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浅析
2018-03-26袁清坡
袁 清 坡
(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土规划局,湖南 长沙 410205)
1 背景
历史地名及历史文化街巷名称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信息丰富的特点,延续了千百年的情感,对传承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到要“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规划建设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新增长极的湖南湘江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来说,如何在开发建设中有效做好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工作具有广泛示范意义。
2 新区概况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湖南湘江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新区位于长沙市湘江以西,包括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市部分区域,核心区域为岳麓区的岳麓街道等15个街道、望城区的喻家坡街道等8个街道以及宁乡市的金洲镇,覆盖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和望城经开区3个国家级园区,宁乡高新区和岳麓高新区2个省级园区。2017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208.85亿元,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173.1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 313.37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14亿元,同比增长14.8%。
3 新区主要经验做法
3.1 以历史地名保护为载体,落实“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根据国务院批复,新区“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中包括“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重点片区开发过程中,以历史地名为载体,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落实新型城镇化理念:
1)在城乡规划编制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名命名的规划内容,从城市建设的源头上,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在规划道路命名中,要求充分考虑片区定位和当地历史地名文化特色。2)在重点片区开发中,原则上采用历史地名定位片区名称。比如梅溪湖、洋湖、大王山等重点片区均具有原汁原味地方特色,可识别度高。
3.2 以历史地名为特色,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保护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在新区范围内老旧城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对历史地名与历史文化街巷名称等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麓山南路综合整治项目,承载着省、市政府、沿线学校师生、周边区域居民的热切期盼。从项目最初的概念方案、规划设计、标识标牌到施工建设,全程充分吸收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中南大学老校门、湖南大学民主村以及湖南师大二里半和老校门等重要节点均以原历史地名为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的基础,形成了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共识。
3.3 以重点区域为焦点,实现历史地名的区域化整体保护
国家级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是融湖湘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等悠久丰富的多元历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山水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重新梳理、进一步挖掘后,风景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达到二大类、七中类共164个景观单元。在编制新一轮《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提出各类景观单元要以原历史地名、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区域化整体保护。
3.4 以历史地名为符号,赋予其新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挖掘历史地名的文化历史,充分融入城市开发建设中,使历史地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原坪塘大道是连接长沙与湘潭的重要主干道,因古潭州是隋朝至明朝时期州治或府治长沙的古称,辖长沙、湘潭两地,为了尊重历史文化,故将原坪塘大道更名为潭州大道,体现历史老地名的新价值。
3.5 以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保护为抓手,实现历史地名的永久性保护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文化街巷是承载历史地名的物质基础,离开对历史文化街巷、街区物质实体的整体保护,谈历史地名、历史文化街巷名称的保护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对历史文化街巷按“修旧如旧”模式进行总体整治规划和建设,才能实现对历史地名的永久性保护。白沙液街是新区范围内岳麓区的唯一一条历史老街,根据规划要求,将打造成一条具有历史文化记忆、凸显旅游优势、连接溁湾镇和西湖文化园的全新“老街”,使老街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历史地名的永久性保护。
4 进一步加强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工作的建议措施
4.1 做好顶层设计,体现新区特色
编制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近期、中期、远期保护目标,做好保护工作顶层设计。通过编制总体规划并对外公示发布,以政府正式文件形式把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另外,结合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开发建设重点区域的特殊区情,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基本原则,处理好新城建设和历史地名、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工作的关系,充分体现新区特色。
4.2 详细梳理、制定保护名录,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了让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对新区城乡地名进行全面普查,详细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广泛动员开展现场调查、查阅相关文史资料、寻访当地人士等方式,汇总整理后建立新区的地名资料库;另外,通过科学分类、专家评审、系统评定、对外公示等程序,制定新区地名保护名录,实施精细和精准化管理。
4.3 科学制定城乡地名
通过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以凸显新区文化特色的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名录为基础,纳入新区开发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另外,出台相关地名命名及审批管理办法,规范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程序。充分考虑新区快速城镇化项目建设对地名、路名的巨大需求,严格落实对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要求,维持新区的城市文化特色与广大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4.4 建立健全地名保护监管制度
建立新区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保护管理机构,履行相应保护、监管职责。在新区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优先保留、延续使用原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摈弃、废止原址地名。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适时复活、启用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历史地名。同时,对部分极具历史价值、文化厚重的历史地名,采取设立保护标识的方式加以保护和宣传。
4.5 提升全民保护意识,加强保护宣传力度
为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地名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新区官网、官微、报纸等不同渠道以及举办摄影比赛、设计方案征集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让新区广大居民了解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的来历和发展背景,增强人们了解地名文化历史、学习地名相关知识、参与保护地名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对已消失和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通过挂牌展示、立碑纪念、广泛宣传等方式,向广大居民简要描述历史地名和历史文化街巷名称的来历、意义及历史演变等情况,重新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