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水文要素特性分析

2018-03-25赵本龙马占辉赵建永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白洋淀年际径流量

赵本龙,马占辉,赵建永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保定 071000)

1 区域概况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腹地,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区域面积1566km2。全境地势平坦开阔,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高度在6.51~19.5m。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潮湿土,土壤质地主要为沙壤土和壤土[1]。

雄安新区属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大清河、白沟引河、萍河、瀑河、漕河、府河、唐河和孝义河[2]。大清河、白沟引河和府河丰水年有水外,其余河流都属于季节性河流,境内河段几乎常年河干。除大清河外,其余几条河流全部汇入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大清河水系中下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其主要由多个淀泊和壕沟组成,淀底高程一般5.1~6.5m。主要承纳白沟引河、萍河、瀑河、漕河、府河、孝义河和潴龙河等8条河流入淀,流域面积3.12万km2。当白洋淀保证水位达到10.50m时,水面面积366km2,蓄水量10.38亿km3。

雄安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东部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2.0℃,极端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26.7℃;年日照2554h,无霜期186d。全年以偏北风居多,多年平均风速2.1m/s。区域内平均相对湿度64%。

2 降水[3]

2.1 降水量地域分布

降水量地域分布比较均匀,降水量509.1~517.8mm,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略减,白洋淀淀区降水量小于区域内陆地部分降水量。雄安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13.9mm,低于保定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70.2mm。区域内年有效降水天数为61.4d。

2.2 降水量年内分配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主要特点是汛期降水量大且集中,其余时节降水较少。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主汛期7、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2%。丰水年汛期降水量所占比重更大,能达到90%以上。

区域内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历史上几次大暴雨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暴雨中心降水强度大、历时长,一般持续3d,最长的能持续6~7d。

2.3 降水量年际变化

降水量年际变化非常大,最大年降水量1201.4mm,发生在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130.6mm,发生在1975年,两者相差8倍之多。降水量年际变化非常不规律,大多数年份降水量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而大于平均降水量的年份降水又较充沛,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倍多。近些年多有局部暴雨发生,导致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4]。

3 径流

3.1 径流的形成

径流主要由降水、降水入渗、渗出补给而成,因此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与降水的变化过程大体一致。区域内多年平均径流量6.471亿m3,折合成径流深64.7mm。

3.2 径流的年内分配

径流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与降水的年内分布一致。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一般8月份径流量最大,最大值24.48亿m3(1956年),4或5月份径流量最小,枯水年份为0。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0%,一般8月份径流量最大,4或5月份径流量最小。随着近年实施的白洋淀生态补水,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时间一般在补水期间。

3.3 径流的年际变化

径流随降水变化而变化,年际变化也非常大。最大年径流量发生在1956年,为45.40亿m3,而最大瞬时流量发生在1963年,为3540m3/s。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丰水年,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1995年和1996年径流量较大,其余年份河道径流较小,且断流时有发生,更甚者是全年断流,年径流量为0。进入到21世纪后,完全进入枯水年。

3.4 洪水

洪水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份,且多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这一时间段。区域内的洪水属于暴雨型洪水,洪水主要为陡涨陡落型,一般性洪水持续时间较短,少则几小时,多则3~5d,特大洪水持续时间可达6~8d。大洪水年份主汛期径流量能占到全年径流量的90%左右[5]。

4 泥沙

泥沙主要为悬移质泥沙,来源于降水对流域表面的侵蚀和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区域内多年平均输沙模数34.1t/km2,建站累积输沙量2010万t。最大含沙量发生在1954年,为21.8kg/m3,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发生在1973年,为2060kg/s,最大年输沙量发生在1959年,为393万t。而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河道水量的减少,河道出现了干涸状况,导致部分年份输沙量为0。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且主汛期7、8月份占全年泥沙总量的90%以上,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洪水期间,最小含沙量一般发生在枯季。

5 白洋淀蓄水

白洋淀承接保定地区上游8条主要河流入淀,但由于建国后大部分河流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和中小型水库若干,导致白洋淀蓄水量总体上减少。特别是进入1980年以后,出现过连续5年淀干情况,2000~2004年也出现过平均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处于淀干状态。近些年随着保定市向白洋淀的“生态补水”和引调黄河水的“引黄济淀”等工程的实施,使白洋淀蓄水得到保证,其中保定市各水库向白洋淀输水3.841亿m3,引黄济淀水量4.113亿m3。通过向白洋淀的补水,使得淀内水位处于7~8m,个别年份水位在8m以上,对保护白洋淀湿地环境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由于白洋淀水面面积较大,蒸发和渗漏的影响不能忽视,同样由于每年补水量和天然径流量的不同,白洋淀每年的蓄水变量无规律可循,年蓄水变量时正时负。截止2016年底,白洋淀水位8.38m,蓄水量3.31亿m3。

6 地下水

区域内地下水井主要为降水入渗—人工开采类型,所以地下水埋深变化主要受降水和人工开采量的影响。部分地下水井埋深也受河道和白洋淀蓄水影响。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为14.40m,最大埋深值17.44m,最小埋深值6.51m。从多年地下水埋深统计值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因为降水充沛,地下水水位有所抬升,从年际看总的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999~2000年为地下水水位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段。从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变化可以看出,2~4月份为地下水水位上升期,最小埋深一般出现在3或4月份;5~7月份为地下水下降期,最大埋深一般出现在6或7月份;其他时段地下水水位基本变化平缓。从地下水的区域分布情况看,近白洋淀的观测站地下水埋深较浅,埋深5~6m,且多年埋深平均值相差不大;在雄安新区西北部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7~19m,最大埋深值在23m以上。

7 水质

7.1 河道水质

由于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致使辖区内河流水质极差,根本无法利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河流水质尚处于Ⅳ或Ⅴ类,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河流水质常年处于Ⅴ类或超Ⅴ类。个别年份由于河水充沛稀释了污染物,某一时段水质可达到Ⅳ类。河流中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铁、氨氮、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7.2 白洋淀水质

白洋淀水域内共布设有15处监测断面,水质较好区域分布于白洋淀的下游区,水质可达到Ⅳ类;水质较差区域分布白洋淀的上游区,为Ⅴ类或超Ⅴ类水质。白洋淀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大肠菌群等,富营养化程度十分严重。汛期水质略好于非汛期,主要是汛期降水比较多,地表径流汇入白洋淀内,使淀水得到补充和稀释,污染物含量有所下降,水质略有好转。

7.3 地下水水质

区域内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水质处在Ⅱ~Ⅲ类水,能够满足生活饮用和灌溉用水需求。个别年份水质为Ⅳ类或Ⅴ类水,仅能用于灌溉。从地区分布来看,雄安新区东北部、西北部和靠近白洋淀淀区部分水质较差,尤其淀区附近地下水受白洋淀污水影响比较严重,水质已降Ⅴ类水。从时间上看,2010年以前地下水水质处在Ⅱ~Ⅲ类,进入2010年以后,地下水水质处于Ⅲ~Ⅳ类,甚至出现Ⅴ类水;部分地下水站水质综合评价呈下降趋势,地下水不能饮用,仅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地下水水质超标物质主要为溶解性固体、总硬度、总锰、氟化物、硫酸盐等。

8 结语

(1)雄安新区内河流丰枯水年变化具有同步性,旱涝灾害同时出现。

(2)降水在区域内分布比较均匀,河道径流随上游来水情况变化。

(3)降水、径流和泥沙等年内、年际变化差异较大,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由丰水年到枯水年,径流量递降速度比降水量快。

(4)地下水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区域内地下水埋深值也相差较大;区域内除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能够满足生产生活和农业灌溉要求外,河道和白洋淀水质级别极低,根本无法利用。

(5)随着近些年补水工程的实施,白洋淀蓄水得到了保证,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1]宋中海.白洋淀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河北水利,2005(9):12-13.

[2]保定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保定地区水利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6):60-79.

[3]保定地区水文站.水文计算手册[R].1973.

[4]赵本龙,张强.沙河流域王快水库上游水文要素特性分析[J].海河水利,2009(3):46-48.

[5]詹道江,叶守泽.工程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白洋淀年际径流量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长江大通站径流量的丰平枯水年划分探讨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加强太行山和白洋淀综合治理推进环首都地区生态建设
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