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氏体不锈钢火焰调修的力学性能研究

2018-03-24袁海堃黄成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氏体奥氏体火焰

袁海堃 郭 猛 黄成海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130062,长春∥第一作者,高级工程师)

目前,在轨道交通车辆的不锈钢车体钢结构实际生产中,为控制车辆的整体尺寸精度,已广泛应用了火焰调修工艺。火焰调修工艺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其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巨大。

文献[1]以高速列车用典型国产4 mm厚SUS301L-HT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保温处理并进行喷水急冷,模拟火焰调修对材料强度及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修温度不大于550℃,并采用水冷的调修工艺能保证SUS301L-HT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和抗晶间腐蚀性能。文献[2]针对轨道车辆不锈钢车体中常用的5种冷轧不锈钢板,采用不同的火焰调修温度及冷却方式进行试验,得到了加热、冷却后的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焰加热温度的升高,冷作硬化不锈钢材料强度相应降低,强度级别越高的材料,强度损失越严重。

国内外针对短时火焰调修中加热温度区间在700℃以下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SUS301LDLT/ST/MT/HT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模拟调修加热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强度等级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奥氏体不锈钢火焰调修的合理温度。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提供基础调修数据和技术支持。

1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金属母材为2 mm厚SUS301L-DLT/ST/MT/HT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板。

1.2 试验方法及设备

1.2.1试件模拟调修加热

试样加热前先按照金相、拉伸及弯曲的试样标准尺寸要求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之后,对加工后的试样进行倒角、去毛刺等打磨处理,如图2所示。再后,采用DRZ-8D型加热炉(见图3)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最高温度分别为 200、300、400、500、550、600、700℃,保温时间5 min,加热结束后采用快速水冷,如图4所示。

1.2.2拉伸和弯曲性能测试

按照标准JIS Z 2201—199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试样》和JIS Z 2241—1996《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在室温下用万能试验机(见图5)进行横向拉伸试验,每组3个试样。按照标准JIS Z 2204—1996《金属材料弯曲试样》和JIS Z 2248—2006《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在室温下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正弯试验,每组3个试样。

图1 不锈钢拉伸、弯曲试样

图2 不锈钢试样加热前预处理

图3 不锈钢试样加热装置

图4 不锈钢试样加热后快速水冷

2 力学性能测试

2.1 拉伸试验

按照标准JIS Z 2201—1998准备试样,试样尺寸见图6。SUS301L-DLT/ST/MT/HT不锈钢拉伸试验结果分别如表1至表4所示。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绘制SUS301L-DLT/ST/MT/HT不锈钢经过不同温度加热后强度变化的曲线(见图7)。从图7中可以看出,当加热温度不超过700℃时,除SUS301L-HT不锈钢以外,其他3种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当加热温度达到700℃时,SUS301L-HT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开始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马氏体含量产生变化导致的。

图6 不锈钢拉伸试样加工尺寸

表1 SUS301L-DLT不锈钢拉伸试验结果

表2 SUS301L-ST不锈钢拉伸试验结果

表3 SUS301L-MT不锈钢拉伸试验结果

表4 SUS301L-HT不锈钢拉伸试验结果

SUS301L不锈钢中应变马氏体含量的不同,导致成分相同的不锈钢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等级。马氏体就其本质来说是C元素在体心立方晶格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表现为含有大量高密度位错的晶体结构。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中的C元素因自由能的增大,会以化合物的形式不断析出。马氏体含量的降低会导致材料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之降低。

SUS301L-DLT/ST/MT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较少,当温度低于700℃时,析出的马氏体含量不足以影响材料的强度。SUS301L-HT不锈钢中马氏体含量高达13%,当温度达到700℃时,析出的马氏体量达到了一定程度,致使力学性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降低。

试样断裂后的宏观形貌如图8所示。大部分试样从中间附近断裂,个别试样断裂在靠近夹持端,其原因可能是试样打磨不均匀所致。通过对所有试样的断口进行金相分析发现(见图9),经加热和未加热的SUS301L-DLT/ST/MT/HT不锈钢均呈现明显的塑形变形特征,断口形貌均有较细小和均匀的韧窝,属于典型的韧性断裂。这说明当调修温度不超过700℃时,加热温度对SUS301L不锈钢的韧性影响较小。

2.2 弯曲试验

按照标准JIS Z 2204准备试样,试样尺寸为10 mm×20 mm×2 mm。图10为SUS301L-DLT/ST/MT/HT不锈钢经过不同温度加热后弯曲试验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试样均可以做180°弯曲,在弯曲后均不存在断裂或表面微裂纹。这说明在不超过700℃的调修工艺下,SUS301L不锈钢的塑性指标不存在显著变化。

3 结论

对SUS301L-DLT/ST/MT/HT不锈钢模拟火焰调修加热(200~700℃)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对于SUS301L-DLT/ST/MT不锈钢变形强化程度稍低的材料,当加热温度不超过700℃时,其强度指标、抗弯曲塑形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火焰调修的最高温度可设为700℃。

图7 加热温度对SUS301L不锈钢强度的影响

图8 SUS301L不锈钢断裂后宏观形貌

图9 SUS301L不锈钢断口微观形貌

(2)对于SUS301L-HT不锈钢,因其变形强化程度最高,产生的应变马氏体含量较高。当加热温度达到700℃时,其抗弯曲塑形指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损失严重,火焰调修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550℃。

图10 SUS301L不锈钢试样弯曲后宏观形貌

[1]赵延强,刘学之,王素环,等.高速列车用国产不锈钢材料火焰调修工艺[J].电焊机,2015,45(8):40.

[2]韩晓辉,史春元.火焰调修对轨道车辆用冷轧不锈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电焊机,2015,45(1):98.

[3]徐嘉鹏,王东亚.奥氏体不锈钢强化机理[C]∥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1998.

猜你喜欢

马氏体奥氏体火焰
最亮的火焰
中低碳系列马氏体不锈钢开发与生产
缤纷的火焰
激光制备预压应力超高强韧马氏体层的组织与性能
马氏体组织形貌形成机理
漂在水上的火焰
GGG-NiMn13 7无磁奥氏体球墨铸铁熔炼工艺研究
吹不灭的火焰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54SMo焊接接头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