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创造力从哪里来
2018-03-25
人类的创造力来自于我们的大脑,而人脑又是宇宙间最复杂的液态网络,人类之所以具有如此非凡的创造力,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要战胜自己心中守旧的那一面,就能充分地将其展现出来。
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有时候就是灵光一闪,像门捷列夫(如图)就是在睡梦中看见了一个表,醒来后便排出了著名的元素周期表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
人类的创造力来自于我们独一无二的大脑,而脑子最初却不是为了思考人生而被进化出来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运动。植物不需要运动,所以植物没有进化出大脑。
动物则不然,它们所处的环境始终在变,需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于是动物进化出了大脑这个独特的器官,专门负责收集汇总来自感觉器官的环境信号,对其进行运算处理后再向运动器官发出指令。
因为环境信息千变万化,所以每一次处理过程都相当于一次创新,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动物们必须省着点用,于是它们进化出了一个新的机制——“重复抑制”。
但如果一种动物太擅长“重复抑制”也不行。想象一只在野外觅食的猫,它发现黑色石头下面藏着老鼠的可能性最高,于是它只翻动黑色石块,其他颜色的石头从不去碰,这么做会大大减少做无用功的机会,看上去是一种进化优势。但是,大自然并不总是十分确定的,偶尔也会有老鼠躲在黄色石头下面。如果另一只猫好奇心特别强,每隔一段时间去翻一下黄色石块,这个充满创意的想法很可能会给它带来额外的好处。
绝大部分动物的行为模式都介于“重复抑制”和“偶尔好奇”之间,人类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受到两套相互对立的指令的影响:一种是保守的指令,要求我们善于寻找规律,学会自我保护,尽可能地节省能量;另一种是扩张的指令,鼓励我们勇于探索新鲜事物,敢于冒险,甚至从危险中得到快感。守旧和创新同样都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要战胜自己心中守旧的那一面,就能充分地将其展现出来。
创造力的五个阶段
创造力研究领域的鼻祖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于1976年撰写了一本名为《创意洞见》的书,提出了著名的“创造力五阶段说”。
据这套理论,创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期,即通过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为创造力的爆发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希斯赞特米哈伊相信,所谓创新就是一种此前未曾出现过的神经连接方式,正是因为它不同寻常,所以这样的连接非常罕见。所以这个酝酿期非常重要,只有在一片混乱之中,不寻常的连接才有可能被建立起来。
创造力的第三阶段,希斯赞特米哈伊称之为“洞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个时刻代表了创造力的某种神秘特质,仿佛有如神助一般,可遇而不可求。但其实这个“洞悉”时刻并不神秘,自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大多数关于创造力的讨论都停止于“洞悉”时刻,但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事情还远未结束,创造的过程还需要两个阶段才能完结,这就是评价期和精心制作期。
评价期就是对某个创意的好坏作出判断。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一个富有创意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能迅速地对某个新奇的想法作出评价,判断出自己到底是应该继续探究下去,还是赶紧忘记它,另起炉灶。当然,他人的评价也很重要。
最后,好的创意往往还需要经过精心制作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
灵光如何才能一现
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有时候就是灵光一闪,像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就是在睡梦中看见了这样的一个表,醒来后排出这样的一个元素周期表。那么,灵光如何才能一现呢?
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库尼奥斯博士利用脑电图仪研究了灵感到来前后大脑的变化。他让受试者做和创造力有关的测试题,同时通过他们头上戴着的脑电图测试帽来测量脑电波的变化,结果发现就在灵感来临前的0.5~1秒钟,源自受试者后脑的阿尔法波有个大爆发。已知人的视觉皮质位于后脑,阿尔法波的出现意味着这部分脑组织处于停滞状态,相当于闭眼睛。但库尼奥斯博士要求受试者全程睁着眼睛,所以这个结果说明受试者在创造时其大脑会主动屏蔽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
其实,任何特定的想法都是神经网络的一种特定的连接方式,新想法就是一个此前没有出现过的连接方式而已。所谓灵光一现,开始于一个仅靠逻辑分析无法解决的难题,此时在大脑深处,不同的神经元开始尝试各种新颖的连接方式,但都没能进入人的主观意识当中。灵感来临之前一秒钟,阿尔法波爆发,大脑和外部信息之间的通讯被屏蔽,注意力转向自身,一秒钟后伽马波爆发,那个新颖的神经连接得以进入主观意识,灵感来临。
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非常善于建立新的连接,同时也非常善于保存有用的连接方式,这就是液态分子的典型特征。换句话说,人脑是宇宙间最复杂的液态网络,人类之所以具有如此非凡的创造力,原因就在这里。
如何培养创造力
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创造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过程,很难事先作出规划。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灵光一现的生理过程,就可以想办法营造一个环境,让我们的大脑置身于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土壤之中,加速创新的到来。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发现让大脑休息会提高创造力,但这并不是什么事不做的那种休息,而是让自己一边做着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边放松心情,比如散步、浇花或者做家务。此时灵感最容易出现,因为这个时候大脑仍然在想着那件让你琢磨不透的难题,只是不像专心思考时那么集中精力地琢磨,只有这样才能让埋藏在大脑深处的神经连接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看闲书、记笔记,以及和同事聊天等做法都能扩大神经元的触角。说到看闲书,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个好例子,他多年来一直坚持阅读和自己职业不相关的闲书,从中寻找灵感。
当然了,灵感不等于创新,还要证明它有用才行。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某个灵感暂时没用就放弃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容忍错误。这些错误往往会把你指引到一个此前从未经历过的场景里,有助于你放宽眼界,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了更好地从错误中找到灵感,我们可以主动增加试验的次数,为创新提供更多的选择。比如贝多芬在作曲时经常会为同一个主题写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然后从中选出最好的;海明威在创作《永别了武器》时甚至写过47个不同的结尾,然后才选了其中一个作为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