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地方文艺社的坚守与突围
2018-03-25曾赛丰
【摘要】 据北京开卷数据监测,持续多年超过10%增速的文学图书,在2018年上半年首次出现总码洋的负增长。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下,湖南文艺出版社却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并实现了重要突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文章就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发展布局、思路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 键 词】地方文艺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坚守;突围
【作者单位】曾赛丰,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2.001
国内文学出版市场在2018年遭遇一场寒流。据北京开卷数据监测,持续多年超过10%增速的文学图书,在2018年上半年首次出现总码洋的负增长。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下,湖南文艺出版社却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并实现了重要突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一般图书的造货、发货、结算和回款等数据均较2017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湖南文艺出版社《山河袈裟》《流水似的走马》两种图书获奖,实现鲁迅文学奖获奖图书零的突破。在第一届文工委中国文学好书奖评选中,湖南文艺出版社独占两席。作为一家地方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为何能在市场的寒流中有如此强劲表现呢?
一、坚定实施战略聚焦,优化产品体系,提升产品能力
文学出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出版机构要想成为一家特色鲜明、品牌突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出版单位,就必须主动拥抱市场。湖南文艺出版社按照“专业社分工、专业性管理”的原则,坚持“立主脑、剪枝蔓”的战略思路,对出版社音乐、文学和学术文化三条产品线实施战略聚焦,实行功能区分和差异化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有竞争力的核心板块,并实行品牌战略,努力打造出版品牌、产品品牌和人才品牌。
1.优化主题出版体系
在文学出版上,湖南文艺出版社一直坚持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策划出版大量优质主题出版项目。《机器》《命运》《长津湖》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延安文艺大系》《汶川十日》《我的名字叫建国》《我们家这十年》《娘》等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张庚文录》《历代辞赋总汇》等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延安文艺大系》《安塔拉传奇》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民间游戏总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艾约堡秘史》《黄冈秘卷》荣获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版协文工委评选的“文工委”2018年度中国文学好书奖。
这些收获离不开湖南文艺出版社扎实的产品基础。近年来,湖南文艺出版社坚持服务大众、精品出版的理念,用心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的优秀图书。在小说领域,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陆续出版了张炜的《艾约堡秘史》和刘醒龙的《黄冈秘卷》两部重磅长篇;出版了广受关注的报告文学《袁隆平的世界》和诗歌《摇摇晃晃的人间》。
2.做好文学图书品牌
文学图书产品线要坚守原创文学出版,坚持向原创要影响力,向经典要效益的出版思路,转变观念,积极行动。在文学出版领域,湖南文艺出版社涉足的领域很广,板块架构齐备,在地方文艺社中独树一帜。
原创文学出版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立社以来的根脉所在。对“原创”这两个字,历任的社领导和几代编辑一直在坚守和传承,现在仍在继续努力和实践。200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启动“中国原创文学出版基地”计划,并以此为契机开发了一系列原创文学作品,比如“大风原创长篇小说系列”,后续也通过建立“原创之春”发布平台,创建“原创文学作家库”的举措实现了从经营作品到经营作家的转变,为原创文学作品的全流程保駕护航。
原创之所以难,不仅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也因为它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湖南文艺出版社以扎实的产业基础、过硬的品牌和稳定的收益,支撑了出版社对原创精品的投入,实现了文学图书市场占有率和排名的持续攀升。在坚持开拓原创文学的同时,湖南文艺出版社也在持续开发经典作品,打造了“名家经典作品”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两个品牌系列,提升了经典资源占有率,“走向世界的中国作家”系列提升了作家的影响力。
在外国文学方面,湖南文艺出版社集中精力打造外国小说和外国诗歌的核心产品,努力解决口碑问题和口粮问题,前者聚焦社会效益,后者聚焦经济效益。针对口碑问题,湖南文艺出版社甄选更优质的选题,用工匠精神将每一本书打造成可读、可藏的精品;针对口粮问题,湖南文艺出版社将推出和当下阅读风潮相呼应的大众畅销书和长销书,并在青少年读物领域有所作为。
3.巩固夯实音乐图书品牌
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产品线走的是专业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出版道路,以高端图书立品牌,以通俗图书走市场。2018年上半年,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图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1.98%,同比上升2.23%,排名稳居全国第三。
201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与德国Schott音乐出版集团共同策划,联合出版中、德、英三语版《世界音乐院校教学总谱系列》。在大众音乐图书市场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坚持音乐畅销书的选题方向,将工作重心放到产品升级上。同时,湖南文艺出版社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现有成熟的生产模式基础上,以新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和多平台为手段,进一步重视图书产品的用户体验与产品质量;摸索建立新的标准与运作模式,升级维护好常销品种,打造新一代畅销音乐图书产品。201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有多个品种销售火爆,《最易上手!吉他弹唱超精选(讲义版)》的销量超过30万册,《弹儿歌 学钢琴》累计发货超过10万册。
4.做好特色文化图书板块
文化板块始终以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需要为指引,以质量、服务和平台为主要着力点,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城市动力人群,影响校园生态”为市场目标,积极整合优质出版资源,努力培育和打造文化图书品牌。
湖南文艺出版社主要在三个目标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发力。一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以《读有所得》为阵地,湖南文艺出版社深入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把握新时代孕育的新出版机遇,打造高质、高端社科图书,同时以国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为抓手,及时捕捉潜在文化社科图书出版以及文化服务的市场机会。二是影响城市动力人群。湖南文艺出版社以时尚生活图书为阵地,紧跟时代风尚与都市生活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新技术,打造新质、实用的文化生活图书,同时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扩大新平台,探索新的出版方式。三是影响校园生态。湖南文艺出版社以校园文化图书为阵地,牢牢抓住新的教育改革带来的出版机遇,积极主动策划选题,同时整合“古典素描”系列、“美育”系列以及《读有所得》校园版等优质资源,着力培育湘艺版校园文化图书品牌。
二、以落实融合发展为抓手,提高技术等级,提升运营能力
按照融合发展的理念,湖南文艺出版社将互联网思维贯穿到编辑、发行、营销、管理和平台搭建等各个工作环节,全方位、全流程提升运营效果。
在出版资源的开发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新技术获取优质内容资源。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资源与需求的匹配创造了便捷的技术条件。我们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关注内容产业热点信息,挖掘细分人群的阅读偏好,筛选有深度、有价值和有情感的优质内容,聚焦互联网传播热点并策划选题。
在图书产品的发行和推广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加强互联网应用,开发新客户,发展新营销模式。在营销方式不断创新的市场环境中,湖南文艺出版社始终在优化存销比率,努力扩大销售,消化在途存量。近几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持续加大电商投入,重点布局电商渠道,先后开设当当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和天猫旗舰店,加强与文轩网、博库网的深度合作,细化与京东、当当等五大网店的业务对接并加强产品维护,实现网店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做好渠道等级评估,加强与优质渠道合作,提高风险管控力度;利用文艺社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同各种新型平台开展联盟营销、社群营销;建立读者社群,进一步开拓和维护豆瓣及各类读书论坛渠道,做更精准、更细分的营销。2018年1—6月,湖南文艺出版社电商渠道发货同比增长达到104.33%;回款较2017年同期增长41.03%。
湖南文艺出版社还积极拓展外部渠道,扩大内容资源的数字售卖。随着湖南文艺出版社与各大主流平台逐步建立合作关系,数字资源售卖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局,数字版权输出目前已覆盖主流数字阅读经销商。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线平台有着显著优势,是不少出版社融合发展的重心所在。湖南文艺出版社积极建设自有平台,布局融合出版,其以乐音网的开发为依托,建设专业数据出版平台。乐音网项目是出版社2018年推进融合发展的重点工作,整合社内数字音乐内容资源,搭建纸质内容与数字内容写作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音乐学习服务。目前,湖南文艺出版社已经完成第一期二维码系统的开发,真正做到了一书一码,一章一码,在为纸书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将线下的读者通过扫码转化为线上用户。在此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探索流量变现模式,针对导流进来的用户开发定制化的知识付费服务,形成在纸书之外的独立数字内容板块,全力开展音乐教育B2C的有力尝试。另一方面,针对教材的数字化趋势,湖南文艺出版社积极筹备音乐教育研究中心的网上官方平台,将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上传到资源中心,方便教师用户随时随地获取资源。
三、以推动激励创新为抓手,重构人文生态,提升执行能力
在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出版机构唯有坚持改革,转变观念,推动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稳健发展。企业的使命是为社会提供满足发展需求的产品,并赢得市场回报。出版企业员工要强化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身处需求多元、品质升级的买方市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做产品,强化用户意识,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出版机构领导班子要强化带头意识。领导班子成员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必须站在行业发展前沿,提高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努力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做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和转变观念的表率,在具体任务的实施上积极推进,强化责任担当。
在考核激励方面,湖南文艺出版社借鉴现代企业的考核方式,兼顾公平与效率,强化增量思维,以更好的产品创造效益,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实施向一线贡献多者倾斜的分配原则。除此之外,出版社还修订完善编辑考核办法、发行部门考核办法,实现经济效益指标的精确核算和社会效益指标的合理换算,同时,细化管理部门的考核办法,激励管理部门提高工作质量。
四、以强化流程管理为抓手,明确岗位责任,提升管理能力
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在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文艺出版社通过强化流程管理,努力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企业。出版社出台了生产例会制度,从制度层面设计公司和部门层级的生产例会,推进全流程的协调与衔接,解决流程脱节、节奏不科学的问题,大力提升生产效率;在管理部门实行定岗、定员、定责任,强化责任监督与考核,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好财务方面政策规定的学习与落实,加强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的提升;狠抓成本、费用的控制,积极推进财税筹划工作,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出版社加强对编辑和校对的管理,持续强化精品出版意识和责任考核,严格落实编校质量管理制度和三审三校责任制,落实编校质量的责任考核,提高校对工作效率,加强图书编校质量的内部监督与抽检。出版社还积极加强印务管理,更加有效地发挥印务管理的职能,统筹做好编辑部门与印刷厂的衔接,在印前及时掌握编辑部门的生产进度,在印刷过程中做好印制质量、印制成本的把关监控,确保图书印制周期的科学管理和质量、成本的严格控制。
五、产品聚焦,发力重点板块,优化产品思路
尽管已在文学出版领域耕耘多年,积累了过硬的口碑,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的辨识度上都有所欠缺,产品的发力仍有些分散。由守转攻成为出版社新的发展策略,这不仅是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是出版社内部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
为此,湖南文艺出版社在“立主脑、剪枝蔓”的战略思路下,对重点发力板块进行了重新定位。未来,出版社将延续巩固并做大文学图书和音乐图书两大品牌,并把特色文化图书作为重要辅助板块。在发展思路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将更加明确,继续对文学、音乐细分的品类进行更精准的规划,举产品线之力、部门之力,甚至全社之力去完成这些目标。
为了让这些目标更加清晰明了,笔者提出“战略聚焦:抢占‘上甘岭,开垦‘南泥湾,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发展战略。
上甘岭是制高点。在战争中,夺取制高点不仅具有战术价值,也有象征意义,它能代表一支軍队,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誉。而对出版而言,标杆性的产品不仅是一家出版机构行业地位的体现,也能成为同类产品的标准。作为文艺出版社,主题出版、原创精品和重大文化项目就是我们的“上甘岭”。我们要把它们经营好,让我们的团队变得更专业、更自信。
南泥湾是根据地。一个没有战略纵深、没有侧翼保障和没有后续支持的团队,很难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不仅出版社如此,任何一个产品线和部门也是如此。相比一时的爆款,笔者更希望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每一个产品线都能夯实基座,打造长销、稳定的优质产品集群和内容生产机制,对“上甘岭”乃至全社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大别山则是新战场的开拓。在笔者看来,出版机构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局,关键在于把蛋糕做大,占据文学出版的新风口。为此,出版人应有更全面的能力,用更开放的姿态,对新时代不断涌现的新作家、新文学乃至新读者予以更深入的理解与关注。
出版社的产品化、市场化之路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的变革,而是细水长流的优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在继续保持原则和定力的同时,要完成精品图书大众化、大众图书精品化的双重突破。目前,湖南文艺出版社内部的氛围正在悄悄改变,也出现了一个个突破口,比如,编辑的选题思路愈发开放,产品的数字化和富媒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新媒体渠道的营销屡创佳绩……如今这些点正在连接成线、面。湖南文艺出版社绵长的文化根系仍在吸收原创养分,也有点点新绿在抽枝发芽,假以时日,这些新芽将会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