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苏北村庄的文化兴村路
2018-03-26陈刚朱旭东李灿
陈刚 朱旭东 李灿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马庄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1.85万元的苏北村庄。虽然收入仅略高于江苏全省农民平均水平,但依靠对“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坚守,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不可能”的村里事
拥有一支拿过“国际大奖”的农民乐团,是马庄的响亮名片。36岁的乐团团长孟辉,至今还记得15年前第一次用小号吹成曲时的兴奋。1988年组建的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由20多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组成,他们自己编排的小品、快板、舞蹈、歌曲等节目,寓教于乐,非常接地气。不仅在徐州和江苏打响了名声,还多次走出国门。在意大利第八届国际音乐节时,他们获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马庄村党委书记、前农民乐团团长孟国栋向笔者介绍说,农民乐团还利用自身优势,编排了一系列接地气、正能量的作品,如《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两学一做”促发展》等,用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节目送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
不仅有乐团,马庄还有“村歌”《马庄之歌》;每月1日的升国旗仪式,也已成了马庄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哥,我现在想哭,能有这么多人来是非常不容易了。”2016年,徐州市公安局在马庄村做禁毒宣传,现场200多人按村民小组自动列队的场景,让这位民警非常诧异,对孟国栋直呼“这不可能。”
文化育人,潜移默化。一些社会的“老难题”在马庄也有了新表达。如被视为“国际难题”的婆媳关系,在马庄却有许多和谐孝亲的范例。
村里鼓励年轻人逢节假日给老人送礼物、买鞋做衣服,村干部还会将这些统计下来,张榜公布以示激励;每年年底,村里都会表彰10位“十佳婆婆”和10位“十佳媳妇”,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马庄村原书记孟庆喜介绍说,比如“好婆婆”的标准,会考量她与儿媳妇的关系,是否关心儿媳等,“村组干部还要听取邻居和亲戚的意见。”
“每次回娘家,我妈都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家闺女是她们村的十佳媳妇。”已连续10年被评上“十佳媳妇”的马庄四组村民夏莉说,大家都很认可这个荣誉,亲戚朋友也非常认可她。
这样一些长期坚持的评选,让马庄村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村干部”“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孟国栋说,多年来村里无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没有封建迷信活动,没有不孝顺老人的现象。乐于奉献、建功立业、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则层出不穷。
“金不换”的幸福感
“人心特别齐,活得有滋味。别的村都羡慕。”从外乡嫁到马庄的李红侠说。一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可能”的事,在马庄村,老百姓早就习以为常,并以此为自豪。
在马庄村,大年初一就拉开春节运动会的序幕,元宵节有灯会,三月初八有庙会,夏季有纳凉晚会,其他重要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元宵灯会最热闹的一年,十里八乡来了约有3万人。
除了升国旗,马庄村每月还至少播放两场电影;每半月出版一期板报、画廊;每季度举办一次文化知识科学讲座……这些已成为马庄人生活的一部分。“参加升旗仪式,心情特别好,精气神是真的不一样。”71岁的保洁员王克金说。
用村民们的话说,文化活动丰富了,让大家感觉“很温暖”,精神更加充实,工作生活中养老敬老、积极向上的氛围也就水到渠成了。
40歲的李红侠,目前任马庄农民乐团副团长,也是一名老队员了。“作为一名女性,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平时就在村里排练,还能照顾家庭,我挺满足的。”
跟马庄的干部群众聊天,“名声”是他们口中的一个高频词:乐团“吹”响了马庄的名声,让大家有了自豪感,也主动想维护好村子的名声。“即使村里有没做到的,大家也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孟国栋说。
“在生活中,谁都不想得到坏名声,大伙儿都在竞争好名声。”59岁的村民夏桂美说。
在李红侠看来,农民不应该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应该有充实的文化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状态。
“论经济,马庄在徐州也排不到第一梯队,但是文化生活方面,我们当仁不让。这种获得感、幸福感是票子买不来的!”孟国栋说。
维护乡风民俗,党员干部带起了头。走进村子,可以见到不少人家的大门旁挂着“共产党员户”牌子,公示党员信息、照片和联系方式,还写有党员们的公开承诺。
虽然村口和主要路口都安装了摄像头,但马庄村“两委”坚持轮流值班,除了到村民小组、在村企业,值班干部晚上还要巡查到凌晨两点左右,这是人睡眠最深的时候,也是入室盗窃的时间段。“让老百姓睡个安稳觉,通过值班,给外面一些信号,让‘钳工(指小偷)知道马庄不能去。”孟国栋说。
“守住精神,乡村才有魂”
“村史馆”里的老物件和图片,记录着马庄村的发展历程,而一部农民乐团的发展史,更真实地记录了这座村庄的兴衰。
小小的马庄村为什么会有一个农民乐团?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马庄还十分贫穷落后,在全镇18个村中排第13位。在“专注挣钱”的同时,不少村民被不良风气浸染,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守住精神,乡村才有魂。”孟庆喜说。干过30年村书记的他当初倡导成立农民乐团,既有提升知名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考虑,又觉得应该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通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提升村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
但马庄农民乐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一度面临解散。以前马庄的铜管乐队不用考虑挣钱,村集体有4个小煤矿,可以“养”着乐队。2001年,在徐州市开展的整顿中,马庄的4个小煤矿全部关停,“养不起乐团了,不少演员被拉走了。”孟国栋告诉笔者,他2002年从江苏省梆子剧团被“拉”回村的时候,农民乐团就剩六七个人。
没有了集体经济的“靠山”,农民乐团开始向市场要出路,不仅依靠每年上百场商业演出养活了乐团,还购置相应设备谋求更大发展。
对于那些年的打拼,身兼驾驶员、小号手等多种角色的现任团长孟辉记忆深刻。他告诉笔者,当初人手不够,大家就各自多练几样乐器;30斤重的军鼓,从早上8点背到晚上10点;演出时遇上大雨,团员们抢着搬设备而淋湿了铺盖卷;女团员能爬到7米多高的架子上去挂灯……
“演出你可能演不过专业团队,但从精神上来说,可能没有团队能跟我们比。”孟国栋说。
这么辛苦为什么?因为群众喜欢。孟国栋说,这让老百姓有了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
如今的马庄,已经拥有“全国文明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让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
与马庄村一路之隔的潘安湖,以前是采煤塌陷区,经过多年的治理修复,现在是一个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的国家级湿地公园。10岁就学会缝制香包的王秀英,是非遗中药香包的传承人。早年间,马庄开始发展旅游产业,这里的手工香包就成為远近闻名的旅游产品。2016年,仅“王秀英香包”就卖出了30多万件,收入600多万元,带动了全村200余人就业,从业者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
“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年妇女都回来跟我一起缝制香包,她们每月能挣3000多元。”王秀英开心地说,她一年能有20万元的纯收入,在潘安湖景区还有了自己的香包制作室。最近,王秀英们非常忙,因为手工中药香包卖断了货,前来订货的人只能排队等候。
马庄村早年靠“文化立村”成名后,有不少企业前来投资。2011年,一家液压零部件公司到村里投资,为徐工集团做配套,200多村民成为工人,“每人每月最少收入也有四五千”。村民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集体经济也有了积累。
马庄全村原有耕地3000多亩,采煤塌陷地治理成为湿地公园后,村子成为生态观光旅游的热土。村里积极建成盛景庄园、两汉采摘园等千余亩采摘项目,并充分利用民俗优势资源,大力兴办农家乐、民宿、小吃街、购物街等项目,鼓起群众“钱袋子”。
“边上的潘安湖由矿坑变成了风景区,马庄村的文化符号在不断放大,老百姓搞民俗文化旅游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形成了良性循环。”孟庆喜说。
马庄村还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入200多万元对全村环境全面净化、绿化、美化;还为全村400多户改造管道,在太阳能沼气循环利用上开动脑筋,村民生产生活实现了绿色化。
“如果乡村振兴需要一双翅膀,一翼是产业富民,另一翼就是文化精神。”孟国栋说,经过近30年的探索,马庄村已形成“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不仅改变了乡村的精神风貌,塑造了奋发向上的马庄精神,而且让老百姓在富起来的同时,也文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