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务检查数据录入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2018-03-25孙晓军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处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务工区失控

孙晓军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处

1 概况

为规范工务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工务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检测、统计分析、修理计划编制、现场作业控制、验收评价,科学指导工务设备养护维修工作。工务处与总公司信息中心在总公司原“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基础上,结合“上海铁路局”及“上海铁路局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研发了新版的“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并在2016年全路“工务修程修制改革”现场会作了介绍,获得总公司工务部领导及所有兄弟局工务系统领导的一致高度评价并在全路推广。目前我局所有工务设备管理单位正在全面开展新版的“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试用工作,为全面切割正式使用打好基础。

2 检查数据录入存在的问题

该系统应用软件模块包括检测管理、状态分析、计划管理、作业监控、安全管理、调度管理、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等内容,覆盖路局、站段、车间、工区四级工务部门。但就近半年来各工务单位各级试用情况的检查结果看,除系统熟练掌握、使用的程度不同外,系统录入数据与检查工区原始检查数据不一致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从表面上就系统录入数据与检查工区原始检查数据不一致问题的调查、分析来看,由于检查工区只是作为工务设备的异体检查主体负有按周期检查和保证检查质量的职责,不承担由于失修、失养而造成的设备质量问题职责,所以不会主动隐瞒原始检查数据在系统中的录入,而是作为负有工务安全生产组织主体责任的车间管理层因检查发现设备质量问题过多,为避免被上级领导或专业管理部门批评、考核所刻意进行掩盖的行为,表面上体现为一般的掩盖设备质量问题的行为。但深入分析此类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实质是被动应用该系统,不了解检查数据的真实录入环节对“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运作全过程的关联性,不理解该系统的应用对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清楚此环节的失控可能直接导致工务设备安全风险的失控、间接导致工务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和劳动人身安全风险的失控的问题严重性。

3 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原因分析

3.1 工务设备安全风险失控

一是系统应用后,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将主要依据系统中的工务设备质量数据了解、掌握工务设备现状,虚假、错误的数据必然导致对设备实际状态的误判;造成管理系统对严重设备病害的自动判别和警示功能也不可能触发。二是系统是依据工务生产“五个环节”为原则进行研发的,系统应用后,工务设备的维修计划来源于对工务设备的动静态检查数据的分析,结合“天窗”资源和劳力资源按“先严重、后一般”的原则安排维修计划,严重设备病害数据的缺失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的缺失,也必然不可能在系统中生成相关的维修计划。三是根据现行的路局“营业性施工管理办法”及“工务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无计划作业”和“点外从事点内作业项目”均属于严重违章项目。基于上述三个原因,势必导致存在严重病害的工务设备无法及时得到整治,直接导致工务设备安全风险的失控。

3.2 工务施工作业安全及劳动人身安全风险失控

由于检查数据的不真实录入而可能直接导致工务设备安全风险的失控,作为肩负生产组织主体责任和设备管理责任的车间管理层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不可能长期放任设备病害的存在而置之不理,但又无法在系统内生成修理计划,变更计划又缺乏合理的依据,极有可能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擅自变更原施工作业计划内容或随意编造点外作业项目进行违章整治,为掩盖真实施工作业项目,必然导致面上的施工预案、防护方案或安全预想与实际施工作业项目风马牛不相及,并增加了变化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必然间接导致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及施工作业人员劳动安全风险的失控。

3.3 造成系统的逐步混乱

由于计划项目的擅自变更,造成原有计划项目未能实施,又缺乏原计划未实施的客观理由,只能刻意在系统中对原计划施工作业项目需整治病害进行假销号,最终导致下一站周期相应的检查数据又得掩盖,周而复始必然导致系统的逐步混乱,真所谓“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掩盖”,但最终谎言的泡泡越吹越大,造成工务生产五大环节全面失控,成为演变成事故的重要诱因,造成严重后果。

4 具体措施

综上所分析的原因可以看出,基础检查数据的不真实录入会带来设备质量分析、计划编制、作业组织等一系列的后果问题,最终导致后果越来越严重。明白了这些原因,可以警示我们高度重视对检查数据录入环节的把控,确保“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有序运作。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试用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并落实以下相关措施。

4.1 做好宣传、沟通工作

系统的应用不能仅仅只重视工务系统各级对系统的熟练掌握和使用情况,在系统完全切割应用前务必加强系统各关键环节与工务安全风险管控之关系的分析、宣传及沟通,使系统各级应用人员理解各相关环节把控之重要性,从而自觉予以严格把控。

4.2 改善试用期间对设备管理的检查、验证方式

系统的设备状态数据主要来源于轨检车、添乘仪等动态数据;检查工区的周期检查数据;作业后的回检数据这三方面。而这三类数据的来源都不同,均能起到相互比对、验证的作用。其一:动态数据经地面复核确认的大值偏差信息可以追溯检查工区上一周期检查计划的覆盖、检查质量、原始检查数据的真实录入情况;追溯车间分析质量和修理计划安排情况;追溯车间维修工队或设备工区计划执行、作业质量及回检数据的真实性。其二:检查工区下一周期的检查数据对照前期修理计划和回检数据,同样可以验证车间修理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维修工队或设备工区计划执行情况、作业有效率及是否存在“假销号”情况。其三:通过现场设备实际状态数据与系统设备状态数据的比对,同意能发现系统应用在哪个环节产生了偏差,追溯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其四:依据动态数据和检查工区检查数据分析制定的车间月度修理计划与设备工区工长提报的修理建议计划进行比对,能清晰地判断出工长对管辖设备状态的掌握程度。其五:动态检查数据;检查工区的周期检查数据;作业后的回检数据是否基本一致,同样反映出车间作为生产组织主体对养修生产"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五个环节的把控能力。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作用描述,可以看出,系统设备状态数据与动态设备状态数据、原始检查数据、作业回检数据的比对、验证工作是一项极其有效的检查手段。运用好这个检查手段,能切实发现工务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帮促、整改。

4.3 提升检查质量

人员的选拔、技能的提升、历次检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4.4 加大检查数据的真实录入的考核力度,提升工务各级对检查数据真实录入工作的“敬畏感”

检查工区的检查数据作为工务养修生产体系的基础依据,其数据的偏差将直接导致设备状态分析结果、修理计划的偏差,造成系统实际工效丧失;甚至导致工务设备安全风险、工务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和劳动人身安全风险的失控。这种行为可视作一种有意违章行为。其后果之严重、行为之恶劣,必须予以坚决杜绝。建议可增补纳入安全管理“红线”条款,在“红线”条款修订前先期纳入各工务单位“黄线”条款予以公布、明示。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培训、沟通力度,避免“无知者无畏”情况的发生,提升工务各级对检查数据真实录入工作的“敬畏感”。

5 结束语

通过检查数据录入环节与工务安全风险管理之间关系的解剖、分析,可以使工务相关管理者及操作者认识到检查数据真实录入之重要性,在实际工务安全生产过程中严把检查数据录入关,确保“工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工务系统有效运作,发挥其对工务安全生产管理作用,保持目前工务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工务工区失控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关于铁路编组站减速顶工区标准化建设研究
定身法失控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浅谈时速200公里动货混跑线路工务维修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铁路隧道定额工区长度和通风管线路工程量计算规则探讨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工务材料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及实践
上海局工务系统标准化线路科创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