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请给我一碗辛辣鸡汤

2018-03-24格子围巾

中学生天地(B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室长练习册鸡汤

格子围巾

一开学不过半月,我就确定自己跟同寝室的何庭芳合不来。

用比较含蓄的说法解释,何庭芳太“好为人师”,而我最怕的就是这类人。比如,我说起英文课堂测试成绩不理想,她会说出“你已经在最好的高中读书了,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你”这样的话。就连一句再普通不过的 “天气好热”,她都能由“心静自然凉”引出关于“浮躁者无法成大事”的演说。为此我郁闷了一阵子,好容易离开了家里老妈这个“唐僧”,上天又在学校里给我安插了另一位“唐僧”。

对于还不算熟悉的新同学,我无法像对妈妈那样凶神恶煞地争辩几句,只能强忍心中的不快,表面上点头同意,然而矛盾就像土壤下的种子,很快便破土而出。

那天学校突然要交学生证,可我怎么都找不到,只好舍弃午饭,下课铃一响就跑回寝室去找。我将抽屉书包翻了个遍,就是见不到那本手掌大小的薄册。天气虽不算热,但我的鼻子和额头上渐渐冒出汗珠,心情也跌至谷底。其他两个室友在旁边出谋划策,提醒我哪些地方还没找过。

这时,何庭芳提着午饭走了进来。弄明白了原委,她一边吃饭一边说:“以前就提醒过你,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收好,你不注意,现在着急了吧。”

大约是习惯了,她的第一次发言我没放在心上。

可是,她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马虎会给生活带来多少不便, 如果你当初注意一些,就能省下找东西的时间,多背几个单词公式……”

这下我实在忍无可忍。我站起身直视她的眼睛,用尽可能冰冷的语气说:“人家找不到东西已经很着急了,不帮忙的话就请你闭嘴。”

我看到何庭芳拆筷子的手抖了三抖,脸和脖子变得如保温盒里的辣椒一样红。我清楚这话像一次性筷子上的木刺,伤到了她,但我没有后悔,甚至产生了一种类似报复的快感。

寝室瞬间安静,余下的两人也不再当我的军师,只剩下窗外风过树丛的轻微声响和我翻找东西的声音。尴尬漫长的十分钟后,谈话声再次响起,因为我终于在一件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了学生证,而何庭芳恰好出去洗饭盒。

室长对我说:“跟何庭芳谈谈吧,其实她也是出于关心。你没注意到,她吃饭时全程一副快哭的样子。”

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下午上课前主动找何庭芳道了歉,她笑着说没关系。可我知道,我们之间的隔阂并没有消除。

何庭芳的话少了很多,大家交谈时,我几次见她露出欲言又止的窘迫表情。很明显,她在刻意约束自己。

课间,语文老师要抽查练习册的完成情况,我作为小组长去收。何庭芳不在座位上,我干脆直接将练习册从书堆里抽出来。一枚有些厚的信封从练习册中滑落,掉在地上。信封得严严实实,尚未寄出。我看到邮寄地址是本地广播台,收信人叫馨月,大概是某节目的主持人。何庭芳的字横平竖直,写得很郑重,内容想必更是认真写就。她有什么烦恼需要咨询电台?该不会是因为我吧?

当我把信还给何庭芳时,她的脸又变成了辣椒红。她向我小声道谢,信被匆匆塞进不知名的角落。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后,何庭芳拉着我去操场谈天。她开门见山:“信是我上个月写的,因为我想当电台主持人,可我爸不同意,你不要对别人讲。”

原来考上高中后,何庭芳无意中谈起,将来要做电台主持人,没想到被父亲嘲笑。他不以为意地说,主持人没前途,女孩子就要做老师,安定又体面。“我整夜没合眼,躺在床上流泪,连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天快亮时我决定住校,在我爸看不见的地方努力,让他刮目相看。我喜欢听馨月老师的节目,喜欢她开导听众的方式,所以她成了我模仿的对象。”

我恍然大悟,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起来。开学初,校园广播台招新人,何庭芳害羞,定要拖着室长参加。考核内容是朗读舒婷经典诗《致橡树》。不知何庭芳是过于激动还是紧张,读得磕磕绊绊,结果可想而知,她被刷了,陪考的室长留了下来。

我问:“你用很多鸡汤来开导我们,是因为这个吗?”

“对,没想到弄巧成拙,令人厌烦,干脆不说了。”显而易见,厌烦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我。

我又问:“你为什么不寄信呢?”

“不敢呗,”何庭芳苦笑,“我跟自己做了个约定,假如信寄出后没回音,那么我就放弃;反之,我就要顶住压力继续坚持,无论哪条路都很辛苦啊!”

何庭芳并不似她的鸡汤一般,永远乐观向上,马力十足。

我忍不住说:“当电台主持人是你的理想,与他人无关,你不该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封信上。不过你别担心,我不会对别人讲的。”

说完我就率先离开了操场,路上我不停地鄙视自己,最讨厌说教的人,竟教育了别人。

我和何庭芳没有变得特别亲近,我也不知那封信的命运,但我真诚希望,她不要放弃。

何庭芳变了。

她早晨起得很早,常常第一个去教室上自习。用于记录的活页本经常摊开在她的课桌上,她全然不在乎是否有人看。班会比赛绕口令,何庭芳顺利通过了连说五遍“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的终极考验。最重要的是,曾经那个急着发言的人,变成了优秀的聆听者。

我开始反思,倘若我没有发现夹在练习册里的信,是不是就无意间扼杀了一个人的梦想?我不敢深想。因为何庭芳,我意识到,长大并不是试卷上的分数要多漂亮,独立不是远离亲人彰显个性,而是用柔和积极的态度,解决摆在面前的每一道难题。

期末考试后,我们寝室四人相约去吃学校附近的过桥米线。

对于靠食堂大锅菜度日的我们来说,16元一碗的米线算是生活中最好的褒奖。淡白色的鸡汤上泛着些油花,满满的米线和配菜,引人垂涎。抬筷前,何庭芳和我不约而同地拿起罐子,把里面的辣椒碎倒进碗里。红色的辣椒碎很快在淡白色的鸡汤上荡漾开来,我不由得联想到初雪后迎寒盛开的红梅。何庭芳与我有诸多不同,可唯独在吃辣上,我们达成空前一致。

听说情感节目的馨月老师因工作调到了其他城市。何庭芳私下告诉我,那封信至今未寄出:“你说得对,我不该把自己的理想和别人的选择绑定起来,要对自己负责才行。”

何庭芳注冊了公众号,用于发布她的朗读作品和原创散文。她朗读的第一首诗便是《致橡树》,沉稳的吟诵配上动人的音乐,我真的难以将这悦耳的声音和当初印象中的她联系起来。有一次她在朗读散文时,形容曾经的自己为“塑料鸡汤达人”,没有知识积累,没有生活阅历,套用别人的话到处指点江山,就像是憧憬长大的小女孩穿上了妈妈的高跟鞋,非但不漂亮,还走不了路。我不禁微笑。

后来,我读歌德,歌德有段话这样评价年轻人:“比起被说教,他们更欲受刺激。”我觉得,非常适合总结我和何庭芳间的“爱恨情仇”。

假如时光可以重来,我要对青春说,不必吝啬,请递给我一碗加了足量辣椒的鸡汤,里面既有让人流泪的辛辣,又有足够暖心的营养。靠着这碗鸡汤,我们才能在追梦的路上,彼此支撑,勇敢前行。

猜你喜欢

室长练习册鸡汤
练习册
练习册
高校寝室室长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神奇的练习册
鸡汤热线
孤芳自赏
“从明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