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艺·旅游·乡村振兴
——2018第三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

2018-03-25许春燕

关键词:传统工艺手工艺

许春燕

2018年11月10日-11日,第三届传统工艺青年论坛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论坛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围绕主题“守艺·旅游·乡村振兴”分别开设四场主题研讨,另设有“年画重回春节”分论坛和中国珠宝首饰教学与行业发展工作研讨会。25位特邀嘉宾担任学术评议人,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了论坛研讨。本届论坛鼓励贴近前沿的研究选题与案例,以探讨具有普适性的经验。

主题一:设计转化与品牌创新

主持人:陈岸瑛

第一场研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主持。首先,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素娟女士以“手工刺绣音箱走进城步苗绣项目”为例探讨了传统工艺振兴与精准扶贫,涉及到了材料、工艺、设计、应用、工业、商业等诸多问题。“开物成务”这个概念的提出契合了产品的方法论,开物是结构,成物是再造,意在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产品设计转化,实现消费传统的升级。他们通过对刺绣工艺的深入解读,找到了传统工艺的发展空间,并用工业化的思路加以运用,逐步完善了从产品到商品的过程。

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郑波发言的主题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流行新时尚——以“太阳鼓”银饰品牌为例》,他介绍了民族传统手工艺设计创新转化的优秀案例。“太阳鼓”银饰借助苗族锻制技艺和苗族刺绣,辅以现代的产品设计理念,整合多种营销手段,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时尚品牌。这一尝试一方面使手工艺从业者依靠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另一方面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流行新时尚。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杜思逸分享了《基于餐巾折叠法的扎染创意产品开发》项目,他们采用同种扎结手段与不同折叠技法对应的方法,对扎染之物进行改造,再对造型改造后的织物实施防染色工艺,为传统工艺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高歌是一名影视编剧和导演,她带来了视频短片《苏绣的品牌化发展——姚建萍母女的创新尝试》。有着“苏绣皇后”之称的姚建萍和女儿姚兰一起打造了“姚建萍刺绣艺术品牌馆”,采用中高端品牌商务运营的模式,在跨界交流合作中不断拓展苏绣行业领域,在实现品牌转化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这一案例说明传统手工艺不仅仅要进行工艺研究,也要在品牌研究、市场研究上下功夫。

评议环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徐艺乙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孙建君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阳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赵农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规划处余日昌处长针对以上的发言进行了精彩评议。

徐艺乙教授指出,传统手工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其中的规律需要在实践中去认知。事实上,传统手工艺应该先有生活的需求,然后再有符合生活需求的设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根据生活的需求进行不断地创新,最终才形成了今天这样厚重的传统。振兴传统工艺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应该多做研究,研究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以及生产规律,让更多的文人、学者包括劳动者对工艺知识、材料、产品有更深入的研究,大家共同努力打造工艺文化的新时代。

孙建君教授从手工技艺的意义、遗产资源的关系、创造的动因、传承与创新这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首先指出,手工技艺发展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创新中,出现了不同手工艺的地域风格以及个性特征。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创新是两个概念,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第三,设计本身是一种创造,创造的动因中第一要务是满足人们的需求,然后是满足人们的欲望,再追求与众不同,最后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关于传承与创新,孙教授再次强调了非遗和文化是两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新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成功与否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文化产品的要求是标准化、批量化、分工精细化、消费大众化,从业人员要有现代意识、经营意识、管理意识、知识产权意识、营销推广意识,因此它的成功与否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杨阳、赵农两位教授则针对嘉宾发言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余日昌处长则给大家带来一个信息,江苏省正在推行省级乡土人才计划,旨在带动技艺传承、带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可谓乡村振兴的福音。

评议专家

徐艺乙

孙建君

杨阳

赵农

余日昌

主题二:非遗保护与工艺振兴

主持人:姜坤鹏

评议专家

张朋川

苏荣誉

张晶

徐赣丽

章莉莉

第二场研讨由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姜坤鹏主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杨柳博士的报告题为《1979-2018年新华村金属工艺振兴乡村经济研究》,她从2014年开始,连续4个暑假在云南新华村开展金属工艺方面的社会调研。改革开放40年来,新华村顺应时代发展,在坚持工艺设计创新的同时,积极拓展金属市场和销售渠道,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近年来,新华村的工匠一方面依托电商来满足市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打造了体验式的展示空间,以秀美的自然风光、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民风民俗共同构成了新华村的文化景观。2017年底全村共2879人从事金属工艺品生产,手工艺品加工销售收入近21亿元,通过招收学徒和雇佣工的方式,为周边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的非遗传承人,同时带动了包装、物流、电商、废料回收提炼、批发、零售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劳动力的就业。这一课题的研究为手工艺如何振兴乡村经济以及在“安民于本土”的基础上如何带动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一些可参考的答案。

国家博物馆馆员吕伟涛以山西省静乐、娄烦两县为例,探讨非遗保护助力精准扶贫的途径。他介绍,静乐和娄烦两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缺乏资源,山西省从2006年开始搭建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制定非遗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非遗发展人才,探索精准扶贫的机制创新。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春晓的报告题目为《淄博起凤镇老粗布手艺的传承与文化产业创新》,她提出,传统工艺的流行发展要符合当代物品的实用性与受众的心理需求。让产品充分融入当代生活,这应该成为设计的主线。起凤镇传统老粗布产品图案、配色单一,缺少明确的消费者定位,从业者基本为中老年妇女,这些因素一度阻碍了它的发展。近年来,设计者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多元化的开发,尝试多种手艺之间的跨界合作并开展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使得传统工艺出现了新的面貌。在宣传推广方面,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使得传统手工艺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泰国东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琳翊介绍了泰国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模式。她通过大量田野调查,了解泰国的手工艺发展情况。她介绍了泰国手工艺的发展历程、泰国政府的手工艺保护策略以及民间手工艺人自身价值提升的策略。泰国政府推行的手工艺人培养模式,既有和我国一样的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徒传承,还有在寺庙中学习这一途径。此外,泰国有保存完整的手工艺人基因库,政府给手工艺人提供小额贷款和经费补贴,以保证年轻人愿意将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不失为良好的借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张朋川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张晶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徐赣丽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章莉莉教授在这一环节进行了评议。

张朋川教授指出,面临地区和民族差异,没有“一刀切”的良方。中国的手工艺发展只能是多元的、因地制宜的、就地取材的,同时也必须要有层次。这种层次体现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一个村可以主攻一个品类,一个镇可以创立一个品牌,一个县或市则可以发展一个行业,这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同时发展也要注重成本,从需求出发进行工艺品开发以及流程研究。

苏荣誉研究员是较早了解传统工艺的一批人,他指出,我们目前的非遗研究在理论上非常薄弱,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保护案例也较为缺乏。传统工艺需要放置于近代背景之下考量,讨论非遗的目的是关注未来,但同时也要关注现实,要更多思考怎么把传统工艺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并与历史、学术研究、市场等多重要素结合起来。

张晶副主任认为,传统工艺具备双重属性,既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纳入文化产业。对于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两种渠道,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我们要做的是利用非遗技艺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持有人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

徐赣丽教授详细分析了与会者的发言,就其中的具体案例指出问题所在,她指出,学术研究中案例分析只是一种手段,需要避免资料的碎片化。设计需要思想支撑,需要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基于实践,也基于我们不断的学习。

章莉莉教授提到了市场的巨大作用,市场是手工艺发展的动力来源。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传统手工艺在创新转化中,与国际设计师合作的产品市场多数在欧洲;与国内比较成熟的设计师合作的市场在城市。以前的传承人并不明确自己的方向,但现在他们很清楚自己想在当地干什么。所以,非遗研培工作的主旨是让非遗传承人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育自己的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这是由市场带给我们的思考。其次,市场也是需要培育的,除了创造传统手工艺的人,我们还需要有消费它的人,欣赏它的人,使用它的人,才是对传统手工艺最好的保护。

主题三:“社区重建与手艺兴乡”

主持人:李志伟

第三场研讨由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非遗项目总监李志伟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高登科,他偏重于现象的梳理,报告《他乡作故乡:当代青年的文化归属和实践》中,通过七个案例介绍了传统工艺的青年从业者进行手工艺保护的实践。他详细解读了蜗牛团队在河北蔚县的拼布项目,拼布的“拼而凑,适而合”,恰恰代表了在社区重建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对传承人本身的尊重,旨在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力。

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教师艾佳的《文化产业视域下大墨雨村生态文化社区营建观察》,阐述了一个旅游资源不是特别丰富的乡村如何践行生态社区的理念。他们不仅仅拒绝一次性用品、建立可以循环使用的厕所、制作无添加的清洁用品,还通过民宿等文化项目,将整个社区的资源合理运营。其亮点在于:先进的设计理念没有改变本地的风土人情;所有的文化创意活动都基于已有的资源;并且,他们和很多空降式的艺术项目不一样,他们真正在这个地方生活,把这里当家,与本村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董阳带来了题为《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基于台湾地区宜兰县珍珠社区营造的视角》的报告,报告基于2014年他在台湾大学开展的一项调研。早在1993年,台湾借鉴日本的造町运动广泛开展了一项乡村建设运动,希望借用文化艺术形式作为切入点营造社区的总体面貌,通过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意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形成一个人、文、地、景、产总体和谐的格局。案例中的台湾宜兰县珍珠社区的营造模式其实是把服务和体验作为产业的核心定位,让社区发展协会、居民、观光客形成了互动建构的产业链,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一模式发端于内在诉求,在社区的组织下,不同的主体实现整合,共同参与文化创意的建构,形成了社区营造的共同体。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杨林发言的题目是《湖南洪江桐油传统工艺的独特价值及产业转型的可行性研究》。桐油技艺延续了1200年的历史,一度曾经非常繁荣。他选取洪江这个独特区域研究桐油的生产历史和贸易状况的变迁,以及它的市场机遇和产业转型的可能性,并初步探讨对这一工艺实施保护、引入、重构、提升的再生产路径。他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洪油手工作坊必须实施活态保护,依靠政府扶持、企业主导、桐农参与的产业组织形式,重构桐油产业化发展模式,提升洪油传统工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才能焕发这一古老工艺的生机。

评议专家

刘润福

袁姝丽

胡敏

陈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润福副教授、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胡敏副主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袁姝丽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系陈红雨主任、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手工艺专家陈敬进行了评议。

陈红雨教授是一名建筑师,同时也在高校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他首先指出,非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乡村振兴以及手工艺兴乡,首先要立足于文化多样性,要有当地特色。其次他指出,要振兴乡村的手工艺必须依靠产业,同时要考虑现在的产业能不能适应、融入当代生活。乡村振兴、社区重建要依靠两条腿走路,以特色的手艺或者特色的乡村产业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润福教授在日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相关专业,作为一个工艺实践者,他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现代需求”,只有物质发展到极大丰富的时候,对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追求才会越来越兴盛。

袁姝丽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包括藏族、羌族、彝族等。她说,解决地方深度脱贫问题在西南地区仍然是个重要的话题,而深度贫困地区往往是工艺保存特别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正好是发展乡村经济、振兴乡村的重要支点。手工艺的介入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以手艺为抓手重建社区生活,也是今后高校教研和课题研究的重点。

胡敏副主任指出,社区文化实际上是这个社区和乡镇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非遗就是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包含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自然知识和传统手工艺等。文化是在集体公众的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所以外来的人、外来的团队在进行社区营建和文化重建中都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与习俗。

陈敬女士对中国工艺美术行业非常了解,她指出,全国工艺美术有五十几个专门的产区,每个产区的工艺美术产业都可以成为支柱产业,至少能占到GDP的6%。因此,工艺美术可以成为民生的支柱产业,这是手工艺扶贫的基础所在。同时要看到,手工艺扶贫的难度很大、很缓慢,不太容易见效。扶贫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赋能”,就是习总书记说的要利用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充分参与,让他们成为主体。所以社区建设主要依靠当地的领头人和行业组织,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和各方面有机配合才能形成良性运转。

主题四:“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

主持人:王永强

第四场论坛由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员王永强主持。9月26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振兴的实施纲要,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这个话题是现在文旅融合的热点,也是机构改革的方向。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总干事陈乐丛的报告题目是《“去远乡学手艺”公益旅游项目的探索》。“乐创益”定义自己是一个用公平贸易思维来探索精准扶贫的社会组织。这个项目锁定的是少数民族村寨的贫困户,每年的人均收入低于3千元。这是一个让旅行者到村寨中跟当地百姓学手艺并且按照公平贸易的原则支付合理学费的项目。从参与力量的角度来说,只要有体会、有思考、有行动,都可以在扶贫中起作用,所有的旅行者和体验者正是带着这个想法去参与活动的。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凌霓作了题为《传统工艺旅游体验项目比较研究》的发言。她指出,传统工艺的起源是在乡村,当下人们内心对于慢生活的渴望和回归田园的向往成为传统工艺旅游体验项目的市场驱动力。传统手工艺在乡村原来是相对封闭的制作环境,引入了旅游的体验项目之后变得相对开放,有活力也有文化的包容性。旅游者从对工艺的感官体验和初步体验到比较深度的体验,逐层渐进。她以三个案例提出了手艺乡村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安顺学院政法学院教师胡文兰发言主题为“布依族妇女传统蜡染服饰变迁的‘真假’之喻”。“真假之喻”既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也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自然、历史、社会互动中的再创造。

南京茶叶行业会长、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老师发言题为《透过徽茶,看苏茶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缕缕茶香》。他改变了人们对机械化的盲目否定态度,从非遗技艺的角度指出机械化、现代化对传统手工艺不无裨益。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张毅教授、甘肃省平凉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馆员马元雄、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谭有进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梁丽君老师、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馆员董帅分别进行了认真的评议。

此外,11月10日晚,“年画重回春节”主题论坛、中国珠宝首饰教学与行业发展工作研讨会分别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新年画创作、年画活态传承、年画回归现代生活、中国珠宝首饰教学与行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论坛的最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尚刚教授做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论坛对于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及其研究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存在的一个问题——过于看重设计。他对于把手工艺当成前卫艺术去设计持否定态度。他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皆是因其本身的特点才具有价值,所以对于手艺来说,技艺是它存在的基础,不能离开技艺,靠观念与表现去做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青年论坛”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培育有利于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的青年人才,及至第三届已经渐趋成熟。作为2018苏作文创峰会的重要子活动,本届论坛聚焦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振兴及文化旅游融合等领域的前沿探索,收到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应征论文97篇,还开设了中国首饰设计教育联盟论坛暨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首饰设计作品展。持续两天的论坛呈现了天南地北不同角度的精彩发言,其要义在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如何既能秉承传统、不失其本,又能用古老的技艺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美感,实现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专家、学者经过多方探讨,共同决定2019年的论坛主题将聚焦于非遗研习培训工作上,作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总结。而本届论坛也充分展现了研培计划在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丰富非遗保护的举措、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等方面的发挥了极大作用。

评议专家

张毅

马元雄

谭有进

梁丽君

董帅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独家定制家具,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成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