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8-03-26陈小龙叶持跃刘文生干青亚
陈小龙, 叶持跃, 刘文生, 干青亚
中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陈小龙, 叶持跃*, 刘文生, 干青亚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 315211
选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样本, 借助ArcGIS和GeoDA分析工具, 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解构分析。结果表明: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沿海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集聚显著。核密度高值区呈现“X”型的分布格局, 省域密度较高的省份总体上呈现出“→”型沿海沿江分布的空间格局。其中交通、环境差异与经济实力是影响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自相关; 中国
1 前言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界研究的重点之一[1]。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在生态旅游示范区中经过一定评判标准、优中选优后确立的, 以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 来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2]。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系统来提高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国内外对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研究主要集中在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模式的讨论。国外学者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区游客的出行、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决定因素进行模型研究[3]; 国内学者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学作为理论依据, 集中于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建设[4]、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5]、生态旅游开发[6-7]、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8-12]等研究。随着对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日益聚焦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估[13]以及示范区生态价值评估[14]等研究。已有研究多从示范区内部这个小的空间尺度进行研究, 未从宏观层面对示范区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因此本文搜集了2007—2015 年国家旅游局联合环保部公示的112 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数量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 探索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此补充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整个国家这个宏观层面研究的缺失, 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截止到2016年1月, 国家旅游局联合环保部总共公布了112 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中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官网(www.cnta.gov.cn),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地理坐标数据主要是利用Google Earth来进行获取。有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由多个核心主题景区构成, 对于其地理坐标取其旅游功能最突出的节点为代表。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样本, 采用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万中国地图(ngcc.sbsm.gov.cn)作为矢量地图, 应用ArcGIS10.2软件进行处理, 得到112 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现状图(图1)。
2.2 研究区域概况
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提出的分区方案, 把全国31 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分为八大区域, 分别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北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北), 东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上海), 南部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 黄河中游地区(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 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西北地区(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 统计表明112 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八大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
2.3 研究方法
2.3.1 最近邻点指数
图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现状分布图
表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八大区域的分布 单位: 家
Tab.1 Distribution of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of eight regions in China
2.3.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16], 可以用来分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省际尺度上的集中分布特征。其公式如下:
2.3.3 基尼系数
2.3.4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估计法是以探究区域内要素的分布密度在空间上的形态特征及变化来表达空间要素的分散或集聚分布状态[18]。其公式如下:
2.3.5 全局Moran’s I指数
全局指标主要用于描述某一属性值在某一观测时期内整个研究区域的分布状况, 并观测整个区域内是否存在空间集聚性特征[20]。其公式如下:
2.3.6 局部Moran’s I指数
局部空间自相关是用于计算局部空间集聚性并指出集聚的位置, 来探测空间异质性[21]。其公式如下: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3.2 空间分布均衡性分析
3.3 空间分布密度分析
3.3.1 核密度分析
采用ArcGIS10.2软件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进行核密度分析, 输出栅格大小采用默认值, 搜索范围根据生成的点数据, 计算出整个中国的数据点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221 km), 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经过实验后确定选取221 km, 面积单位选择平方千米, 人口字段设置分为为空值。其中图2表示人口字段设置为空值时的核密度分布图。核密度高值区呈现2 个核心: 其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另一是京津地区; 核密度中值区有三处: 一为陕西、河南与湖北交界处, 二为湖南与江西交界处, 三为重庆与贵州交界处。核密度低值区为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地区。总体来说,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 并在空间上基本呈现“X”型的分布格局。
图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图3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省域密度图
3.3.2 省域密度分析
通过图3可知, 省域密度分布差异明显, 省域密度较高的省份总体上呈现出“→”型沿海沿江分布的空间格局。依据省域分布密度情况, 通过四分法从高至低可将全国31 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类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密集型”, 其密度为0.41—6.5 个·(1×104km2)-1, 包括上海、天津、北京、海南、江苏、福建、浙江和重庆等地; 二类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较密型”, 其密度为0.21—0.4 个·(1×104km2)-1, 包括宁夏、河南、辽宁、江西、湖南、贵州、广东和湖北等地; 三类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稀疏型”, 其密度为0.12—0.2 个·(1×104km2)-1, 包括山东、吉林、陕西、安徽、广西和四川等地; 四类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最少型”, 其密度为0—0.11 个·(1×104km2)-1, 包括甘肃、黑龙江、河北、云南、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和西藏等地。八大区域以省域分布密度为依据可知: 高密度区域为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中密度区域为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 低密度区域为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
3.3.3 空间自相关分析
用GeoDA软件对省域密度数据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如图4所示。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分布的点是空间正相关的,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Moran’s I=0.3005, 说明这些省市区具有较大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并不是随机性分布的, 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具体来说其空间相关特征表明了省域密度分布较高的省市区趋向于与省域密度分布较高的省市区相邻, 省域密度分布较低的省市区趋向于与省域密度分布较低的省市区的相邻。大部分省市区位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 属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类型, 落在这两个象限的省市区存在较大的空间正相关关系。
图4 Moran散点
为了有效分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我国各省市区的空间分布状况, 利用GeoDA软件生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域密度分布的LISA聚集图(图5),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空间自相关类型。黑色表示高高聚集区, 表明上海市的密度分布和其周边省份分布的密度都较高; 棕灰色表示低低聚集区, 表明新疆、西藏、广东、海南和其周边省份的密度分布都较低; 深灰色表示高低聚集区, 表明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的密度分布高于其周边省份的密度分布。浅灰色表示低高聚集区, 表明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密度分布较低。原因在于上海属于我国长三角核心地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数量占优、经济实力雄厚、生态旅游需求高、市场潜力大; 新疆、西藏等地深居内陆, 省域密度分布少, 生态环境脆弱; 广东、海南等地由于区域间相互作用程度低, 对周边省份的吸引力不强, 空间集聚影响力较弱。浙江、安徽和江苏等地紧邻上海这个高高集聚区, 因此受到上海辐射效应的影响比较大。
图5 LISA聚集图
3.4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这样的空间分布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3.4.1 交通因素
本文以中国主要公路和铁路做缓冲区分析, 研究交通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格局的影响。以80 km为半径(通常情况下主要公路和铁路时速约为80 km)做缓冲区分析, 得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公路和主要铁路的缓冲区分布图。由图6和图7可知, 基于80 km搜索范围的主要公路缓冲区覆盖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107 个, 占总数的96%, 这表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周边公路交通状况良好; 基于80 km搜索范围的主要铁路缓冲区覆盖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99 个, 占总数的88%, 这表明大多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铁路交通优势明显。所以说, 交通是影响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3.4.2 环境差异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 被划分为3 个生态大区、13 个生态地区和57 个生态区[22]。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图与生态分区图进行叠加生成图8。由图8可知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I类)中数量明显占优,一共有93 家, 占总数的83.03%; 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Ⅱ类)和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Ⅲ类)数量上相差无几, 分别有中有9 家(8.04%)和10 家(8.93%)。总体上说,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空间分布上东南沿海多, 西北内陆少, 而且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受环境差异的影响比较大。
图6 基于公路缓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图
图7 基于铁路缓冲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分布图
图8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生态区划上的分布图
3.4.3 经济实力因素
由于生态系统不一样, 不同类型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评定时具体的指标也是不一样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时的具体指标有四大类: 生态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传统文化保护和基础设施。因此这四大类具体指标的完成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好坏与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GDP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中各省市区统计部门2016 年的GDP总量和本文分析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域密度得到图9, 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一些地区GDP总量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省域密度值排名靠前; 一些地区GDP总量越少, 经济实力偏弱, 省域密度排名相对靠后。说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关。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型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核密度高值区呈现“X”型分布格局, 省域密度较高的省份总体上呈现出“→”型沿海沿江分布的空间格局。八大区域依据省域密度分布可知: 高密度区域为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中密度区域为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 低密度区域为东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
2)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并不是随机性分布的, 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聚集性。省域密度分布较高的省市区趋于和省域密度分布较高的省市区相邻, 省域密度分布较低的省市区趋于和省域密度分布较低的省市区的相邻。
图9 2016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域密度与各省市区GDP
3)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分布是交通、环境差异与经济实力等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2 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呈现了集聚型的空间布局。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不妨可以去探讨其空间分布是否合理。总体来说, 现阶段的这种分布格局, 从侧面也反映了我国各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 其空间布局与其当地的交通状况、环境差异与经济实力是相符合的。不过就整个国家层面来说, 全面发展、均衡分布才能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有效保护与利用。集聚型的分布格局表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起步早, 自2007 年就有了第一家。2008—2012 年里, 先后制定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细则、管理规章等相关规范文件。直到2013—2015 年, 在这三年时间了发展三批(111 家)。由于时间跨度不长加上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数量有限, 其时间演化特征不明显, 因此本文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今后研究中, 随着时间的推进,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不断增加, 可以通过时空格局演化来分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规律, 这样一方面可以全方位的推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促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生态教育示范作用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卢小丽, 武春友, HOLLY D, 等.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 2006, 21(2): 56–61.
[2] 程道品, 何平, 张合平.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 2004, 24(2): 28–32.
[3] ROMÃO J, NEUTS B, NIJKAMP P, et al. Determinants of trip choic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an eco-tourism destination: a modelling study on the Shiretoko Peninsula, Japa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4, 107: 195–205.
[4] 张跃西.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07, (11): 143–146.
[5] 李泓沄, 储德平. 社区与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以福建梅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11): 1393–1396.
[6] 刘俊清.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9): 140–144.
[7] 何方永. 中国西部省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4): 189–194.
[8] 阳国亮, 乔海燕, 李莉. 循环经济型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开发模式构建——以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9(4): 1–4.
[9] 章牧.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模式研究——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C]∥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235–239.
[10] 张静雯. 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研究——以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J]. 旅游纵览刊, 2014, (9): 195–196.
[11] 李炎.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J]. 思想战线, 2000, 26(5): 82–85.
[12] 陈国生. 论江口鸟洲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思路[J]. 经济地理, 2003, 23(6): 854–858.
[13] 徐佳. 阿斯哈图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10): 197–202.
[14] 金燕, 钟家雨.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价值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以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4): 203–207.
[15] 申怀飞, 郑敬刚, 唐风沛, 等. 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2): 179–183.
[16] 吴丽敏, 黄震方, 周玮, 等. 江苏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 经济地理, 2013, 33(8): 158– 164.
[17] 丁蕾, 吴小根, 马劲松, 等. 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经济地理, 2015, 35(12): 209–215.
[18] 李细归, 吴清, 刘大均.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 热带地理, 2014, 34(3): 422–428.
[19] 王法辉. 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 北京: 商务印书社, 2011: 49–56.
[20] 徐建华. 地理建模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84–92.
[21] 孟德友, 陆玉麒.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农民收入区域格局时空演变[J]. 经济地理, 2012, 32(11): 105–112.
[22] 傅伯杰, 刘国华, 陈利顶, 等.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 生态学报, 2001, 21(1): 1–6.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in China
CHEN Xiaolong, YE Chiyue*, LIU Wensheng, GAN Qingy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as a sample, and uses ArcGIS and GeoDA analysis tools to deconstru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space, and the coastal areas and some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gather significantly. The high density region of nuclear density show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X" type. The provinces with higher regional density show a spatial pattern of "→" coast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Traffic,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and economic strength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China
F590.3
A
1008-8873(2018)01-171-07
2017-03-17;
2017-06-01
东南沿海地区生态型村镇社区与小康住宅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J10B06-01)
陈小龙(1993—),男, 湖南衡阳人, 硕士, 在读研究生, 主要从事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E-mail: 18892626759@163.com
叶持跃(1960—), 男, 浙江湖州人, 硕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 E-mail: yechiyue@nbu.edu.cn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1.023
陈小龙, 叶持跃, 刘文生, 等. 中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 37(1): 171-177.
CHEN Xiaolong, YE Chiyue, LIU Wensheng, et al.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otype-zone of Nation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in China[J]. Ecological Science, 2018, 37(1): 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