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万华工:中国在一战的“主力参战部队”

2018-03-25

新传奇 2018年49期
关键词:华工德国日本

许多战史专家指出,一战时,正是因为大量华工的到来,英、法两国才得以将更多原本需要留在后方生产、建筑岗位的劳力转化为兵源,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号称“绞肉机”的史上最大消耗战的胜利。

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战纪念日。当天,在各国政要云集的一战终战百年纪念“主舞台”——法国巴黎凯旋门前,“中国元素”并未缺席:在各国青少年用不同语言朗诵一战见证人遗留文字的声音中,人们听到了一位女中学生,用中文朗诵一名中国参战劳工在停战当日所写的书信;在为世界和平祈祷的乐声中,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拉响了巴赫名作《萨拉邦德舞曲》。尽管曾经鲜为国人瞩目,但现实上,中国不只是一战的参战国和战胜国——甚至,中国本土也是一战的战场之一。

从中立到参战

1914年8月,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将之视作“不相干的遥远战争”:当时执政的袁世凯政府在8月6日第一时间宣布“局外善意中立”,试图置身事外。当时中国已是列强势力深入渗透的格局,而且,日本已与英国在1902年结成了所谓的“英日同盟”,伺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尤其是胶州湾以及青岛的控制权。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并和英国联合出兵胶州湾,11月10日,德国胶澳总督麦维德签署投降书,将青岛要塞和整个“德国胶州保护领”移交给日本。一战战火燃烧在中国国土,袁世凯政府却束手无策。

在日本内阁授意下,1915年1月18日,日方绕过中国外交部直接和袁世凯接触,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政府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国四年条约》,日本不仅取代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特权,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全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存在——这一事件成为压垮袁世凯政府的众多稻草之一。

袁世凯倒台后,北洋政府成为以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相持不下的舞台。皖系在日本支持下主张“参战”,试图借此在战后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回利权”;直系则在美国支持下坚持“中立”,认为参战对中国无利可图。

日本支持中国参战,是因为在“二十一条”无法全部兑现的情况下,他们希望借参战扶持亲日的皖系统一全中国,从而奠定其在中国一家独大的霸权地位;而美国支持中国继续中立,则是本着“利益均沾、门户开放”的一贯立场,希望借此阻止日本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

双方僵持不下,中国只好继续“善意中立”,但默许协约国在中国招募劳工赴欧洲前线修筑工事。直到1917年4月6日,美国宣布参战。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掣肘中国参战的力量已经消失。8月14日,段祺瑞内阁宣读宣战书,中国自此加入协约国行列,对同盟国正式宣战。

为中国赢得“面子”

表面上,宣战后的中国“得偿所愿”:协约国和美国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尽力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得大国当有之地位及其优待”;英、法两国对中国劳工在欧洲前线的贡献表示了“感谢”;中国政府取消了德国、奥匈在华治外法权,收回了奥匈在天津的租界;没收德华银行以及德国、奥匈在华全部船舰;解除全部驻“天津-大沽口”一线奥匈军队武装;日本宣布贷款一亿日元给中国作为“参战款”,并提供装备、训练,协助中国组建“参战军”。据战后统计,仅1917-1918年,日本就向段祺瑞内阁提供8笔贷款,总计1.45亿日元,约合当时币值7250万美元。

1919年1月,“参战军”正式成军,包括3个师加4个混成旅,是当时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中国政府向法国派遣了一个正式的官方军事调查团,向欧洲和中东战场继续派遣大量华工——战后统计,华工总人数达14万多。但当时已经到一战末期,“中国参战军”实际上始终未曾参战,中国劳工因此成为中国在一战的“主力参战部队”。据当时保留下的资料显示,由法国政府招募的华工,多数被派往后方和兵工厂,而英国政府招募的华工,则几乎都被派到战场上担负后勤和建筑工作,有些甚至不得不直接卷入战争——约两万华工为此献出了生命。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经高度评价参战华工,称“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勇士,他们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兰西共命运,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许多战史专家也指出,正是因为大量华工的到来,英、法两国才得以将更多原本需要留在后方生产、建筑岗位的劳力转化为兵源,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号称“绞肉机”的史上最大消耗战的胜利。

这是一战华工为中国赢来的“面子”。然而“面子”后的“里子”并不那么光鲜。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外交秘密交易中,日本先后和英、法、俄、意四个参战盟国达成谅解,四国在并不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同意承认战后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全部权利;在英国斡旋下,日本和美国在1917年11月2日秘密达成《蓝辛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华“特殊利益”,日本则尊重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段祺瑞内阁得到最多的“参战资源”,包括贷款等,均来自日本。但这些当然不是免费的午餐——日本提出了包括代管三个兵工厂独家军火供应、贷款和练兵顾问权等一系列秘密条件,段祺瑞内阁都被迫吞下。

这一系列“里子”,为战后巴黎和会的危机总爆发埋下了伏笔。

给中国民族经济赢得了约十年发展“黄金期”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也成了战胜国之一。两个多月后,巴黎和会开幕。日本试图阻挠中国直接与会,但中国冲破重重阻力,终于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所占的一切权益等要求,但英、法、意、日四国不顾中方强烈抗议,执意将德国在山东一切权利交给日本。消息传至中国,群情激愤,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中国现代史就此拉开序幕。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由“参战军”改编的“中国边防军”在皖系指挥下,惨败于吴佩孚等指挥的直奉联军,皖系仅9天就基本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这也标志着由一战而奠定的“日本独霸中国局面”再难维持下去。

一方面迫于中方的强烈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势力的崛起和英日同盟的瓦解,1922年2月6日,《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签约国为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在华盛顿和会上签署,日本在中国短暂一家独霸的局面宣告结束,“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美国主张重新成为主流。借此契机,1922年12月10日,最后一任日本胶州湾租借地负责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由比光卫陆军大将,被迫将青岛主权交还中国。

“中国的一战”就这样始于青岛,又终于青岛。尽管“弱国的胜利”乏善可陈,但中国也并非一点红利都没有。除了有条件收回青岛利权,以及战时从德奥两国收回的部分利益外,战后协约国各国同意自1917年12月起庚子赔款暂缓5年偿还(俄国仅同意1/3暂缓)并免加利息,占庚子赔款总额20.91%的德、奥两国赔款被永远撤销,德国需赔偿中国战争损失(1924年《中德协约》定为约8400万元);始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5%固定海关税被取消,中国有权再提高5%关税;自1901年《辛丑条约》后,中国军队被禁止驻扎在天津一带,而一战期间天津周围20里允许中国军队进驻。

此外,一战令欧洲列强纷纷衰落,这给了中国民族经济约10年的发展“黄金期”。尽管这段“黄金期”并未能取得更大成就,但毕竟令近代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又向前艰难地迈进了一步。

猜你喜欢

华工德国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探寻日本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黄金时代》日本版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