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哲学反思与伦理建构
2018-03-26王转转沈永福
王转转,沈永福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因经济快速发展而积累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问题的考量,人们开始反思如何面对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升到制度层面。党的十八大率先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完善并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提出要“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载体。但“美丽中国”不单单局限于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其意蕴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小康社会”[2]。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建构
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三种文明形态恰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呈现: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加上认知受限,人们只能通过采集、狩猎等方式从大自然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农业社会阶段,青铜、铁器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能力提高,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抢夺霸占;工业社会阶段,随着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开展,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控制了一个又一个自然力,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经水草丰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反映,三江源地区有的县,三十多年前水草丰美,但由于人口超载、过度放牧、开山挖矿等原因,虽然获得过经济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湖泊锐减、草场退化、沙化加剧、鼠害泛滥,最终牛羊无草可吃。”[3]13-14这一系列生态恶化都在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反观中国社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所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生态破坏,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关乎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突出民生问题。根据《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数据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可利用天然草原90%存在不同程度退化等[5]。这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向污染宣战,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政策密度推动绿色转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5年来,一大批生态领域的沉疴顽疾得到清除,一系列困扰百姓生活的环境难题得以破解,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也可以明方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也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周礼》中记载:“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7],“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8]。道家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不能主宰万物,应该像自然一样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151同时,道家还推崇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9]295孔子也赞成天道自然无为。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0]165他还赞成尧舜效法天道自然。“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10]96“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0]148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0]185荀子也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11]128从最初生发有时到后来的“与物同体”,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由最初的“禁发有时”上升到了“天人合一”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对自然界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自然生产活动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需求外,还要提供满足人们绿色诉求的生态环境。为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节水用品和绿色环保家具、建材等,推广绿色低碳出行,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再生产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3]122其次,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3]32河西走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就是最好的例证。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指导原则,它需要当代人及子孙后代一代接着一代,弛而不息,才能为人的生存发展留下天蓝水清的优美环境。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99因此,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施行严厉的惩戒,提高违法成本,拉响全社会生态保护的警报。
二、人伦关系的反思与建构
狭义的人伦是指传统儒家的五伦,包括“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10]125;广义的人伦则泛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安定有序的人伦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伦关系作为诸多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关乎人各项需求的满足,还关系着共同体当中个人的情感归属和精神诉求。成中英在他的《文化·伦理与管理——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中指出:“社会是人际的关系,包含了理性秩序和对更高生活方式的追求。所以,社会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人性自觉为起点,以理性秩序为规则,并以一个完美和谐的道德人际关系为目标。”[1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引发人伦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利益冲突。社会资源的有限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是引起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促使一些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以坑、蒙、拐、骗的手段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再加上目前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有限的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其二,价值观冲突。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人在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上与观念传统保守的老一辈人有着明显的差别。老一辈人注重现实,青年一代则相对理想化;老一辈追求节俭,青年一代则相对重视生活品质;老一辈观念保守,青年一代则相对开放包容。其三,角色冲突。“传统规范与现代规范的明显异质性和不协调性使得社会规范本身缺乏应有的明确性和统一性,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对角色期望的不一致。这就使得个人在实际扮演角色时很容易陷入迷茫和混乱,也因而很容易导致因个人的角色行为与社会的角色期望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人际角色冲突。”[13]
我们应当对现代交往方式及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从传统人际交往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寻求构建和谐人伦关系的现代路径。譬如,传统的长幼一伦规范的是家庭内部兄弟姐妹或扩充至社会上一般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0]42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将作为始基的孝悌精神以“同心圆”的模式向外推广,由家庭、亲人间的交往扩充至族群、陌生人,这样就可以开辟出一条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的通路,就可以实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朋友一伦则是跨越宗族范围,摆脱血缘关系而建立的新型人伦关系。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对个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与君子游,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也;与小人游,货乎如鲍鱼之次,则与之化也。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14]孔子还将“信”作为交往原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0]5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0]45除此之外,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关系,它虽不存在于传统五伦当中,但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却也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交往其实莫过于一个“诚”字。正如孔子与其弟子的相处,“相互之间均‘坦荡荡’,如与颜渊、季路言志;评子路、冉求、公西赤才能;讥子路之勇;讽宰予昼寝;呼众弟子可鸣鼓而攻冉求;赞美颜回但拒绝为其死后卖车购椁;与弟子言志之赞‘吾与典也’”[15]。
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除了要坚守上述原则,具体来说,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注重“礼教”。所谓“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教”[11]10(《荀子·劝学》)。礼仪、言辞、态度是与人交往的三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正如日本学者佐藤慎一指出:“成为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的,无论如何要从作为五伦的表象的人伦秩序的完备与在形式上表现人伦的礼之秩序的完备方面去寻求。人伦秩序的有无是区分人和禽兽的标准,礼之秩序的有无是区分中华与夷狄的标准。”[16]其次,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孔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17]榜样引领、典型示范对于和谐人伦关系的建构具有实践意义。再次,注重修德。曾国藩在写给四弟的家信中提到:“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分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分钱。”[18]最后,注重小节。习近平总书记说:“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19]人伦关系的建构需要每个人在日常小事上磨砺,方能立得住。
三、身心关系的反思与建构
“美丽中国”的第三层意蕴是和谐的身心关系。身心关系的“美丽”在于二者的和谐统一,即实现物质存在的身体与精神存在的心理的统一。物质存在的身体即血肉形躯,包括四肢、五官、五脏;而精神存在的心则意涵丰富,包括知、情、意三部分。孟子将心作为官能,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时,心在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下,会表现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道德情感,这四种情感会延伸为人的四个善端。荀子则将心视为“天君”,具有主导作用。“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11]267此外,心的另一种表现是“志”,即“心所欲往,一心常在此目标上而向之趋附之谓”[20]。孔子“志于学”“志于道”就是将“道”作为终极目标而去追求。管子看到了身心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心之在体,君子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21]191在这里,管子将身心二者作为一个系统的两个要素,并且这两个要素相互影响,只要“心处其道”,身体的各个官能就能各司其职,实现身心和谐。
现阶段身心关系的不协调表现在多个方面。身心不协调的第一个表现是“役于物”。管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21]17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能够控制物,而小人则会被物所控制。很多人身体、心理的疾病多是由于管不住自己,禁不住外物诱惑而产生的。身心不协调的第二个表现是自我沦丧。在科技昌明的时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科学技术冲击下的自我沦丧。原本人发明创造各种机器是为了使人获得解放,身心更加健康,但事与愿违。人开始沦为机器的奴隶,“手机病”就是最好的例证。没有手机,人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没有手机,人可能找不到排解寂寞的方式;没有手机,人可能会失去与外界的联系。人本来想主动控制自己的活动,结果却被手机束缚,这就导致人主体性的丧失。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老子所讲并不是返老还童做回小孩子,而是要回归到小孩子纯真本然的心态中。反观当下物欲横流,很多人都丧失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丧失了本真,导致自我沦丧。所以,要回归本心,就需要修心。身心不协调的第三个表现是知而不行。我们常常明白什么是善却不能行。知道勇敢是善的,但遇事还会犹豫怯懦;知道沉迷网络游戏有害身心,但还是无法自拔。“知善而不能行是道德上的大弱点,因此,道德家反复强调知易行难,要求我们知行合一。”[22]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有真知、真行才算知行合一。他曾经举例表示,只有一个人在生活中真正践行了孝悌才可以说他知孝悌,否则就是不知。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美德即知识。按照他的理解,没有人明知是恶而故意为之,人们作恶是出于无知。二程也有过类似的论断,认为知而不能行是因为知得浅。所以,对比现实中的很多人,一方面宣称自己明白事理,一方面却在道德行为中不辨善恶、混淆是非,这正是割裂了知行二者。
马克思在《黑格尔批判哲学导言》中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4]其实质就是要注重人本身,以人为本。“中国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是强调自我的管理,是内向的管住自己,不仅要管住感官,更要管住心。人只有管住自己的心,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25]上述论及的无论是“君子役物”“复归于婴儿”还是“知行合一”,其最终都要回归本心。回归本心应从修心和养心两方面下功夫。对于修心,《汉书·艺文志》讲了三点。第一点是“聊以荡意平心”[26]。我们的心常处于混乱、混沌状态,“荡意平心”,就是要扫除胡思乱想,使心安静。正如《大学》所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7]这里“得”不是阴谋论层面上的物质所得,而是指内心的寂然澄清、宠辱不惊。第二点是“同死生之域”[26]。人生在世,必有生存发展消亡的规律,既认识到人的发展规律,也就无所谓贪生怕死,此时也就达到了天地浑然一体,生归于自然,死亦归于自然的超然物外的心境。第三点是“无怵惕于胸中”[26]。“怵惕”就是紧张、焦虑、担忧、害怕,而这种紧绷的情绪极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坦坦荡荡,做正人君子;另一方面,要得失平常心,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养心,孟子论述较多,主张通过心内的德性扩充至道德,进而实现身心合一。他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鞜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10]315在这里,心是处于支配地位,而“四体”(即身)则是仁义礼智(即心)的外化和呈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焉;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焉。”[10]332心的道德性与身体的感官欲望存在此消彼长的内在关联,养心需要寡欲,但并不是彻底消除欲望,而是要减少物欲,节制欲望。不论是修心还是养心,实现身心和谐的过程就是划清自身与道德以外的纷乱与繁杂的界限,认识到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达到某种理想状态,而是不断更新趋向更完美的自我。
四、结语
“美丽中国”的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民族长远发展。不论是空气、水、蓝天等自然资源还是人的身、心,都是用之不觉、失之难续的。我们要认识到,自然、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自然,自然的命脉在人。建设富有生态美、人伦美和身心美的“美丽中国”,就是要将三者有机结合,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