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水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2018-03-24罗玲

职业·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模块信息化

罗玲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环境监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及成效特色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整体设计。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等话题经常出现在国外的一些教育技术论坛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日益广泛。2003年国内展开了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一些学者对信息化教学的理念进行了阐述,如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发展,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式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教学技术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包括文本、网络视频、网络课件、学习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多向演示和模拟生动的特征。

经过对教育工作者关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研究,笔者尝试将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手段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中,并摸索出一套经验与措施。

水环境监测课程总体教学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模块一为基本素质能力模块,模块二为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即水环境监测技能,模块三为综合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模块下都设有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均有任务分解。下面将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及成效特色五个方面介绍该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缺乏学习目标,缺少学习热情

因为缺乏学习目标,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也不知道要学些什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想着拿手机出来聊聊天或玩玩游戏,借此来刺激自己以获得满足感和游戏中获胜的成就感。

2.理论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

部分学生因为理论基础差,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而听不懂又将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喜欢动手操作和实践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却很热衷于动手操作,对实践课程比较重视。一旦实验成功,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虽然喜欢动手,且加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操作水平,但由于理论基础薄弱,对实验所得数据的处理能力不够,结果计算不准确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计算。

二、教学策略

针对教学过程中相应的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学生缺乏学习目标、缺少学习热情的现象,在开展学习任务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环保科普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目前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环境形势的严峻性,树立起学生的使命感和学好环保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使其学习动力不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和鞭策下学习,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学好”。正是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使学生树立起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热情。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标准,通过微信、微博、QQ群、二维码及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手段将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用FLASH仿真动画、多媒体课件展示项目操作过程并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布置在线测试、小组拍摄微电影等方式进一步强化课堂所学。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

(1)播放视频。播放环保科普视频。

(2)情境创设、角色分配。由教师担任业务主管,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监测团队。每个监测团队由项目负责人、采样人员、分析人员、质控人员及仪器维护人员等构成。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角色,负责自己任务的同时,协作团队完成成员工作,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通力合作。项目负责人由团队成员根据责任心、业务水平、凝聚力、沟通协调及合作精神等方面推荐产生,且定期更换,让团队成员都有机会担任负责人一职。这样既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3)任务布置。在上次课结束前布置好下次课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好相关资料、做好功课。

2.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1)学生查阅上课所需的资料。让学生先通过网络或在图书馆查阅下次课所需的学习资料、规范或国家标准。

(2)通过微信、微博、QQ群、二维码及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方式发放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并以项目组为单位制定项目监测方案、制作汇报材料。

3.课堂学习阶段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对本次课程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并且产生了不少疑惑,所以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学习共分为以下三步:

(1)汇报讨论。每个项目组分别汇报制定好的项目监测方案,采取项目组间相互点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指出方案中可行的部分并提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各组修改完毕后,再由老师将相关项目的FLASH仿真动画播放给学生,演示项目操作过程。最后选取一个项目组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汇报,老师进行最终的点评和完善。通过采取“课前讨论一集中汇报一修改一FLASH动画强化一最终汇报确定统一方案”的方式,学生在不断的反馈学习中强化和加深项目的原理、操作过程、结果计算与评价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开展项目。确定好方案后,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水样采集、试剂与仪器准备、分析测试等工作。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提供一些必需的帮助。

(3)评价总结。项目完成后,由老师对项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放评价表给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强化本项目中的一些知识点、重点、难点及操作要点,并布置课后需要完成的任务。

4.课后巩固学习阶段

在课后巩固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完成各项评价表;拍摄一段项目微电影;完成项目分析测试报告,并上传至班级QQ群便于老师和同学评阅;完成水环境监测空间课程在线作业。

四、考核评价

1.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價多角度评价

通过发给学生的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学生完成自评与互评,再结合教师评价进行多角度的换位评价。

2.采用阶段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多方位的评价

根据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态度与表现,结合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析测试报告、在线作业、微电影等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五、成效特色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将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成功嫁接。在水环境监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了微信、QQ、二维码、微电影、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等多种信息化手段。

(2)将FLASH虚拟仿真动画与真实项目有效结合。课前布置真实项目,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进行角色分配。课堂教学过程中,观看FLASH虚拟仿真动画,使学生进一步弄清楚监测项目的操作过程及操作要点,为真实项目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3)采取课前自主学习一课堂互动一课后巩固学习的翻转式教学模式。

(4)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5)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及阶段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成绩。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模块信息化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