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浆加固法在治理煤矿岩溶陷落柱的应用

2018-03-26陈引锋马长玲魏奥林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井田含水层底板

陈引锋,马长玲,魏奥林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高河井田开采3号煤层,井田内含煤地层埋藏较深,奥陶系中统灰岩含水层岩溶较发育,含水较丰富,水质较好[1]。其地质构造情况相当复杂,断层与陷落柱尤为发育,在对煤层及顶板破碎区进行加固治理的经验基础上[2],进一步对异常区Ⅱ陷落柱进行注浆加固,保证了W1309工作面安全回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地质概况

1.1 地质构造概况

高河井田所属的潞安矿区位于华北断块区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部次级构造单元沾尚—武乡—阳城NNE向凹皱带中段,晋(城)—获(鹿)断裂带西侧,主体部分叠加长治新裂陷。

井田内地层总体走向近SN-NNE向,东高西低。在次基础上发育有近SN、NNE向2组宽缓褶曲,沿走向及倾向伴有落差大小不一的断层19条,其中落差大于20m的6条,大于10m的6条,10m以下落差的断层7条。

井田内发现的7个陷落柱,多集中分布于井田西部,断层附近或构造复合部位。其中,采区内陷落柱主要集中在补勘区西部4km2范围内,具有成群性及带状分布特点。其平面形状以椭圆形为主,剖面形态均为下大上小形,塌陷高度一般在200m以上,煤层陷落深度不等,陷落柱对褶曲具有一定程度的改造作用,对其附近的煤层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50m[3]。

1.2 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前期三维地震勘查、井下实际钻探以及实际揭露情况,该异常区Ⅱ陷落柱在W1309进风顺槽10号横贯向西3m左帮处揭露6m,均为贴着左帮处揭露,距切眼距离983~1058m,陷落柱内富水,填充物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块状,且大小不等,堆积无序,圈定该陷落柱范围,长轴为近东西方向,长度41m,短轴为近南北方向,长度27m,面积940.7m2[4]。

根据钻探出水情况,预计该陷落柱与3号煤下K2灰岩形成导水。现陷落柱出水量在2m3/h,预计打钻过程中,单孔最大涌水量为60m3/h。

1.3 工作面概况

W1309工作面切眼长度为320m,工作面可采长度为1776.5m,位于西一盘区中南部,北侧为W1308工作面,南侧为W1310工作面,西侧为井田边界,东侧为+450m水平南翼辅运大巷。

本次施工地点位于W1309工作面进风顺槽内距切眼983m处,距进风10#横贯前后75m范围内,该巷道宽5m,高3.5m,均为大板棚支护,锚网棚距900m。

该工作面整体是一个单斜构造,煤层底板标高呈两端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一般倾角为3°~15°,平均8°。3号煤层赋存于二叠系山西组地层中,为陆相湖泊型沉积,煤层厚度稳定,煤厚6.44m,全煤间夹有一层炭质泥岩夹矸,厚度0.12~0.20m[4]。

2 充水条件分析

3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75L/(s·m),富水性较弱,井田内总体构造相对简单,即二类一型。井田的北部及东北部由于3号煤层埋藏向北东逐渐变浅,甚至隐伏出露,受到基岩风化带和松散层含水层等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将趋于复杂。井田北部及中、南部存在断层、陷落柱,受构造的沟通作用,这些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

3号煤层与奥灰水之间一般有100m的地层阻隔,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在构造的影响下,局部地段3号煤层与奥灰水的间距缩短,甚至与奥灰水直接接触,如二岗山南断层等及陷落柱附近,奥灰水也可能成为3号煤层的充水水源[3]。

3 陷落柱注浆处理

3.1 注浆方案

利用井下注浆站进行造浆,通过注浆管路向注浆孔进行注浆。注浆方式采用一次性钻进至设计位置,从孔底采用上行分段注浆方式,逐层向上进行注浆,分层分段加固,以最大量注浆、最大范围的扩散、最大限度的充填为目的,采用连续注浆。当发现巷道底板跑、窜浆时可采用间歇注浆。

3.2 钻孔布置及结构

本次钻探共施工42个钻孔,只考虑对煤层底板水平方向外推约15m范围进行注浆改造,钻孔均位于W1309进风顺槽内,沿巷道方向平行均匀布置,钻孔方位均垂直于巷道南帮。总长度2701.5m;其中,终孔垂直深度为60m的钻孔采取分段注浆,在钻至垂直深度为30m时,第一次注浆,成孔后进行第二次注浆,需要透孔检查,透孔总长为1083.5m。预计注浆量4000m3水泥浆。

工作地点原有26个陷落柱探查孔,其中顶板孔2个,底板孔2个,平孔22个,另有瓦斯抽放孔5个,均未下套管,总共31个钻孔。孔径∅94mm,钻孔目前仍有出水现象,终孔深度45~150m不等,在注浆前需对上述钻孔进行注浆封堵。

陷落柱注浆所有钻孔倾角均为负角度,钻进范围在煤层底板,终孔孔间距20~30m,开孔孔径∅133mm,终孔孔径∅75mm。开孔位置均在W1309进风顺槽底板,开孔高度距煤层底板1.0m左右[4]。具体技术参数见表1。钻孔布置平面图剖面图见图1、图2。

表1 W1309进风顺槽异常区Ⅱ陷落柱底板注浆钻孔设计参数表

3.3 注浆材料与注浆参数

本次注浆工程主要采用单液浆。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由于孔口管固结破碎段,须采用双液浆(水泥浆加水玻璃)进行注浆固结,水玻璃模数宜为2.4~3.0,浓度宜为30~45Be。

根据注浆堵水目的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经验确定浆液扩散半径为10~15m。

底板注浆压力按如下公式确定:Pc=P0+1.0

式中:Pc——注浆压力,MPa;

P0——注浆孔静水压力,奥灰水标高+660m,底板标高+490 m,取值1.7MPa;

1.0——富余压力,MPa。

最终确定本次底板注浆压力为3.0MPa。

3.4 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注浆孔为斜孔结构,在W1309工作面回风顺槽临近陷落柱段进行施工。孔口管长度为10m,并在上面安设阀门,阀门的最大抗压能力不小于4MPa。下套管时必须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的压力不小于4MPa。

根据钻孔出水水压,孔口下直径∅73mm止水套管10~20m止水套管,采用高水固化胶结充填材料进行注浆固管,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注浆封堵。顶板孔和出水钻孔需用直径∅89mm的止水器进行止水,然后再进行注浆封堵。孔口安设高压阀门和注浆盘。

根据压水试验结果,确定浆液类型及其浓度。一般须先用稀浆进行试注,了解该孔吃浆量大小;同时井下观察是否跑浆及跑浆时间或其他异常情况,观测相邻钻孔是否窜浆,奥灰水位变化等情况。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再决定调整浆液浓度。

图1 W1309回风顺槽异常区二陷落柱底板注浆钻孔设计平面示意图

图2 W1309回风顺槽异常区二陷落柱底板注浆钻孔设计剖面示意图

另外,要对压水试验及注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按照注浆班报记录表的格式如实测定并记录每罐浆液的比重、泵量、泵压、孔口压力等参数;及时汇总注浆量资料、注浆前后压水试验资料,分析注浆效果,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依据。

当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时,最后再向孔内压一定的清水,将管路清洗干净,关闭注浆孔阀门,8h后可打开阀门,观测孔内是否还有涌水。

严格规范钻孔质量,终孔的角度误差不能超过1°。

3.5 单孔注浆结束标准

(1)注浆压力。根据以往注浆经验,注浆总压应不小于受注含水层最大静水压力的2倍。陷落柱处煤层底板标高为+493m,奥灰含水层水位标高为+660m,该处底板承受的奥灰水压为1.67MPa,据此初步确定压力增量ΔP取2.0MPa,注浆终压不大于3.67MPa。即当孔口压力达到以上值时,即可认为该受注层段注浆已达到压力结束标准。

(2)注浆量标准。当注浆压力达到结束标准后,应逐次换档降低泵量,直至泵量达到50L/min,并维持30min。

(3)单位吸水率标准。在注浆量达到要求后,每个孔必须进行压水试验(试验压力为结束压力的80%),并求解单位吸水率q,确定是否继续注浆。当单位吸水率小于标准值0.01L/(min·m·m),就表明陷落柱内空隙及裂隙已达到充填加固,切断了奥灰及太灰水进入煤层的通道[4]。

4 治理效果

由于此次工程为正在回采的工作面,注浆结束后仍然要进行回采工作,因此,对注浆效果的验证尤为重要[5]。

(1)当单位吸水率小于标准值0.01L/(min·m·m),就表明陷落柱内空隙及裂隙已达到充填加固,切断了奥灰及太灰水进入煤层的通道。

(2)探查孔水压水量对比。在注浆过程中,观测探查孔的水量和水压,均有明显减小的现象。

(3)注验孔岩芯质量对比。在施工探查1和探查2的过程中均发现了被水泥充填过的岩芯,说明此次注浆的浆液已经充填到了陷落柱裂隙当中,降低了陷落柱的导水性。

5 结语

本工程在分析研究1309工作面异常区地质条件和生产工艺基础上,借鉴以往工程经验,按类比法进行施工参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采用注浆改造方案,其优点在于工作面不用搬家,无须另掘巷道,工作面内丢煤量大幅度减少,提高了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同时降低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发火率。

其次,通过对W1309进风顺槽异常区Ⅱ进行注浆加固,增强了其抗压能力,提高了围岩的强度与稳定性;在W1309工作面内通过对Ⅱ陷落柱水平方向外推约15m范围的煤层底板进行注浆改造,充填导水裂隙及含水层,达到了防治水的目的;有效地切断陷落柱沟通奥灰以及其他各含水层的导水通道,防止发生底板突水事故,从而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1] 山西省煤炭地质114勘察院.潞安矿区高河井田勘探地质报告[R].2005.

[2] 魏军贤,王安舍,申文彪.注浆加固技术在煤矿综放回采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37(1):69-71,74.

[3]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高河矿井修改初步设计[R].2011.

[4] 焦作市恒利水文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高河w1309进风顺槽异常区Ⅱ陷落柱注浆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R].2014.

[5] 赵永强,刘彦俊.导水陷落柱井下探查与治理[J].中国煤炭地质,2013(5):4-7.

猜你喜欢

井田含水层底板
基于广义径向流模型的非均质孔隙含水层井流试验分析
东荣二矿井田构造应力分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中鸡南区煤与含(隔)水层组合类型分析
天津地铁深基坑深层承压水水力联系试验研究
板上叠球
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山西省朔州市梵王寺井田9号煤层赋存特征及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吴忠市韦州矿区韦-井田的煤层气资源预测
新型装煤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