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外向发展战略创新

2018-03-26刘健桂

成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外向国际化

刘健桂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来宾 546199

新的转轨变型,对主要在国内市场进行产供销循环的企业也具有普遍意义。因为,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由于市场经济和外向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企业优势的重新组合以及市场格局的剧变。各类企业都不可能也不应回避国际市场,而应当主动地研究国际市场,根据自己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市场、国外客商建立各种联系,掌握国外需求的具体情况,找到自己在新的外向型经济整体格局中的位置,以获得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新的转轨变型,将要求企业在多方面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和创新。

一、在经营思想上,从市场竞争意识的树立转变为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化

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而国际化经营则要参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因此外向开拓的企业在观念上需要发生一系列转变,进一步破除小生产的狭隘封闭思想,树立国际化的新观念,学习和掌握参与国际竞争的“共同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把经济向国际化方向推进。具体地说:

首先,要强化国际化的市场观念。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和竞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只能适应市场,服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决策。

其次,要强化国际化的竞争观念。国际竞争是严酷的,优者胜,劣者败。企业应当通过竞争,滚雪球式地扩大生产。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应当提倡从以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转为以优质产品和服务、高效率的工作质量和技术进步作为竞争之本,坚持客户至上,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不应当通过抬价收购、削价竞销取胜,这样将会引起国际市场的过度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报复。

第三,要强化国际化的利益观念。参与国际市场,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创造财富,参加者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这绝不是一方“完全得益”,另一方“完全吃亏”的事。因此,只有“肥水”互流,才能创造更大的全面效益。

第四,要强化国际化的比较效益观念。企业应当从国际市场范围内进行效益比较,尽可能追求国际市场平均利润率以上的利润,获取尽可能多的外汇收入。因此,外向开拓企业应当建立一套新的包括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效益核算系统,并通过比较,确定国际竞争目标。

二、在经营目的上,从产品在国内的适销对路获取经济效益转变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获取尽可能多的外汇收入

外向开拓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生产活动以市场调节和满足国外订单需要为主,产品销售以国际市场为主,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赚取尽可能多的外汇,谋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作为财富创造者和纯经济组织,如果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和外汇,就难以在外向型经济的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三、在经营范围上,从国内的生产、流通领域转变为面向国际市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外向开拓企业应当把国内国外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从全球性的观点出发进行经营,从事多渠道、多口岸、多方位、“蛛网式”的国际化经营活动。这样,企业可以从各国不同的利率和税收中得到好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获得比较利益,降低换汇成本,提高利润率,还可以绕开贸易壁垒,有力地带动商品出口。

四、在经营风险上,从承担一般生产经营型企业的风险转变为承担国际竞争风险

国际市场的巨大风险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有些是难以预见的。过去,国营的外贸企业群就像一道防波堤,切断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直接联系,减少了国际市场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冲击。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将有更多的外向型企业直接参加国际市场的角逐,接受国际竞争的检验。因此,企业在经营和生产安排方面应具有适应性强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五、在经营机制上,从适应国内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转变为适应国际竞争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营机制

企业内部的计划、决策、信息、反馈机制必须大大加强,决策的准确性与决策效应的透明度必须大大提高。企业应当通过自身的原材料供应、商品销售、售后服务过程,通过企业的情报网络、国际情报信息中心、有关咨询机构等各种渠道,把触角伸向市场的各个角落,捕捉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并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企业计划与决策的依据。

企业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也必须加强。由于国内外市场存在着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现象,特别是国际市场波动十分剧烈,这就要求外向型企业在谋求自我更新、改造和自我发展的同时,具有充分发达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

六、经营组织上,从分散经营、内向型的联合经营转变为外向型的联合经营、集约化经营、规模经营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从中小企业之间转移到垄断集团之间,我国要步入国际经济舞台,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将创汇农业、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技术产业联结起来,优化组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和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是企业转轨变型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形式上看,外向企业集团在现有的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必定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以出口名牌产品为核心的专业化集团,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以一个或几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构成的多出口主导产品、全方位对外的或高新技术开发集团,以贸工农为“链条”构成的农副产品出口生产集团,以科研、外贸、金融、生产、服务等企事业单位构成的一体化的综合集团,以及各种类型的跨国公司(我国有中国化工进出口集团公司)等等。从其他的角度来考察,还可以分为紧密型(资金或技术入股、利益共享、实行资产一体化的股份制关系)、半紧密型、松散型(契约式的固定协作配套等伙伴关系)及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等方式。

七、经营战略上,从国内市场导向转变为国际市场导向

体现在产业结构战略方面,应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目前我国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由于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二次产业调整时期,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正逐步流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生产。而我国具有劳动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加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出口。在这方面,乡镇企业是一支主力军。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在发展低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必须有重点地通过若干大企业集团和几个大城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即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否则外向型经济难免有始终被人拖着跑的危险,中国就永远不能成为技术经济大国。

体现在产品结构战略方面,应当由低档次、初级品为主转向高档次、深加工为主。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改变国货形象。这就要把国内的国颁、部颁、省颁标准生产变为按国际标准生产,不能满足于获得国优、部优、省优称号,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来设计、制造产品,不断改进产品的品质、花色、式样,不能沿袭国内的“产品一贯制”;要注重产品的后处理、包装、装潢,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体现在经营结构战略方面,应当由单一的经营转向多种经营、综合经营。现代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品流,而且包括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综合交叉。因此,单一经营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应当促进我国企业从单一形式的商品贸易转向多种形式的开拓经营,从工、技、贸相互脱节转向生产、经营、科研、金融、信息等经济活动多层次、多样化地有机结合,以缓冲和吸收国际市场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八、经营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管理转变为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现代管理

外向开拓型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与国际竞争要求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的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制度,培植国际化的“小气候”,在企业内部鼓励竞争、选择,增强应变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主要由外国专家管理。企业管理方法还应随着其所处的国际环境的不同而加以改变。管理方法的国际化可以带来管理手段的进步,带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管理经验与知识,带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外向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