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调水工程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作用

2018-03-24白萍萍

山东水利 2018年6期
关键词:丘陵区水网胶东

王 蕾,张 静,白萍萍

(山东省胶东调水局,山东 济南 25010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以青岛为龙头城市,带动周边部分城市经济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经济规划特区。胶东调水工程是实现山东省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T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工程之一,同南水北调工程一起组成全省骨干水网框架,可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及各种可利用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统一配置、统一利用。

1 半岛蓝色经济区水系联通模式分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水系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根据半岛区域水资源、地形地貌特点将半岛分为以下三个区域。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所属水资源分区为沂沭泗河区,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黄河冲积平原区,所属水资源分区为黄河区,河流多为平原性河流。胶东低山丘陵区,所属水资源分区山东半岛沿海诸河区,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

2 山东半岛水系联通模式分区特征

2.1 胶东低山丘陵区

胶东低山丘陵区地处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区,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三个市。是我国资源型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30 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沿海地区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降至海平面以下,出现地下水咸淡水界面向内陆推进的现象。

2.2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

山东半岛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涉及潍坊、日照两市。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起沂沭断裂带昌邑—大店断裂,西至京杭大运河,南接江苏,北接黄河,总面积34 633 km2,占山东省山丘面积的51%,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3 黄河冲积平原区

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河网区河流多呈网状结构,河道比降较小,大部分中小河流流速缓慢,自净能力和纳污容量有限,部分河道淤积严重;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排污量大,水体污染比较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3 胶东调水在半岛蓝色经济区作用

3.1 胶东低山丘陵区联通模式中的主体作用

根据胶东低山丘陵区模式特征,本区域内水系联通模式主要考虑跨区域外调水源为主,本地地表水、地下水节约使用。依托现有水系,及胶东调水工程,以山丘区水库为调蓄节点,闸、坝为控制工程,重点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与现有水系联通,充分发挥胶东调水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本地水资源的主体作用。同时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库工程、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通过建设渠道、压力管道等输水工程,新建、扩容水库等输配水枢纽工程,将胶东调水与现有水系互联相连,同时加强区域内水资源的流通、输送和补给,实现外调水和本地水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调度配置能力、缓解缺水区经济社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压力。

3.2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联通模式中的枢纽作用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水系联通模式是以本区域现有骨干水系为基础,胶东调水工程等跨流域工程为枢纽,山丘区水库为调蓄节点,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本地水系联通基础上,重点开展区域内现有水系联通,同时大力推动雨洪资源利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现集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非常规水四种水源联合调度。

根据区域水系和水利工程的现状和特点,依托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小清河现有水系,以胶东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大动脉,以现有或规划大中型水库为调蓄枢纽,通过开挖河道、建设调水干渠、开凿调水隧洞、铺设输水管道、建设泵站等措施,实施区域内水系贯通,逐步建构区域多级水系网络,实现区域内水量联合调配。为实施地表水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胶东调水工程在本区域内主要经过潍坊地区,目前整个潍坊地区已经建成了以弥河、白浪河、潍河、汶河和胶东调水工程作为骨干中轴的现代水网。地区内河库相连、河河相连、库库相连的水网模式为地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工程保证。胶东调水工程作为枢纽工程,在寿光、昌邑、寒亭等工程经过地方,与当地水网建设双向联通枢纽工程。丰水年可利用胶东调水工程进行区域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干旱年份利用工程调引黄河水及长江水作为水资源保障,真正做到水资源的双保险。

3.3 黄河冲积平原区联通模式中的补充作用

本区域水系联通模式重点依托现有引黄骨干渠道,胶东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为补充,新建联通工程或对现有渠系进行疏通和优化改造,以平原水库调工程为调蓄节点,实现区域内、外水系相互联通,同时大力推进河道生态治理和环海生态防线建设,形成以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三水联通”现代水网体系。

一方面可解决由于黄河河床下切,枯水季节部分引黄闸引水困难,灌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开辟支线送水到沿海地区,满足滨海新兴经济区的需要。此外,通过水系联通工程可促进不同水体之间的交换,促进水质不断改善,同时还可以提供有效的洪水宣泄通道。逐步实现水资源在时间、空间的合理分配,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可持续利用。

胶东调水工程渠首引水闸位于黄河打渔张引水闸,黄河水经过渠首沉砂池进入渠道,渠道途径博兴、广饶等县区。区域内应重点依托现有引黄骨干渠道,新建或对现有渠系进行疏通和优化改造,充分利用胶东调水、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联通作用,以现有湖泊、已建和规划的平原水库工程为调蓄节点,通过“点、线”将引黄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境内水系联通,构建区域内输、蓄、泄、供畅通的水系联通工程体系。

4 结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资源匮乏,阻碍了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为缓解水资源匮乏状况,建设水系连通工程是关键办法,胶东调水工程作为跨越区域的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本区域内水资源匮乏问题。针对区域特有的水资源特征,建设符合各分区实际的水网联通工程是根本之道。黄河冲积平原区应充分利用现有引黄渠道、灌区加大引黄用水量,把分配引黄指标用足,节约当地地下水使用。鲁中低山丘陵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应充分发挥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本地区水网建设中的作用,转变现有用水思维模式,将外调水源作为本区域主要水源,当地水源作为备用水源,防止大旱之年无水可引局面。胶东低山丘陵区应将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本区域水网建设重点工作,尽快完成跨流域调水工程配套工程,发挥跨流域调水工程作用,扩大供水范围及供水规模,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率。

猜你喜欢

丘陵区水网胶东
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浅谈丘陵区桥梁高墩施工测控系统应用
晋西黄土丘陵区深挖高填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胶东面塑——花饽饽
浅山丘陵区核桃周年管理技术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