基本的概念等”。如对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整理,就不难发现,削弱相权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其他官员牵制宰相,如秦汉的御史大夫,以后历朝其实也存在这种情况;二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例如汉朝的“中外朝”制度,明清的内阁、军机处的设置等;三是令多人共行 “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最典型的就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以及宋代设置参知政事等官
员分割宰相的权力,而每个朝代都是多种手段并用的,但究其本质,都是为了加强皇权。这样就让学生形成了一个全面整体的认知,不会因为材料的变化而感觉陌生,紧紧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二、整理典型试题,开阔学生视野
在一些关键的制度上,如三省六部制、内阁等,教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皇权制约相权或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了叙述,但是关于制约皇权的另一面却鲜有提及。但我们对于高考近年试题进行整理就可以发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考查了两次:
1.(2013年江苏卷)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由题干中“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相权对皇权存在很大的制约。
2.(2016年全国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本题由材料中“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偶尔的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说明史官对帝王的日常行为秉笔直书,影响到了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反映了君权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以上两道题目所设置的情境,并不是平时在教学和复习中我们所常见的,但仔细思考,这些材料又与我们所学知识紧密相关,或者是所学知识的话外之音。我们对平时学生所做的高考题、模拟题中的典型试题加以整理,可以使之成为教材之外的有益补充,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考查方式。
完整的知识结构是能力的基础,高水平的学科素养来自于平时的训练。在高考日益重视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的今天,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有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强化训练,还要善于总结,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