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济市高效节水及末级渠系建设项目必要性分析

2018-03-25张少华

山西水利 2018年7期
关键词:永济永济市机井

张少华

(永济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 永济 044500)

1 概况

1.1 自然气候

永济市地处运城市南端,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一般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盛行东南风,降雨集中,且多雷暴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据1956—2005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540.8 mm,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5%~65%。多年平均蒸发量2 052 mm(20 cm口径蒸发皿),多年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21.22℃,极端最高气温41.7℃,全年无霜期约210 d,最大冻土层深0.3 m。

1.2 流经河流水系

流经永济市的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除雨季短时段流淌洪水外,平时没有可供农业灌溉的径流。

永济境内有山涧沟溪44条,最长的沟有8 km,最短的仅有4 km,一般年份有清水流出的有29条,多年平均总清水流量约为0.304 m3/s,大部分被引用于城乡生活用水。

市境内有伍姓湖和鸭子池两个湖泊。伍姓湖地处永济城区东北约2.5 km,西临三张村,北靠伍姓村,南近同蒲路,东至孙常村北。东西最长约10 km,南北最宽约5 km,面积约20 km2,湖水来源主要是上游涑水河、姚暹渠、湾湾河水、山涧沟溪汇入,以及山前洪积扇下部潜水溢出及厂矿企业的排水汇入,枯水期几乎干涸。丰水期积水面积达4 km2。鸭子池位于东西阳朝村北,是中条山诸峪水汇集之处,今已干枯,大部分已经被虞乡农场开垦为耕地。

黄河从永济市西侧流过,流程多达40余km,客水资源丰富,市内建有尊村引黄和夹马口小樊引黄2处大中型引黄泵站,引黄灌溉条件优越。

1.3 项目区农业灌溉现状

项目区共涉及永济市境内城东、蒲州、开张、栲栳、城北、张营、卿头7个乡镇,58个村。

永济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灌溉主要分为黄灌区和纯井灌区。市境内有夹马口小樊引黄干渠及尊村引黄一二级干渠穿过,市境内两灌区灌溉面积共4.76万hm2,其中以尊村引黄永济灌区控制面积最大,其北干渠控制面积2.476万hm2,南干渠(姚温站)控制面积1.09万hm2;夹马口小樊灌区控制面积1.2万hm2。另外有机井4 079眼,出水量大都在50~80 m3/h。其中在两大黄灌区内有机井2 144眼,纯井灌区机井1 935眼。

北部地区多年来农业灌溉主要以引黄灌溉为主,其水源为尊村引黄及夹马口小樊引黄水源,采用渠道输水形式进行灌溉。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资金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了节水续建配套(万亩以上支渠)及泵站改造,尊村引黄灌区和夹马口小樊灌区均受益其中。

随着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工农业需水量的增加,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加大对黄河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已成为永济市现代农业灌溉发展最主要的任务之一。黄河水水质良好,通过对引黄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扩大及恢复引黄灌溉面积,可逐步实现维持地下水的动态平衡,使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项目区分为自流灌区、小型泵站灌区、井灌区。目前由于自流灌区渠道等工程配套不完善,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小型泵站灌区设备老化,渠系不配套。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导致水井报废数量增加,提水费用增加。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节水配套措施。

2 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水资源水质较差,农民节水意识不强,节水措施不力,浪费比较严重,地表、地下水补给不足,严重超采,漏斗区形成比较多。机井灌溉是永济市农业灌溉的主要工程,永济全市现有灌溉机井4 079眼,井灌面积3.68万hm2,仅农业灌溉一项的年用水量就高达1 600万m3,相当于全市地下水年可开采量的2倍多。

第二,引黄灌区渠道防渗不到位,致使无效灌溉系数加大。项目灌区内由于引黄水难以保证灌区农田适时、适量灌溉,致使地下水灌溉水量增加,井灌区面积扩大,黄灌区面积逐步减少。

第三,由于灌溉方式的传统性,致使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永济是一个传统农业市,农业发展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严重恶化、紧缺。因此,积极开展引黄水灌溉,对引黄灌区进行末级系配套,扭转不合理的用水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扩大引黄灌溉面积,减少引黄名誉水地,置换部分井灌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和迫切。

永济市的农业灌溉分黄灌区和纯井灌区,目前,北部地区黄灌区干、支渠工程已基本改造完毕,由于末级渠道尚未配套,直接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用水积极性。因此,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扩大引黄灌溉面积、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减轻农业灌溉成本,节约地下水资源,有效补充地下水量。

永济市南部地区为纯井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采用地下水,而目前群众采用的大水漫灌形式,亩次灌溉用水量增大,不断加重了农民灌溉成本,更主要使地下水严重超采,应在井灌区内严禁新打机井,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约地下水资源。

本项目的推行实施,可提高水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增加农业灌溉技术科技含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高效、优质、高产的农业目标。

猜你喜欢

永济永济市机井
山西“永济好面”成功入选《乡村振兴品牌强农》巡展活动
董旭光永济调研农牧产业项目
永济市财政局:学党史办实事 转作风树形象
护秋
小跟“包”眼中的她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唐代诗人之“永济现象”
永济市:深入基层传达学习《条例》和《准则》
中车永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永济市:璀璨“廉”灯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