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宿主人:温暖缔造者

2018-03-24

中学生天地(B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香客栈民宿

姓名:倪敏华

身份:杭州茶香丽舍度假民宿主人

技能:为在旅途中匆匆而行的过客缔造家一般的温暖

2009年,阳朔。我坐在客栈的香泡树下,吃着一碗当地人家做的米线,静静地看着周遭的一切:几个围着围兜的义工到处走动,店里不时传出约伴游玩的讨论声;店里不见老板的身影,每个人都随意而自在。清晨的阳光洒在庭院的藤椅上,像儿时的外婆家……平静而温暖,心里突然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可能,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开一家自己的客栈。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我心里萌生。

改变,平凡中见精致

时,我是杭州一家外资企业的销售经理。每天上下班,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上,我觉得有些疲惫。从阳朔回来,开一家民宿的决定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迫切地希望破土而出,发芽开花。杭州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资源,而当时民宿还没兴盛,青年旅社也寥寥无几。作为销售经理,市场敏感度让我看到了民宿在这一片市场空白中的机会。

说干就干,我将目标定在杭州四眼井,立志打造一家介于青年旅社和星级酒店之间的民宿。当时四眼井虽一片荒芜,但靠近动物园、儿童乐园,周边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是闹市中的僻静处,恰好符合我的想法,“茶香丽舍”就这样在这里扎根了。

从2009年经营至今,“茶香”的每一样物件,从设计到造型再到打磨,都融入了我的情感。一块老木头,贴上瓷砖,便成为极好的壁炉面板;大风吹断的树枝,略微拗下造型,就成了纯天然又充满骨感的衣架;就算是装修的边角料也可以利用起来,化身成茶几、凳子,在每一个平凡之处张扬个性。

在客栈的活动区域,我设计了一个小书吧。在这里,最适合捧上一本书,泡一杯清茶,在书香和茶香间,和书中人来一次完美的邂逅。客栈靠近动物园和儿童乐园,来这里游玩的家庭客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夏天,我常常看到有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玩闹嬉戏。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日子很慢,玩具很少,一页页的连环画黑白线描小人,串起了我的童年。于是,区别于其他民宿,我特意在书架中增添了适合孩子阅读的连环画,比如整套的《三国演义》和《说岳全传》。如今倡导亲子阅读,这些平凡而又寓意丰富的连环画,给家庭游客带去许多不一样的回忆。

我爱旅游,去台湾看到民宿老板画的美食地图,觉得很好,回来就找人做了杭州手绘地图提供给游客;去洛阳,住在一家五星级宾馆,发现他们会为女士贴心地准备化妆包,“茶香”借鉴了这点;作为“老杭州”,我还会为不同类型的客人给出不同的游玩行程建议……点点滴滴的细节,也恰恰让客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在平凡中追求精致,成為我这几年民宿经营中一直奉行的准则。真心热爱民宿的初心,促使我去钻研、打造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中融入自己的温度。

服务始终是落脚点

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莫干山到安吉,从四眼井到满觉陇,旅游业的兴盛、媒体的宣传带动了民宿业的蓬勃发展,而回想起自己最初创业时的迷茫与艰辛,不由得感慨万千。

2009年,作为杭州第一家民宿,“茶香”在装修完成准备迈出营业的第一步时,就遇到了种种难题。营业审批遇阻、线上推广媒体合作被拒、推广渠道狭窄……当时的我承受着如今后起者无法体会的压力。好在我们凭借着好口碑也渐渐打开了市场,如今更是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第三期“新茶香”也进入装修的最后阶段。

“老倪,我打算放弃民宿重新选择酒店了。现在的民宿看起来是很美,但价格太高,性价比不高,有时隔音效果、卫生条件都不如同价位的酒店。”前段时间,我接到一个热衷于民宿旅游的朋友的电话。

这通电话如同警钟,在我耳边敲响!

我仔细思考了朋友的话。的确,相比于最初的冷清场面,如今大热的民宿业似乎又进入了另一个困境:民宿风格雷同,缺乏个性,民宿服务长年单调重复且专业化程度不高。民宿最早的一批消费群体是有着强烈个性化需求,对新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一群人,而一旦民宿的服务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反而可能会重新选择酒店。

事实上也的确如我所想——从2016年开始,民宿的火热导致了供应量出现井喷的状态,但消费需求未见明显提高,因而整个杭州民宿的入住率已出现了下滑趋势,特别是到了2017年底,民宿入住率创了新低。

朋友的一席话敲醒了我:民宿业始终属于服务类行业,它并不仅仅是由情怀与故事支撑的,最重要的落脚点依旧是服务。也许消费者会因为一个综艺节目或者一篇微信推文走入民宿,但真正留住他的只能是优质、个性化且不断更新的服务内容。如果我们依旧固守旧时的服务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必然会被消费者抛弃。

于是,我们将“服务更新”作为“茶香”新的目标:我们翻修重建了客栈,还增添了与时俱进的科技用品;我们去各地的高级酒店参观,学习借鉴最先进的酒店管理技能;我们还适时地根据热点推出了烧烤音乐晚会、深夜食堂,更好地满足客人新的消费要求。让每一个来这儿的客人感受到旅途的温暖和贴心的服务,才是民宿最终的落脚点。

你要的温暖,我这里有

大概7年前,我结识了一位从广东到杭州工作的客人。无意中,他来到了“茶香”,临近饭点,看他还没有吃饭,我就邀请他,“一起吃饭吧,不过是加双碗筷的事。”起初他是推辞的,觉得不好意思,但经不住我们的坚持,就坐了下来,和我们边聊边吃,说起一个人在酒店吃饭的经历,满是心酸。“一个人吃饭,一不小心就容易点多了,慢慢地就不常下馆子,没胃口随便对付一下就过去了。酒店缺少人情味,没有人聊天,吃饭也觉得挺无味的……”就这样我们吃着聊着,晚饭时间很快过去了。

第二天早晨,他告诉我,昨天是他到杭州以来吃得最开心的一次,觉得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他决定以后常来和我们一起吃。就这样,从2011年到2015年,他在“茶香”陆陆续续住了4年,俨然成了我们的同伴。来住宿的时候,他想吃什么会提前说一声,我们就会准备好;他来的时候,还会给我们带礼物;有时我们还会一起爬山、喝茶,几乎无话不谈。2016年,他调离了杭州,但我们还常常联系,有一次他告诉我,是我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

但仔细想想,我究竟改变了他什么呢?

也许他想说的改变,也恰是相比酒店,民宿的不同之处——享受生活,给客人提供家的温暖。

经营民宿的这几年,我一直想做一个有温度的人,让生活变得有暖意。在我眼中,一个晚上的留宿,早已超越了“住一晚”的需求,这也是我最初将自己的民宿定位为酒店和客栈之间的一个原因,有青旅的情怀,有酒店的服务与生活档次,最重要的是,还要有家的温暖,让游客嗅到这个城市的生活气息——是柴米油盐的滋味,是亲人的关爱,是家的感觉。

采写:沈冰青

专业面对面

随着《亲爱的客栈》《青春旅舍》等一系列“民宿风”综艺的热播,“想开一家民宿”成为“人生规划局”读者群里的热门话题,而与经营民宿最接近的专业就是酒店管理。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和学长学姐走近瞧瞧吧。

老师说:

Q1:您觉得哪些学生比较适合酒店管理这个专业?

何立萍: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首先要具备“两外”的特点。第一个“外”不是指美丽的外形,而是指有亲和力的外形和气质,让客人觉得舒服;第二个“外”是指外语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在日后工作中经常要接待外宾,所以要有比较好的语言基础。其次是心态要好。酒店业属于服务业,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必须学会随机应变,要有比较高的情商。

Q2: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有哪些就业方向?

何立萍:专科毕业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实习教育,大概会有60%的学生选择纯酒店业,为酒店各部门服务;40%的学生会流向其他服务业,比如银行、房地产公司、外贸公司、后勤管理公司等;少量学生会选择自己创业,比如开餐馆或者民宿。

杨 欣:除了选择继续深造,一些同学会进入酒店集团从事管理工作,或者在電商平台上做与酒店、住宿相关内容的开发、运营;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去如旅游局等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工作。我还推荐学生去奢侈品公司从事销售、管理等工作,因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待人接物、语言方面比较有优势,很适合去这类公司工作。

Q3: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核心课程?

杨 欣:比较核心的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管理的基础理论课程,比如管理学原理;第二部分是部门管理课程,如酒店房务管理、餐饮运营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第三部分就是营销相关课程,比如战略管理、营销与策划。

Q1:酒店管理专业(专科)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田 黑:我们专业有一些理论课程,如酒店管理概论、现代酒店管理、旅游学概论;也有强调实操技能的餐饮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餐饮、前厅和客房三门课也是我们专业比较核心的三门课程。此外,我们也会接触调酒、花艺、礼仪等其他课程。

对话嘉宾:

何立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副教授) 杨 欣(浙江工商大学国际酒店管理系主任)

田 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

猜你喜欢

茶香客栈民宿
浮生遇到你茶香舍
孪生院子民宿
四季茶香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来一杯午后茶香
那抹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