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学习环在中职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24沈国芬
沈国芬
摘要:护理实训教学由于操作项目包含步骤繁多,实践性较强,导致传统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习环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过程。本文通过将改进的学习环模式运用于护理实训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习环 中职护理教学 护理实训
一、学习环概述
学习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时卡普拉斯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科学学习与教学模式。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对现有学习环模式进行思考和融合,形成适合中职护理实训教学的六步学习环:预习、引入、探究、解释、精致、评价。
二、学习环在中职护理實训教学中的运用
1.划分学习任务,布置课前预习(预习)
护理操作步骤多、实践性高,而课时相对不足,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不良。因而课前将整个操作流程分成几个操作项目,将任务分配给各组,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
2.全真病例情景导入,提出知识疑点(引入)
教师设计临床真实案例,借助案例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例如,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时选用急诊溺水病人的临床抢救过程创设情景并提出问题:分析进针失败的原因,如何一针见血,及时开通静脉输液通道?
3.提供实践机会,享受探索乐趣(探究)
护理操作中想要直观发现学生在知识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他们的参与。根据课前任务分配,请各组派代表进行操作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操作并进行思考,及时记录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根据内容及时引导,确定正确的探究方向。
4.架设交流平台,引导合作探究(解释)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积极的课堂气氛。为此对学生进行角色分类,挑选操作和理论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主评委,班内其他同学担任小评委。评委们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纠错,主评委总结,教师提问和鼓励。
5.联系临床实际,拓展探究空间(精致)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实用性人才。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因而教师引入临床实际工作场景提出设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将无菌操作中的戴手套环节设计在给病人换药的工作场景中。
6.多元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热情(评价)
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教师要巧妙引导,以赏识的目光对操作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保持探究热情。除了教师引导评价外,可以进行生生互评,让评价小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奖励不同的红花,红花数量在期末可以转换成平时分。
三、六步学习环教学模式的优势
1.课前预习,培养学习习惯,降低课堂学习门槛
职校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学习态度。教师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动学习,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降低课堂学习难度。
2.对接临床,培养临床思维,锻炼工作应变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相脱节是导致护生临床工作应变能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学习环模式采用临床病例创设情景,提出知识疑点,既能感受职业精神熏陶和临床工作氛围,又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工作应变能力。
3.转变教师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学习环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题,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鼓励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直接说明答案,通过设计场景和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这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的课堂模式,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4.多元激励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激励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体现人性化,关注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丰富教学资源
学习环模式的运用,对教师而言通过学习环的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对学校而言,临床案例、微视频等可编辑成教学材料,丰富了教学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