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2018-03-25

山西建筑 2018年25期
关键词:南京市市政工程监管

姜 姗 姗

(南京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江苏 南京 210000)

1 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现状

1.1 建设背景

市政工程是我国城市建设最为基础的建设工程[1],它关系到城市发展,人民居住水平的提升。南京市市政管理处(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主要承担全市基础设施工程市场管理和市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但在监督机构的调整、监管职能的调整、建设管理要求的调整、内部绩效考核管理要求等背景下,原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存在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矛盾,因此于2016年5月启动南京市政监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已满足新形势下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需要。

1.2 建设情况

南京市政监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以市政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理念,逐步建立一个以对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市政工程、企业以及人员全面监管为基础的数据中心体系,配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创建从信息门户向服务门户的转变,加载互联网移动终端系统等各种应用形成一个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市政工程监管工作,基本实现智慧服务、创建服务型监管机构的总体目标。该项目已于2017年6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能够强化对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企业、人员的监管,同时加强市政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监管效能,规范市政建设市场;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2 存在问题思考

目前,项目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基于建设目的和初衷,对项目再次进行“回头看”,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1 信息化应用意识有待提高

信息化技术只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部分工作人员仍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尤其在项目应用初期,认为增加了工作量,需要人员、时间方面的投入,对信息化工作持有观望甚至抵触的态度,这也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难度。

2.2 政策要求调整频繁

项目建设是依据原有政策环境以及职责范围要求提出的具体需求进行信息化建设。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信息化建设政策要求不断变化的窘境,这给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带来不可预见的困难。比如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及时完成各类系统间数据的交互与对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数据源头获取方式,增加了数据传输难度,虽然这有利于数据融合共享,但也给信息化建设推进带来极大挑战。

2.3 数据整合难度大

项目建设初衷是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级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一个以对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市政工程、企业以及人员全面监管为基础的数据中心体系,使得南京市政市场、质量、安全等方面监管工作全面受控。但由于各级部门系统庞杂且研发进度不一致等原因,目前还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有效数据,“信息孤岛”现象依旧存在。比如市政企业、人员信息还未能与各级部门实现全面的数据交互共享;企业资质、人员管理与信用管理数据之间关联关系仍较为薄弱;由于各区县职责权限不同等原因,目前系统还未下沉至各区县,各区县市政工程监管数据仍无法完全掌握,还未能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对全市市政监督行业管理和业务工作进行指导。

2.4 项目建设与业务实际应用略有偏离

目前项目是基于建设初期提出的需求来搭建的基础框架,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根据需求的不断变化进行功能叠加。但各环节功能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功能和流程操作设置的合理性并没有整体把控、仔细推敲。比如某些流程在纸质办理中只是简单的文件传递,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告知的形式,不必再作为某个流程的节点出现。又比如,各模块之间存在功能冗余、模糊不清的问题等。这就使得项目应用较为繁琐,给操作人员带来的体验感较差,也偏离了应用信息化建设手段提升南京监管效能的期望。

2.5 新技术应用仍有差距

项目建设应用了微信平台、移动终端app、二维码等多种新技术,但这类技术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仍存在若干问题。比如微信平台还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发布,未能做到与系统数据绑定对接并加以应用;移动终端app还只能做到部分监督档案的现场编辑,受现场网络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基于提升监管工作效能考虑,离市政监管工作智能化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2.6 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有待加强

项目建设面临多个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互对接,其操作访问也日益频繁,在网络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形成可靠的灾备容错机制,保证项目稳定安全有效运行,这就给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建设带来一定的压力。

3 工作推进建议

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艰难的,基于建设资金、时间、人员、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持续推进。基于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强化信息化应用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化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制度、及时沟通、奖优罚劣等途径,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增强全员应用信息化的意识和能力,为全面推进项目应用夯实基础。

3.2 积极推进项目应用

3.2.1进一步优化功能,由繁入简

基于已经形成的项目基础架构,推进项目建设关键不应该再是简单的思考新需求新功能的增加,而是从项目建设初衷全盘考虑,对其进行精雕细琢,简化程序,提高可用性。

3.2.2数据上接下沉,推进数据资源融合共享

国家推进建筑市场监管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总体目标是大势所趋,因此仍应持续推进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具体来源于几方面的工作:

1)持续与上级部门沟通,实现市政企业、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执法信息)的交互共享。2)积极与各区县交流,共同探索监管数据交互方式,实现区县监管数据共享融合。3)推进检测数据服务市政监管工作。4)提升系统自身数据交互能力,应对各方资源交互需求。

3.2.3忠于系统服务业务宗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系统的建立应基于服务监管业务,依据监管业务的需要调整系统模块设计,发挥其效益最大化。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5号)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突出强调了监督巡查执法的概念。因此,应利用系统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强化监督执法力度,提升市政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具体可以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系统中企业、人员信用信息与工程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从企业的角度,可以关联企业下所有工程信息包括其奖惩信息,如其处罚信息次数超出了某一标准范围,系统就会自动预警提醒监管人员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从工程的角度,可以关联相关企业、人员信用信息,如对工程进行了相应的奖惩,那么也将自动关联记录进入企业、人员奖惩信用信息中,为企业信用考评提供依据。

2)在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库》《安全隐患库》《市场和质量安全违规行为指标库》《监督档案验证评分标准》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指标模型,通过对监督工作标准化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后续监督专项检查提供数据支撑,指导监管工作有序、规范、统一。

3)考虑现场、市场与检测的联动。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移动终端、二维码)采集施工现场真实有效的材料委托检测数据同步回传给检测中心,检测中心根据委托检测数据对相关材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回传到系统中,系统开展针对性检测数据分析,指导和反馈市场监管和工程监督工作。

4)强化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为强调监督巡查执法的属性,应进一步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可用性,监督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时全面掌握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加以处置,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受控。

3.2.4创新再提升,探索市政监管智能化应用

在推进“互联网+”特色资源平台建设方面仍需努力。后续的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在无人机,BIM,GIS以及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探索,例如可以应用无人机技术协助处置突发事件,应用BIM技术全面掌握施工工程建设情况[2],利用GIS技术掌握全市市政工程覆盖情况[3],甚至将人工智能技术(如AR)应用至监督工作中,利用已经建立的工程问题标准,识别施工现场问题形成规范监督记录等。

3.3 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建设

加强系统数据在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目前系统已积累了一定工程监管数据,可以将部分系统数据与门户网站对接,实时发布相关数据,实现政务公开。例如可以将系统中已经审核通过的危险性工程数据、材料供应单位信息实时显示在网站中。

3.4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1)引进专业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团队,定期进行漏洞监测,协助管理系统、网站信息安全,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与外部数据资源共享日益频繁,单位内网络复杂交错的背景下,更应该配备有效的网络管理工具。

3)增强信息网络安全意识。组织全员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强化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基础数据的责任。

4 结语

“十三五”期间,是智慧南京建设的重要机遇期。积极推进南京市政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强化信息化应用意识,提高信息化项目应用能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建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能够有利于提升政务服务办事效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南京市市政工程监管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南京市长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