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压撬法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8-03-26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
柴志强,卢树苹,乔翠峰
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指冠脉主支以及分支位置单独或者同时性发生狭窄病变。有关该病的介入治疗可占整体经皮冠脉介入治疗20%,临床研究证实,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冠脉分叉位置血液流速较快,高剪切力易导致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1]。目前临床对于冠脉严重分叉病变通常采取介入治疗,包含单支架以及双支架等策略,并且多项研究证实,单支架术式仅在主支内植入支架,对边支实施导丝保护操作或者球囊扩张等,整个术式操作简单易行,且患者远期发生再狭窄的风险显著降低,适于临床推广应用[2,3]。但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术中会出现球囊无法自主支支架网眼中顺利通过并进入分支,导致分支球囊扩张受阻[4]。临床对于此情况所采取加用球囊进行扩张的传统方法,此方式不但增大了球囊整体使用量,并且会增加手术时间,进而影响手术整体效果。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独创的新型操作方式球囊压撬法,对于该情况能够良好解决,并有望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球囊压撬法在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目的在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脉分叉病变患者68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40~68岁,平均(51.68±2.34)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CT或MRI等影像学证实有冠脉分叉病变者;②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时,主支支架在释放且交换导丝之后,预扩张过程中已使用的球囊无法经支架网眼进到分支者;③初次就诊者;④患者对此次研究已经知情同意,并且签署了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种类的冠脉病变者;②无手术适应证者;③患者的病历资料缺失或随访6个月的研究期间失访者。本研究方案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和分组 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0~66岁,平均(50.49±2.18)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0.34)个月。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41~68岁,平均(50.51±2.20)岁。病程2~6个月,平均(3.18±0.32)个月。对两组的以上资料数据实施比较后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介入方法,将一个直径为1.25~1.5 mm的新球囊经主支支架的网眼进入并扩张分支的开口,而后更换直径更大的球囊实施扩张。观察组使用球囊压撬法实施介入治疗,在治疗时将预扩张过程中使用的球囊置于分支开口处,行6~8 atm的扩张,而后使球囊送进分支,以扩张分支的开口。对两组治疗过程中不成功的患者实施介入方法互换。如仍不成功,则可于主支行球囊锚定等介入技术实施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球囊成功进入分支的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交换介入技术后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介入方法互换后球囊成功进入分支的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及总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球囊个数及手术费用),随访6个月,对比并发症情况(分支血管闭塞、导丝缠绕、近端血管夹层及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由SPSS 21.0统计软件统一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对比 观察组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为82.35%,较对照组的58.82%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交换介入技术后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和总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球囊个数及手术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5.88% vs.23.53%,P<0.05)(表4)。
3 讨论
冠脉分叉病变通常为主支血管与分支血管二者形成倒Y型结构,且其狭窄直径超出50%。经统计发现,分叉病变相关介入治疗难度就较大,具有手术成功率低、手术和住院时间长以及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并且患者易出现再狭窄情况[5]。因此,分叉病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其介入治疗操作一直都是临床介入治疗的一项难题。目前对于该病治疗仍遵循尽量简单的操作原则,并且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出高有效性以及高安全性的新型操作方式[6,7]。临床常用单支架介入术式整体效果较为满意,但其还包含一项非常重要的球囊对吻技术,即通过将主支血管与分支血管内两个球囊进行同时扩张,以避免斑块继续向分支移动。而此环节的传统做法不但应用球囊较多,并且还有较大的球囊无法顺利进入分支完成扩张的风险,对手术成功率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经过长期努力研究,终于创立出一套独特的球囊压撬法,该方法不但有助于分支扩张顺利进行,而且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十分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对比(n,%)
表3 两组手术指标的对比(±s)
表3 两组手术指标的对比(±s)
手术时间(min) 56.83±20.14 81.94±31.35 3.929 0.000球囊个数(个) 1.50±0.50 3.00±1.50 5.532 0.000手术费用(万元) 3.68±0.34 4.34±0.27 8.864 0.000
表4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n,%)
本文经过相应的对比研究后发现,观察组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为82.35%,较对照组的58.82%明显更高(P<0.05),但两组交换介入技术后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和总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应用球囊压撬法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疗效较好,更有利于球囊进入分支。分析原因,主要可能与球囊压撬法的应用方式有关。具体而言,以往所用的传统分支球囊扩张方式通常依靠新的直径约为1.25~1.50 mm球囊进入分支并实施分支开口扩张,之后再另取更大直径型号的球囊实施扩张操作[8,9]。此方法不但需要应用多个球囊,还有可能出现新选择的小球囊最终无法顺利进入分支,使得分支最终丢失或者其开口受压迫,影响整体手术效果。而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独创的新型球囊压撬法主要是指对于主支支架顺利释放并且对导丝进行交换之后,分支开口严重受压情况下,应用预扩张操作时所用的球囊无法成功进入分支时,所采取的新的介入操作技术。该球囊压撬法的操作方法重点在于把球囊顶于分支开口位置,选择6~8 atm进行扩张,进而使得主支支架网眼变大,且网眼平面出现变化,球囊更加易于自主支支架网眼内通过并进入分支[10,11]。然后把球囊送进分支,便于分支开口得以扩张。该方法不但有助于降低球囊使用量,且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易行,手术用时明显减少,有效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对于复杂的冠脉分支病变,如应用球囊压撬法无法获得满意效果,还可交换介入方式,极大增加了手术成功几率[12,13]。本文两组的总手术成功率相比无差异,原因在于交换介入方式对手术不足之处作出了相应的弥补,因此两组患者最终均可获得满意的介入效果。本文结果还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球囊使用个数及手术费用均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这提示了观察组应用球囊压撬法对冠脉分支病变实施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以及球囊压撬法,发现球囊压撬法不需要反复性对球囊进行交换,极大程度缩短手术用时[14-16]。并且术中所用球囊数量可以得到显著减少,不但简化手术操作步骤,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17,18]。此外,本文还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5.88%,较对照组的23.53%明显更低,这提示了球囊压撬法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原因主要在于球囊压撬法相对而言操作更加简便,同时节省了球囊个数,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低,而且节省手术用时,有利于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陈杰民等[19,20]报道中也有类似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缺少了多中心、大样本容量的研究,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结论,今后可考虑邀请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类似研究,从而得到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研究成果。这也为球囊压撬法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研究依据。
综上所述,应用球囊压撬法对冠脉分叉病变实施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提高球囊进入分支的成功率,安全性较好,在手术遇到困难时还可及时进行介入技术的交换,从而获得满意的介入治疗效果,值得给予推广。
[1] 张强,王慧峰,王凤群,等. 主动球囊边支保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边支保护效果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4):413-6.
[2] 罗建方,何鹏程,杨峻青,等. 拘禁闭陷球囊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5):687-90.
[3] 乔勇,鄢高亮,王栋,等. 分支血管球囊预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2):151-5.
[4] 王均志,丁会霞,刘曙杰,等. 边支双导丝技术在分叉病变中的边支保护作用[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3):219-22.
[5] 徐辉. 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时小直径半顺应性球囊应用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51-2.
[6] Vaquerizo B,Fernández-Nofreiras E,Oategui I,et al. Second-Generation Drug-Eluting Balloon for Ostial Side Branch Lesions(001-Bifurcations): Mid-Term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Results[J].J Interv Cardiol,2016,29(3):285-92.
[7] 刘强,姜宇,吴延庆,等. 经保留导丝及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保护冠脉分叉病变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4):4049-52.
[8] 洪云飞,宋丽娟,张仪坚,等. 锚定导丝技术在经桡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64-6.
[9] 孟晓雪,白明,张钲,等. 边支血管球囊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1):1056-9.
[10] Her AY,Cho KI,Singh GB,et al. A Comparison of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between Paclitaxel-Coated Balloon and Drug-Eluting Stent on De Novo Coronary Lesions[J]. Yonsei Med J,2017,58(1):99-104.
[11] 邓锁琴,靳元,齐佳昕,等. 冠脉分叉病变分支球囊保护技术与分支导丝技术的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59-60.
[12] 魏首栋,安健,郑明日,等. 小内径球囊保护分支开口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4):502-3.
[13] 陈健. 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受压的预防及处理[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72-3.
[14] Cheng HY,Wang KT,Lin WH,et 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Single Hospital Experience without On-Site Cardiac Surgery[J]. Acta Cardiol Sin,2015,31(4):267-79.
[15] 闫冰,姚芳,刘凯悦,等. 按必要性支架植入术原则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4):3423-5.
[16] Ielasi A,Miyazaki T,Geraci S,et al. Hybrid strategy with a bioresorbable scaffold and a drug-coated balloon for 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no more metallic cages" multicentre pilot experience[J]. EuroIntervention,2016,11(14):1589-95.
[17] 马郡鸿. 改良Y型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32例患者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5):62-4.
[18] 王芳,左长鹏,纵静,等. 不同性别老年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预后分析[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3):153-7.
[19] 陈杰民,兰军,涂昌,等. 冠状动脉造影与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64-7.
[20] 曹佳齐,郑宏超. Jailed球囊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开口及闭塞发生率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