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中的有效应用
2018-03-24李楚莹
李楚莹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312
正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短缺以及雨水径流污染及洪涝灾害等问题,给城市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等问题,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借以现代技术建设人工景观,并与城市水文特征及人文景观进行充分融合,打造一种与海绵功能相类似的城市,能够更加科学的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还能对城市内涝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文中分析了海绵城市的重要作用,探讨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中的有效应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原则
1.整体规划原则
为了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具有整体的建设理念,注重前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因为这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城市之中的水循环系统,同时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都将海绵城市理论落实其中,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再进行建设。
2.生态优先原则
为了有效提升海绵城市景观效果,必须要充分重视生态优先原则,因为海绵城市建设是基于生态性基础而进行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人工干预进行有效地控制,利用规划引导来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开发城市阶段,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城市河流以及湖泊等,推动城市生态建设。采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施工措施。
3.尊重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体现在,应当充分尊重城市的水循环系统,规划城市空间阶段,需充分的重视原始水体的保留,尤其要保护好城市的河流与湖泊,充分的尊重自然,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构建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城市生态雨洪排水系统,避免城市基础的水环境基质遭到破坏。同时,应当给予人性化的需求对景观进行设计,将城市独有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实现与城市水系统的完美融合,并且基于城市水元素为基础,更好的发挥海绵城市的功能与效果。
二、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中的有效应用
1项目背景
公园项目位于珠海横琴新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合理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在公园总体设计过程中将雨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打造美丽的城市景观,并有效的蓄积和利用雨水,提升绿地生态作用。
2主要措施
2.1 公园地形:对公园进行坡度以及坡长和変坡等进行合理设计,防治过大雨量对公园形成冲刷破坏。公园现状地形相对平坦,但因水利部门最低公园景观湖体蓄洪库容要求,需对现状水体进行疏浚、开挖、整形等设计工作,由此将产生大量淤泥;公园规划设计开挖的泥土进行公园西侧区域堆筑景观的利用,同时对雨水径流该公园造成的冲刷破坏进行充分考虑,合理地设计坡度与坡长。雨水在遇到较大坡度时,会形成径流,对公园土壤形成冲刷破坏。而坡长越长,会将雨水大量汇集使冲刷力进一步增大。通过详细分析与研究,将公园地形坡度设置为5%-12%,使得雨水汇集对公园土壤的冲刷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使雨水快速流走,同时也达到滋润土壤的效果,使地下水资源得到了有效补充。
2.2 分区组织:对公园进行合理分区,达到汇水的效果,确保分区能够达到一定的汇水面积,以免出现大的径流,冲刷破坏公园土壤,在进行竖向设计阶段,详细的勘测公园的地形,对公园的功能分区进行划分,保证有一定的汇水区域,同时充分的分析周围的道路以及场地情况,对公园总体竖向进行规划设计,确定不同汇水区的方案。在公园中进行7处雨水蓄滞区规划设计,达到了13500m2的总设计面积,能够将公园之中非水体区域的雨水达到72%以上的汇集效果,分区组织汇水与公园主体水景区形成有效互动,高效的收集了公园之中的雨水。
2.3 分级集水:加强花园-旱溪-雨水湿地集水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收集雨水的作用,使雨水径流汇集时间不断加大。有效的控制了径流量。依照公园汇集雨水的方向以及汇水的面积和估算公园的雨水量等情况,对雨水花园的数量以及位置和面积等进行合理布置。通过相应的计算以及开展暴雨后的实际调查,对单个雨水花园面积(200-300m2)进行布置,设置为30-40cm的高差,设置的坡度为5%-10%。利用设计地形的方式,将雨水汇集到雨水花园中,通过土壤向地下深入,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的降雨,超过土壤入渗能力,便利用明沟或者暗沟的形式将雨水汇集到雨水花园之中。
城市之中的硬化排水沟和旱溪存在很大的不同,公园中的旱溪依照公园的实际地形进行设计,存在很多的断面形式,如果地面宽敞,便将溪面放大,可以将其落差适当的增大,形成沉淀池,将上游留下来的雨水进行收集沉淀,控制其泥沙量,形成一定的过滤效果。如果雨水过大时,雨水便可通过雨水湿地进行汇集成为动态的水体景观。公园中主要的集水区为雨水湿地,按照1.5米的深度进行设计,单个控制在3700m2的面积大小,集水区未进行防渗工作,雨水通过土壤进行吸收,对地下水形成补给,合理的选择植被进行种植,不但美化了环境,同时还达到了雨水排放和过滤的效果。
2.4 透水材料:通过透水铺装方法对停车场以及道路和广场等位置进行铺装,有效降低径流量,对与水资源进行收集。公园的主路设置为5米,景观步道与奇特支路设置为3米,路面通过透水混凝土进行铺设,利用透水砖铺设支路,均能达到导水的效果。通过透水混凝土铺设广场,依照石材的质感与规格进行铺设,保证其良好的承重性,还可有效的保证其透水性。
2.5 复层植物群落:对公园地被植物与灌木层机械能培育,打造复层的植物群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消纳,是暴雨径流汇集时间进一步延长,使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造成水土流失。雨水很容易对裸露水土形成冲刷,因此应当根据地形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栽植,并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结构,进行多层次性的景观营造,增强起绿地效益。
2.6 植物优选:喜温、耐湿的植物可以在雨水湿地和旱溪与雨水花园处进行种植,存在水时构成景观水体,没有水的情况下,形成自然湿地,使景观类型更加的丰富。树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因为其生态适应能力非常强。同时在树种的选择上应当结合当地的降雨峰值对树种进行合理选择和栽植,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地表水储存和降低雨水流速的效果,可以增加地被植物。过去地被植物的种植比较单一,通常选择单一的地被植物进行种植。特别是春节开花植物,进入夏季之后长势会逐渐变弱,引发土壤裸露,而夏季又是降雨比较多的时节,公园植物栽植过程中,通过“近自然地被混播模式”进行植物种植,这种种植模式与传统草花种植存在很大不同,种植过程中选用多种草本植物进行综合种植,不仅能够有效的覆盖地面,又能有效的降低雨水径流,同时还能使植物的花期得到延长,进一步丰富公园植物景观效果。
结语
进行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将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生态平衡充分的纳入景观设计之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形成很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充分的运用到现代城市建设当中,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地表水储存问题,才能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