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变革研究

2018-03-26龚家友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商贸流通供应链管理

龚家友

内容摘要: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求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变革既有发展方式,而企业自身发展水平提升的需求构成变革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现代发展方式要求发展道路上、流通方式上、技术手段上、城乡结构上及经营模式上进行变革,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路径。文章指出,推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供应链融资提高企业资金运作能力以及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是供应链管理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变革发展方式的重要可行途径。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商贸流通 发展方式 变革

研究背景

(一)新常态倒逼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由来已久,传统模式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自然问题和收入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为紧迫。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结构矛盾加速产业调整,社会矛盾加速民生改革。雖然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但成效并不显著,我国经济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以扭转当前局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历年GDP增速能够达到两位数,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高速增长特点和较大幅度的波动性特点,如图1所示。但是从实际收入水平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背后付出的代价巨大,面临高额的补偿成本,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剧。基于此,转变经济发展既显得十分迫切,又隐含了较多的被迫意味。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被动式因素,其存在有其内在逻辑和特殊原因:从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便存在,转变并非一日之功;从既有利益格局形成结构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破坏与重建,阻力十分巨大,隐含社会问题;从政策调控措施出台的滞后性来看,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都面临滞后性,从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经济周期,并非一蹴而就;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在当前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遭受挫折,短时期内难以有效扭转国际贸易的不利局面。

正是基于上述四点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提出以来便伴生了浓厚的被动式意味,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愈加明显。这种倒逼式的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商贸流通业自然包含在内。

(二)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现有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含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保平,2012;李垚林,2014),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王德章、张平,2014)。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第3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从微观层面看,盈利能力较国际同行业低,资源利用效率不足,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自身面临的突出难题。

第一,从必然性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整合性。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值逐年增加,资本数量和从业者人数逐渐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商贸流通业发展要素贡献率开始下滑,如表1所示。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新常态特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需要结合当前产业格局做好调整与变革,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十分重要,且意义重大。

第二,从必要性上看,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层次的内在要求。如表2所示,相较于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而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盈利能力相对不足,2014年批发类企业成本占收入比重超过90%,全国平均水平93.7%,足见我国商贸流通企业资源利用率的低下。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盈利远不及国外企业,成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国际竞争力不足。

总之,在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双重要求下,变革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就具有了现实逻辑和理论基础。变革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不仅作用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对提升自身水平意义重大。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变革的内涵与内容

(一)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所需

根据前文所述,转变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已成必然之势,是被动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迫切之举,也是企业主动迎合当今时代变化的必然选择。商贸流通包含商贸和流通两大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交集,两者既是单一经济行为,又彼此互相包含。对于流通而言,传统的流通过程包括批发、加工、仓储、运输、分销、发货、零售七个环节,实现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转移,包括生产主导和流通主导下的流通环节(孙超奇,2016),如图2所示。对于商贸而言,一切具有贸易属性的交易行为均可纳入商贸范畴,流通则缩小了商贸的范围和界限。

传统意识中,商贸流通仅仅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将其简单理解为产品和服务从供给者一端转移到需求者一端,从而实现价值和价格的互换,并没有对商业模式本身做过多考虑。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传统贸易模式开始有所变革,传统交易思维引导下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需求多样化、边界模糊化的市场。

(二)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的五项变革

第一,发展道路上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变革。外延式发展注重规模不注重效率,注重投入不注重产出,最终结果是企业大而不强,入不敷出。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就在于资源利用效率要提高,市场定位更加明确,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服务意识不断提升。

第二,流通方式上从传统流通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变革。现代流通方式主要包括业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即合理规划区域商业发展空间格局,提高物流配送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重点发挥第三方物流在成本控制、商贸效率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石玉宝、李垚林,2014),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以整合供销环节,延伸产业链条。

第三,技术手段上从传统技术手段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正以颠覆性手段革新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极大提高行业发展层次。如表3所示,我国工业企业互联网网络使用情况整体向好,但商贸流通领域占比相对较低,其中岗位设置仅为32.9%,信息化普及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着力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我国商贸流通“点对点、端对端、直通直达”的商业生态(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2014),构建现代化流通格局。

第四,城乡结构上从城乡单向商贸流通转向双向商贸流通。我国城乡差距近年来愈加拉大,商贸流通的单向格局未能得到扭转,转变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就需要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推进。既要保持原有成熟的贸易格局,又要实现城乡之间商贸的互联互通,促进资源的合理流转。

第五,经营模式上从传统业态向综合业态变革。综合业态是传统线下商业模式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的结合与互补,实现区域规模经济和网络集成规模经济的有機结合,既能通过网点布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又具备开放性、全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石玉宝、李垚林,2014)。综合业态既涵盖了传统商业模式,又包含现代新型商业模式,综合性效应明显,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作用显著。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并不具规模化特征,从表4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的不足。

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低成本、高效率:供应链的核心影响

供应链管理包括业务管理和融资管理两个方面,前者决定商贸规模,后者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作为一种逻辑概念,其存在能够将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联系起来,相邻节点间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龚梦、祁春节,2012)。正是基于这种供需关系,才使得流通中的各个节点得以紧密相连,形成产品和信息正反互通的链条,因此称之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各种契约安排组建战略联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李春友,2008;丁宁,2014;杨利军,2016),弥补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低成本优势和高效率优势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两大核心优势,促使更多企业借此壮大规模,既拓展产业链条,又拓宽业务边界,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互联互通。同时,商贸流通企业集聚作用形成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影响产业升级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詹浩勇,2014),这是商贸流通业供应链所具有的一项重要功能。

(二)逆向整合:再造全新商业逻辑

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遵循非逆向逻辑,产品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消费环节,形成一条非逆向流通过程,这仅是供应链的一种形式。实际上,随着现代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逐渐更新换代,诞生出供应链逆向整合形式。所谓的逆向整合即从需求源头出发,逆向整合中游和上游资源,建立封闭式供应链循环系统,从而扩大产业规模和影响规模。供应链逆向整合是流通组织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脱媒”冲击、推动产业组织整体再造的新式路径(谢莉娟,2015)。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厂商可以通过“脱媒”产生效能(罗珉、李亮宇,2015),扭转传统产销模式所具有的“产销分离”、“先产后销”的逻辑,转变时空限制为时空利好。

(三)供应链金融:拓宽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渠道

内生于供应链业务的供应链金融,能有力化解当前我国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供应链金融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于能够及时、有效了解风险,从而精准识别可服务的对象,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降低资金供给方的风险,在实现双赢的同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供应链融资在我国商贸流通企业中应用已经颇具规模,业务模式不断成熟,但整个商贸流通业自身发展层次的欠缺,导致这一有效的融资模式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第一,推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变革发展方式的基础。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产品和信息的相互流通,高度信息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综合提高交易效率,增加社会效益。

第二,充分利用供应链融资提高企业资金运作能力。供应链融资滋生于供应链业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能够起到节约资金成本和增强企业资金运作效率的作用,对变革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人力资本投入必不可少,而且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规划和建设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对既有人力资源格局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加强人才教育和人才储备,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2.李林.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中国企业运筹学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2014

3.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5)

4.石玉宝,李林.基于国外经验转变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14(2)

5.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6.龚梦,祁春节.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制约因素及突破点—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1)

7.李春友.供应链联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J].上海经济研究,2008(9)

8.丁宁.流通商主导的供应链战略联盟与价值链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2)

9.杨利军.基于供应链优化的流通企业供给侧改革[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4)

10.詹浩勇.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集群供应链网络竞合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9)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商贸流通供应链管理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