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3-26

四川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填方农田水利定额

, ,

(四川华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西昌,615000)

1 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特征不够详细

造价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成本控制最重要的节点,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这个阶段由于其自身特点又难以控制。以四川省为例,首先地形方面就有很大差异,这使得施工环境也大相径庭。目前,虽然农田水利工程也实行的是清单报价,但项目特征这一栏的描述并不像房建市政等其他工程那么详细,有些甚至没有。而且目前招投标市场很少有组织现场勘查的,这使得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环境并不了解,在投标报价方面就会有很大差异。以挖填方来说,清单多以投标人自行考虑项目特征,然而中小型农田水利由于环境约束,比其他工程复杂,到底是以人工为主还是机械为主,还是二者以多大比例结合这些都无法从招标资料中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而挖填方在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又占据不小的部分,若偏差较大会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严重问题。四川省山区多,地质情况复杂,有些地区可能牵扯到爆破等特种工作,这些可能只有进场施工后才能发现。然而在招投标中,许多工程均为不可调整单价,设计变更签证困难,这也会使得施工企业在造价中偏离成本价太多又无法变动进而造成施工企业巨大经济损失。

1.2 定额体系不完整

定额体系不完整的问题根源还在于中小型农田水利的施工环境差异太大引起的。它不像土建项目那样比较统一,大同小异。由施工环境决定了其施工方案灵活多变,例如平原地区的挖填方和丘陵山区的挖填方肯定是不一样的,地质情况也决定了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存在差异。因此在编制投标清单过程中,选取哪些定额成为一个难题。有些必要的施工工艺甚至在给定的编规定额中无法找到,这会造成施工企业进场施工时无法找到施工依据。目前市场行情是计价分离模式,现场签证困难,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困难,而前期勘察设计也比较模糊。因为农田水利规模较小,许多清单项目都很粗略,因此,施工企业进场施工后很容易遭受经济损失。投标时编制清单又无法找到适配定额,这在造价上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为是敞开式施工,容易受到天气影响,施工环境瞬息万变。勘察设计又是一个长期过程,等到招标清单编制好进入招投标阶段时,离最先的勘察阶段又隔了较长时间,这使得企业在投标造价过程中,无法从套用定额中达到调适的结果。例如旱季雨季,冻土淤泥,这些特殊环境所应适配的定额目前还无法细化到较为精确的地步,虽然计价软件中可以选择大体施工环境,但是具体到单位单项工程时,还是不够精确,这在施工中差异其实是较大的,成本差异也就很大。现阶段无论是国标定额还是地方编规,更新速度太慢,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定额体系太过单一,划分太粗,无法适配到各地具体情况。

1.3 信息价更新太慢,不完善

投标过程中,造价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工料机的价格选取。目前市场情况是,必须采用招标资料中规定的某月的市场信息价,而且中标后不可调整。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实是个很大的难题。如前所述,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必要的时间很长,等到了招投标时,给定的市场信息价已经不适用于当前阶段。而且投标报价是个超前估算的过程,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无法准确预计价格走势,这对于成本控制是个很大的风险。以水泥为例,各个县的价格差异还是挺大的。而且中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地点多不在县城镇,许多偏远山区可能只有县上的水泥砂石价格或者根本就没有信息价,这对于不是本地企业的单位来说,造价是个难题,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当然也不可能大面积使用单价可调整,这会使得施工企业想尽办法变更单价造成政府损失。这个问题使得信息价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确与完善。

1.4 造价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总体来看,水利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造价人员只懂得根据仅有的模糊的项目特征来套用基本定额,而无法根据工程特点来调试,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水利工程不比土建工程,它的施工复杂多变,受影响约制的因素太多,这使得它对造价人员的要求较高。造价人员在编制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控制。目前,造价人员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1.5 造价软件过于单一

当前市场上,各地均有通用的几个造价软件,然而这些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更新太慢。现代科技发展较快,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不断推陈出新,施工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这些在造价软件上很少体现出来。虽然编规定额更新较慢,但是软件在其更新之后做出的调整更慢,这经常使得造价面临着不符合新编规新国标而废标的危险。其次功能较为单一,水利软件不像房建软件那样功能齐全。而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清单量有时较大,重复项目多,如何使软件有效提高造价效率也是待解决的问题。

2 解决对策与方案

2.1 提高勘察精度

造价的依据是前期的勘察工作。对于一个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签证在所难免,然而不可能所有都能签的下来。这就要求造价人员要能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减少因勘察不到位引起的变更带来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2.2 完善定额体系

完善定额体系对实现中小型农田水利的造价控制是很有必要的。现实中有许多定额无法适配当前造价需要,引起较大的成本误差。定额体系应当跟随潮流不断完善,补充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以满足市场需要,许多新技术和施工机械化能为施工企业节约不少成本。

2.3 加快更新信息价

信息价是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提供的信息价太过滞后,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成本,而且信息价的来源太过单一,有些甚至差异过大,当清单中量增大之后,中间巨大的价差只有施工企业自己承受,这对于招投标市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信息价的覆盖面太过狭窄,而中小型农田水利多在不是县城镇的地区,或者偏远山区,这些地方很少能找到适配的信息价,因此,应该加大信息价的覆盖范围。

2.4 提高造价人员素质

现代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带来了诸多新材料、新工艺,作为编制概预算的造价人员,应当跟随市场潮流,理解运用这些改变,有效地节约成本,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也应当定期组织造价人员学习交流,特别是当新编规国标出来之后,更要深入探讨学习,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带来废标的后果。然而目前普遍情况是,先把标中了再来做工程,前期对如何编制造价文件重视不够,按经验报价,后期签证变更困难,计价分离模式使得企业根本无法做下去。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5 加快开发造价软件

当前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造价普遍能在软件中实现,然而软件功能过于单一,无法跟上市场需要,这严重影响造价工作的效率,而且没有吸收新工艺、新材料,精度也得不到保障。加快开发造价软件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造价软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要。

3 结语

总的来说,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价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管对市场、施工企业还是政府都是有利的,它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成本利润,间接影响施工质量以及完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各方面都需要对其进行认真探讨,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推动中小型农田水利市场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填方农田水利定额
公立医院零修工程预算与定额库编制问题探讨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