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全域水城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3-26王春华
王春华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素有“江北水城”的美誉。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2017年,提出推进“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实现河湖相连、水系相通,打造全域水城。
1 建设全域水城的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全市“五横六纵”骨干水系,通过工程措施,实现“互连互通”“库河同蓄”“五水统筹”的全域水城格局。其中,“五横六纵”,指聊城市域内基本呈东西走向的五条主要河流,包括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河和六条南北纵向主干河渠,包括彭楼干渠、位山干渠、南水北调干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京杭运河干线;“互连互通”指通过规划建设的连通工程实现聊城市主要河渠的互连互通;“库河同蓄”指充分利用平原水库、河道槽蓄作用,拦蓄雨洪水;“五水统筹”指通过水系连通、平原水库、河道拦蓄等工程,实现聊城市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金堤河水、漳卫河水等五大水源的统筹利用。
2 建设全域水城的现实意义
“全域水城”是聊城市近年来在古运河改造,江北水城打造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的一个符合本市人文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方案。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立足聊城“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根据聊城“五横六纵”河湖水系的特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农村,按照“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的总体思路,建立起集防洪除涝、雨洪利用、生态景观多功能于一体的聊城生态水系大格局。另外,结合堤防建设滨水大道及沿岸景观,改善沿河地区交通条件和景观风貌,将主要河道建设成为风光秀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带。
3 主要工程措施
3.1 以河代库蓄水工程
建设河道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与生态河道、景观河道相结合,充分发挥河道拦蓄、蓄渗雨洪的作用。建设系列水系连通工程,发挥连通工程互通互济,优化调配的作用,为雨洪资源利用和防洪排涝提供顺畅的通道。规划的工程主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河、金堤河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的11座拦河闸坝;徒骇河(潘屯上游段)扩挖;马颊河水库和扩挖治理。
3.2 以堤代路滨水大道工程
建设徒骇河、马颊河、位山灌区三干渠、彭楼干渠滨水大道工程,徒骇河、马颊河采取交叉口下穿方式建设沿河快速通道。其中:徒骇河拟规划建设莘县城区至高唐G308大桥全长80km的双侧滨河大道;马颊河拟规划建设莘县张庄渡槽至高唐G308大桥全长105km宽12m的双侧滨河大道;三干渠拟规划建设周店至临清全长72km宽12m的单侧滨河大道;彭楼干渠拟划建设莘县樱桃园至冠县乜村G106全长70km、宽12m的单侧滨河大道。
3.3 水系沿岸景观工程
建设滨河大道生态绿化工程以及金堤河湿地旅游开发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净化河流水质,并发展沿河牧业和旅游经济,发挥供水、防洪、生态、经济的综合效益。针对各个水系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规划:徒骇河打造“百公里花田彩堤骑行风光带”,马颊河打造“百公里滨水田园自驾游风光带”,位山三干渠打造“生态水岸、多彩长廊”,彭楼干渠打造“多彩生态景观绿廊”,漳卫河打造“一河两岸、三省相望、生态纽带”。
4 建议
4.1 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发动工作
广泛开展全域水域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全域水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倡导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公众对全域水城建设意见和建议的反映渠道,组织开展涉水群体活动,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提高群众投身全域水城建设、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加强水文化建设,强化水文化研究,不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聊城水文化,建设一批水文化载体。大力倡导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全域水城建设的浓厚氛围。
4.2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机制
全域水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工作合力。成立聊城市全域水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市大督查落实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大对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督导检查力度,及时调度,随时抽查,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对全域水城建设工作负总责,严格按照市里的安排部署落实任务目标。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要强化大水城观念,树立水生态文明意识,坚持全市一盘棋,接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明确任务,勇于担当,积极主动,配套联动,抓好落实,捏指成拳,协同共进。
4.3 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搞好规划引领。组织编制《聊城市全域水城总体规划》,同时,根据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专项规划,将总体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通过编制总体规划,推动水利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融合,推动中心城市规划和各县(市、区)城市规划的融合,推动龙脉、蓝脉、路脉、绿脉和文脉的融合,推动水体水道多种功能的融合。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之中。制定的总体规划作为上位规划,要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远性,同时,对下位规划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在工作中,要根据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的计划,一步一步把蓝图变为现实。
4.4 进一步凸显水城特色
水城是聊城市的名片、特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支撑性、中坚性力量。全域水域的载体是水,主体是水,工作的重点是做足做好水文章,做强用足水优势,要突出“水”这个主体,做好“蓄水、享水、治水”文章。“蓄水”是在河道的关键节点尤其是下游边界,建设闸坝结合的水利节制设施,清理开挖河湖沟渠,增建湿地、水库,尽量扩大水面,增加蓄水量,相邻的河湖沟渠能连则连、能通则通,形成水网水系,增加水体水道功能。“享水”就是享用水,要引水入城、入镇、入小区、入农村,根据水体水道的功能确定修建性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尽量保持原生态,开发亲水空间,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用水。“治水”就是治理水污染突出问题,提高水环境质量。要实施截污工程,禁止污水直排进入河湖,要及时做好河湖沟渠清淤工作,在做好水的同时,把其他要素如路、树、绿化、美化、水上交通等结合起来,同特色景观、文体活动等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同旅游、商业、观光农业等经济业态结合起来,实行综合整治和开发,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价值,达到“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