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视域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2018-03-26王美芸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学史作家文学

王美芸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慕课已然成为一种时髦的教学方式。慕课(“MOOC”)的英文全称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的、开放性的在线课程。从概念上看,慕课实际上是一种视频教学的手段,它通过影像,声音和图片的混合,使得授课的过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和形象化,使得上课的方式变得简便、自如、无时空的限制。胡大平在《希望的空间》译序中写道“在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环境中,随着以交通、通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人员、资金、信息在全球规模上的高度流动,生产、技术、资本、劳动力在全球空间的重新布局,阶级、生态、种族、国家以及其他政治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诚然,技术革命带来的全民理念的改变以及各种业态的变化,包括教育方式的革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使得教育在跨越民族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的全球化,交流的便利化和世界的共享性。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慕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譬如 Coursera、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等平台上都共享了大量优质课程资源,但这些教学资源如何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有效整合和对接,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专题性、实用性,是中国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而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传统性的学科,在全球教育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如何在立足本学科教学传统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技术加以推广,已然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也给当代教育带来了文化价值观、艺术观、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冲击。如何面对传统课堂与现代技术的冲突,如何运用信息革命改善有限的课堂教育,教师如何面对在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授课难度等等,凡此种种,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提出了多层面的挑战。

一、慕课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的影响

如今,慕课平台建设风起云涌,各类平台都纷纷引入各类专家、教授在平台上录制各种专业的课程。慕课自2012年兴起,至今已经成为各大教育平台重点推崇的形式。譬如MOOC平台在2018年10月就举办了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展播活动,目的就是为了网罗全国各高校的名师进驻平台授课,扩大慕课的影响力。很显然慕课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一种优势教学资源和手段,未来将会成为高校授课形式的主导。同理,慕课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带来诸种革命性的影响。

首先,作为传统的中文系课程,现当代专业课程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不外乎是通过文学史、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讲授来呈现一个完整有序的中国现当代史和文学风貌。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文学史和作品包括作家的接受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准备共同完成的。这种传统的现场授课方式,课堂的生动性与受欢迎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体的阅读视野和知识水平以及课堂气氛的调动能力。教师具有的知识储备,视野的开阔性,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度是决定一门课成功的关键。然而,任何一位教师个体的授课方式总是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慕课的出现,无疑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丰富而专业且多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短时间内在网络平台获得更多同专业专家的课程资料,及时习得更优秀的授课方式和经验。所以,慕课的出现实际上是有效便捷地推动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有助于一些具有示范性作用的优秀课程迅速得到推广。

其次,慕课的出现,实现了多元化学习的可能性。传统的课程学习,通常是在固定的场域和时间下由固定的教师教导学员完成。慕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这种封闭的授课模式,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而且,在传统的课堂,教师和师生的交流仅仅局限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而慕课平台常常会设置问题交流区,作业提交区,这种在线交流的方式实现了师生交流跨时空的可能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然而,慕课平台的出现,使教师容易习得更多经验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作为相对容易实现的网上学习模式,学生由于接触到同专业各种优秀的课程,反而会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慕课平台广泛推广的今天,教师该如何使课堂教学与慕课课堂区分开来?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面授课程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在慕课的制作过程中如何面对范围广泛、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都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再则,慕课的出现,是对教师技术能力的挑战。在慕课开始冲击课堂这一现实面前,更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积极利用和学习各种互联网技术。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掌握跨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使得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信息时代,成为优秀的教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有良好的专业底子,还要对现代的教育技术有全新的认识。教师要学会掌握各种PPT设计的手段,了解课程录制的技术过程,熟悉现当代课程需要的影视资料,并且借助这些资料构建优秀的慕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不仅仅如此,除了熟悉和掌握慕课技术,教师还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的慕课资源,有选择地将其引入课堂,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显然,慕课技术的出现,实际上对于传统的课堂形式、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充分认识到慕课技术的利弊,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二、慕课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课通常以微课程的形式呈现,将我们传统的45分钟的课程割裂成一个个 10 分钟左右的小知识点,这种碎片化的方式有效地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又能够使得学生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这种零碎的课程便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边角料的时间,因此慕课具有传统课程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但是这种全新的非常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在线课堂,同样具有其弊端,也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首先,慕课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其短小、碎片化的授课形式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的存在。以当代文学课程为例,慕课以十到十几分钟为一个小节,这么小的单元几乎只能讲清楚一个概念或一部作品。这种短小视频的好处是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迅速地掌握一个概念或了解一部作品。然而相伴而来的缺点是很难使得学习者全面地把握完整的文学史和作家。这种碎片化的、短小的形式容易让学习者形成零散的、单一的思维。如果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他们很难靠自己还原整个历史脉络。学习者可能对单一的作家作品有深刻的认知,但是很难对文学史有整体的认知,更难把这些作家作品的解读与完整的文学史相结合。学习者在这种片段式的学习中很难建构整套的认知体系和理论脉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他们建立完整的文学史知识框架。所以,慕课是有效且有益的授课形式,但是它最终只能是一种辅助的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

其次,微课的录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技术、人工甚至是经济成本。一门课程一旦录制成功投入使用,再修改起来就不是太方便。然而我们知道,特别是现当代文学这种纯文科的课程,随着时间推移、新理论的接受、新的资料的出现,一定会对作品和作家有更进步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可能会对原有的认知进行解构和推翻。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慕课传达的知识可能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而要重新修改慕课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这时候慕课的弊端就特别明显,它不如我们课堂教学面对知识更新来得方便与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技术的复杂性会影响我们理论的进步和新旧思想的更迭。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慕课更好地服务课堂,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点。

再则,慕课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场域,同样也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平台。慕课平台既有优秀专家的课程,一定也存在平庸的课程资料。而平台对于能够提交的课程并没有明显的约束和制约,对学习者更不会给予有序的学习指导和建议。从某种程度上说,平台鼓励各种观点、各种形式、各种思想的课程存在。为了学生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效或者是低效的学习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正确地选择慕课,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

因此,对于新兴事物的产生,我们既要积极利用其优点,也要理性面对其缺点,才能真正充分将其为我们所用。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慕课在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显而易见,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过程中,现代科技的出现为传统学科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了解慕课的利与弊后,在慕课视域下的现当代教学改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可以对文学史涉及到但是涉及得并不充分的作家做课程补充。慕课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课程模式,可以很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譬如,现代和当代专业的授课在正规的大学分别仅一学年,作为整个文学史的讲述,这个课时量是完全不够充分展示现当代文学的丰富性。教师线性地讲授历史的同时,很难专题性的展开对于一些作家,社团以及相关史料的辅助教学。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运用慕课这种短小便捷的授课形式来进行补充,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譬如我们现代史中的萧红——这位民国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在我们文学史教材上占的分量并不多,但是她又确实是民国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作家,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解读萧红,惯常的研究方式都是从她生平及创作出发。然而,萧红的解读还可以衍生出她和萧军等几位男性的情感关系对她创作的影响,包括导师鲁迅对她写作的影响。短短几节面授课无法充分地展示这个女性作家的魅力及其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分专题录制慕课来补充和丰满萧红的文学价值和女性形象,使得学生对于这位民国才女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文学史并没有提到,但是也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与作家作品,包括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史,文学作品和作家,我们也可以通过慕课的形式进行补充。戴燕在《文学史的权力》中提到,“作为一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国文学史’在将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始终是按照自己时代的意识形态和课堂教学形态,建构一套特有的经典系统和理论体系,养成一种特有的文学文本的阅读方式,并创造出当代对于过去历史的一种独特意识,从而融入到当代教育体制中去”。她谈到文学史在近代以来在大学的文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不过直到1950年代以前,它都还是因校而异,因人而异的。

1950年以后,这种个人主义的教学方式受到制约,教育部开始在大学的文科学系中推广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制度,而且通过行政的力量,调集各校中最有经验的专家来共同编写教材和教学大纲。

1980年以后,即使出现了个人写作的情况,但都有意无意地沿袭着某种集体话语。一种文学史的形成,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传播中国文学,文学史选择一类作家和作品入史,实际上就是将另一类作家作品放逐,必然牺牲了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局限了阅读者的思路和视野。

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外,我们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录制一些文学史并不收入的但也有一定价值的作家作品,补充文学史文本有限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新的阅读理论和新的批评意识。譬如,2018年10月,慕课平台评出了首届“中国最美慕课”一百门课程,其中获得二等奖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吕若涵教授带领的团队建设的课程《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就展现了地方文学史的特色。

该门课程介绍了近代到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的创作与思想动态,每个作家分为几个十分钟左右的慕课进行介绍,每个作家单元选择重点的作品进行解读,课程分别请对其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讲授,并且还设置了作业单元与互动环节,这种点线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串起整个福建近现代文学史的风貌,有效地填补了福建近现代文学史在教学上的空白,是对中国文学史多样性的补充。我们知道,在传统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无法穷尽整个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即使每个学校都相应地开设了选修课也不能完全弥补这个缺憾,而慕课平台的出则现有效地弥补了文学史文本的遗憾。我们可以在慕课平台上提交我们认为有价值的补充课程,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分享的课程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养分。

再则,可以利用慕课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无限的思考可能,使有限的知识课堂变为无限的知识海洋。虽然慕课平台给予我们更多的比较学习的机会,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在超星慕课平台上,光是中国现当代的课程就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提供相关视频:

学 校 讲授者 课程名称北京大学 陈晓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 刘勇 中国现代文学史暨南大学 洪治纲 新世纪十年文学观察北京大学 温儒敏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南京大学 王彬彬 中国文学经典

(超星慕课平台)

从简单罗列的几门课程可以看出,这些慕课资源既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解,又有大量相关专题性分析。不仅仅是超星平台,爱课程网站的国家精品资源也提供诸多名校名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这些课程也是对整个现当代文学史的介绍,但是在讲授上体现了专家们对于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分期的差异性理解。譬如李海燕老师在论文中就对这些课程做了比较:“武大、南师大侧重文学思潮和文学史的讲解,南大、苏大则注重专题,而现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的名称区别 则反映出主讲者或注重文学的现代性整体特征,或更看重现代和当代时期的文学差异。在文学史的时期划分上,诸多专家也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如苏州大学的朱栋霖先生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在晚清时期便已开始萌芽,现代文学的起始时间应是 1898 年左右。武汉大学的陈国恩先生则认为现代文学虽早在晚清便已初生,但真正开始的标志性时间则是 1917 年的‘五四文学革命’,而南京大学的丁帆先生将新文学起点定为 1912 年的民国元年。从知识侧重点来看,陈国恩着重讲述 20世纪 30 代文学,丁帆突出当代文学,朱栋霖在各个时期段平均着力,南师大谭桂林则将注意力完全投放在现代文学时期。”

超星和爱课程网站提供的众多相关课程慕课,全国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当代文学史,作家作品发表不同的看法,使得学生能够接受不同的思想冲击。然而,如何从这些丰富的资源选择有价值的课程其实是学生面对的重要问题。很显然,慕课平台提供课程的丰富性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导型,对于阅读和研究尚浅的学生来说,他们有时候并不能有效地利用慕课,反而会被慕课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观点弄得逻辑混乱。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像是引路人的指引,教会学生正确地利用慕课补充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更主动地梳理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廓清文学发展动态,更好地了解文学史发展全貌。

总之,在信息技术时代,慕课的出现确实对传统课堂的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们,应该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合理地利用慕课资源,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慕课平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文学史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