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2018-03-26

山西建筑 2018年9期
关键词:立管管内水流

雷 国 柱

(贵州省遵义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遵义 563000)

1 对建筑屋面雨水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关于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的讨论由来已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时期的设计规范,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放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然而,对于建筑屋面设计,尤其是大跨度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根据现行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第4.9.26条提出:“雨水排水管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力流排水系统多层建筑宜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高层建筑宜采用耐腐蚀的金属管、承压塑料管;2)满管压力流排水系统宜采用内壁光滑的带内衬的承压排水铸铁管、承压塑料管和钢塑复合管等,其管材工作压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产生的静水压。用于满管压力流排水的塑料管,其管材抗环形外压力应大于0.15 MPa。”

根据本规范的条文解释:“屋面设计排水能力是相对的,屋面溢流工程不能将超设计重现期的雨水及时排除,屋面积水,斗前水深加大,重力流排水管系一定会转为满管压力流。因此,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管材宜采用承压塑料管和耐腐蚀的金属管。”另外,结合现行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对高层建筑雨水管的有关规定,可以将其重点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随着斗前水深加大,重力流管系会转化为满管压力流。2)高层重力流雨水管承压能力应大于建筑物净高产生的静水压。3)高层建筑雨水管可采用排水铸铁管、承压塑料管或钢塑复合管等。

规范做了上述规定,但是有两个问题业内尚存争议,实有探讨的必要:1)随着较为常用的87型屋面雨水斗斗前水深加大,原本作为重力排水的重力流管系,是否一定就会转化为满管压力流。2)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管管材的承压能力是否需要根据建筑高度确定。

结合第一个问题,笔者曾多次在暴雨季节,对本地区一些高层建筑外排雨水管道进行现场观测,根据笔者在现场观测时的直接感受,当屋面排水天沟存在一定程度积水的时候,雨水立管在室外散水的出口处(水簸箕处),水流并不是连续的,基本上属于汽—水两相流,不时伴有水塞出现。

对多层或高层建筑屋面雨水而言,国内、外虽然做过一些雨水立管的模拟排水实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指导建筑雨水排水设计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关雨水立管内部的水流状态的判断,以及建筑雨水立管的水力计算模型的选择等,从目前来看,还缺乏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首先,当屋面天沟出现一定程度的积水,雨水立管的排水能力达到饱和。那么,在极限状态下,雨水立管内部的水流,是断续流,还是连续流,还是如现行设计规范所说的满管压力流。另外,是否可以沿用水力学的能量方程,能量方程是否适用于建筑屋面雨水立管,如果不适应的话,是否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测试,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建立适合建筑屋面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模型或经验公式。

从目前来看,对于雨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分析,大多仍然参照水力学的能量方程。但是,如果按照能量方程进行分析,根据《水力学》的有关理论,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应用的前提条件,流体必须为连续流。换句话说,只有当雨水立管内的水流为连续流的时候,方可使用伯努利方程进行计算。反之,如果管内流体不连续,则不能使用伯努利方程。

2 对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的理解与分析

随着大跨度建筑屋面越来越多,如高铁站、机场航站楼、大型会展中心等。此类建筑屋面的雨水排水系统,较多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那么,就以屋面虹吸雨水系统为例,根据国家现行设计规程的有关要求,需要采用专用的虹吸雨水斗,从而减少或杜绝空气掺入;另外,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的悬吊管(雨水横干管)可以不设坡度,根据虹吸需要,调整不同管段管径,采用伯努利方程进行计算验证(这一点与传统的多头悬吊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统不同。多斗悬吊的重力式雨水排水系统,其悬吊管需要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从而满足重力排水需要)。那么,当采用虹吸雨水系统的时候,既然计算采用伯努利方程,管内水流状态必须满足连续流这么一个水流状态。然而,如果管道内为满管连续流的话,那么,受连续水流影响,雨水管道内势必处于正压装填,其虹吸,或者说负压,又是从什么地方来。要想形成负压,管内水流必然是不连续的。换句话说,只有当管道内水流处于不连续的状态,前后水流流速不同,方可在管内呈现出负压状态。此外,早期的虹吸雨水排水系统,曾经出现过由于管内负压超出管道的承受能力,造成HDPE虹吸雨水管道被吸扁的案例。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设计采用HDPE雨水管道时,有意识的提高管道的环刚度。也有的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或者薄壁不锈钢管道。

另一方面,还可以做个假设:假定某高层建筑雨水管,在出现暴雨的时候,管内水流从重力流状态(非连续流,或称水塞流)转化为满管压力流(连续流)。根据水流连续性方程,Q=A0V0=AnVn(假设A0和V0为雨水立管顶端过水断面的面积和流速,An和Vn为雨水立管内任意高度过水断面的面积和流速)。由于雨水立管管径通常情况下是不变的,那么,管道内任意高度的水流断面的流速也应该是一样的。如果能量方程适用于屋面雨水立管计算的话,那么,雨水立管的高度将直接影响到立管出口处的管内流速。那么,立管顶部的流速(V0)该由谁决定,立管顶部水流的能量又由何转化而来。

水力学的有关公式或方程,多为经验公式,或理想状态下的理论推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有其严格的使用前提。早些年,国内实验条件比较简陋,缺乏一定高度的排水试验塔。如今,实验条件大为改善,国内已建起多座从几十米到一百多米高的排水试验塔,如湖南大学的排水试验塔、山西高平的泫氏排水试验塔、广东东莞的万科塔等。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排水试验塔主要用于开展建筑生活排水的有关实验。试想,如能利用这些实验设施,在原有的试验基础上,增加一个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较为常用的87型雨水斗(或其使用一些专用的虹吸雨水斗),根据不同的雨排水系统,结合市面现有排水管道材质(如PVC-U,排水铸铁管,球墨铸铁排水管,HDPE管,薄壁不锈钢管,PP管等),开展一些雨水排水实验,验证不同的管道材质、不同的雨水斗安装高度,最大泄流量(排水量)究竟怎样,有什么变化规律。此外,也可以测试最大排水状态时管壁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正压或负压),以及立管内部出现最大压力的部位,立管内部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管材的选用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定。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针对伯努利方程是否适用于屋面雨水系统计算的问题,建议充分利用国内现有不同高度的排水试验塔,开展一些雨排水实验,研究其变化规律,补充完善现有设计规范。

猜你喜欢

立管管内水流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能俘获光的水流
脱硫废水浓缩系统中烟气蒸发器的管内模拟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上倾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实验研究
常见高层建筑物室内给水立管材质解析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The Power of Integration
海洋立管湿模态振动分析
腕管内原发性腱鞘结核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