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壶济世 名医大家
——访中医科学院著名专家 周超凡

2018-03-24胡迎新封面摄影木振华

健康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周教授大夫偏头痛

⊙文/胡迎新 封面摄影/木振华

中医世家 源于家学

周超凡教授193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五代中医世家,祖父早年留学日本是一位儒医。父亲周仲直自幼秉承家学,中医知识博学,在江浙一代行医。他不仅坐堂,还开一间药铺。周超凡受家庭影响,从小就背诵《医学三字经》《汤调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他上高中之前,每年寒暑假回家,帮助父母抓药、切药、晒药,十五岁时已能辨识上百种中草药,掌握一些用药与治病的技能。1957年,他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因有中医药家学底子,深得名师程门学、黄文东青睐。他在名师栽培下,精通了病理与药理等知识。1963年毕业,教授推荐他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从事中药方剂研究。他致力于把传统的中药方剂理论与现代生药、药理、药化、制剂等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日后,他成为一位博学广识、知古通今的名医。

为徐帅治愈偏头痛

1987年11月,周超凡在湖南长沙开会时,接到单位打来的一个长途电话,要他立即乘机返京,为一位中央首长急诊。他回京后,一辆红旗轿车将他送往北京西城区一座深宅大院。他在客厅看到墙上挂着一只1米多长的龙虾标本,是东海舰队某部赠送的,受赠者的名字让他恍然大悟。他对笔者说:“这位首长就是我素来敬慕的徐向前元帅。”

周教授讲,徐帅当时已75岁高龄,他从青年时起便长年征战,鞍马劳顿。他因殚精竭虑,积劳成疾,最终患上严重的偏头疼。40多年来头痛反复发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平日里他经常依赖服止痛药缓解头痛。由于近些年来头痛发作频繁,服止痛药已无济于事,尤其在发怒时头痛症状无形加重,颅内犹如擂鼓般咚咚震响。徐帅当时双眼难睁,伴有恶心,大便不爽,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等系列症状。同时,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部多普勒、头颅CT均未见异常。他最终诊断,徐帅患的是“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中医属风痰头痛。徐帅的病和《左传》里记载的华佗给曹操治疗的头疼病一样,叫“雷头风”。他当时常吃的是某药厂生产的一种中成药“复方羊角冲剂”。他拿来药一细看,发现药里含有“乌头”,可能是乌头碱又引起了心律失常,从而加重了病情。于是,他当机立断,建议立即停服该药,换成汤药。为了对证辨治,周教授采用“疏风化痰”治疗法,开出方药“由人参、半夏、白术、天麻、川芎、白芷、细辛、延胡索、牛蒡子、胆南星配伍的“芎辛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后因徐帅嫌汤药苦口难以下咽,周教授在中医研究院将此方制成中成药“偏头痛颗粒”,便于徐帅服用。徐帅服七剂后,头痛便消失了。在其后一段时间,周教授又随证调整用药,徐帅在坚持服药两月左右巩固疗效,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追访后,其头痛痼疾再也没有发作过。30多年来,周教授已经治疗偏头疼患者数以千计。

偏头痛原因预防与饮食

周教授说,偏头疼由四方面因素造成:一、遗传因素,几乎50%的病人都有家族病史即父母其中一方曾患有偏头痛病。二、心理因素,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有些人抗压力弱,心理负担过重引发偏头痛。三、不健康生活方式,嗜好烟酒、经常熬夜,造成生物钟紊乱,很容易诱发偏头痛;四、饮食因素,吃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羊肉、狗肉、海鲜等发物都容易诱发偏头疼。

周教授提出预防偏头痛的五条建议:一、戒烟酒、不吃高热量食品,偏头疼的发病率会大大下降。二、选择适当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向他人倾诉内心的焦虑、将心中积郁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偏头痛可得到缓解。三、喜欢运动的人患偏头痛的机率很低,运动能够改善偏头痛症状。四、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可降低偏头痛发病的机率。五、饮食要注意清淡,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汤、蛋类等,这都有助于预防偏头疼病。

为于是之延缓老年性痴呆

1994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艺术家于是之患有老年性痴呆(早期)。于是之的一个朋友在报纸上看到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周大夫在研究治疗“早期记忆性障碍”的课题,已取得初步成效,劝他去找周大夫治疗。他前去求医。周大夫向他介绍了当前老年人患这类病的概况以及他们研究这一课题所取得的进展,还给他讲述正在用大白鼠做动物医学实验,结果表明失去记忆的大白鼠,坚持用药一组的记忆力有所恢复。

周教授认为他的病情不算严重,但要治愈不易,只要坚持服药,病情可以缓解。周教授说“于是之很有幽默感,他对我说‘您把我当成研究的大白鼠吧!’”

“周大夫是个大忙人,日程总是排的满满的。但每次看病总要讲一些中医辨证施治的道理,我似懂非懂。只是感到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是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部位出了毛病,总是把它和整体联系在一起,全面地进行分析,研究,还要考虑病人的体质以及季节的变化才能下药。绝对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于是之《我和中医中药》一文)

“记得我因为脑缺血第一次发作,嘴总是控制不住地像在嚼口香糖似地动着。当时,我错误的认为是牙有问题。我想大概是有一颗牙齿太尖了。总是要用舌头去添它。所以嘴才动。我去看内科,把这个想法说了,大夫也未探究。后来,干脆把它‘除掉了’。牙是没了,但嘴仍动不已。我还吃过一种很小的药片,说是控制嘴动的。好厉害!吃了一段时间,嘴是管住了,可好像脸也木然了。”(同上文)

于是之也吃过一些治疗记忆力减退的药。那些药的使用说明常有“头昏、嗜睡、口干、便秘、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吃起来让他总有顾忌,有顾此失彼之虑。然而,中医中药则不然,中草药的副作用较西药的副作用小得多。

“我的病明明在大脑,大夫却给我补肾,调解气血、脾胃等,还特别注意我的通便问题。说来也怪,只要每天能痛快地方便一次,顿时觉得周身轻松,心情也顺畅了许多。‘若要长生,肠中常清’确实有道理的。周大夫还根据我的体质和四时天气冷暖的变化,随时调整药方,做到因人、因时用药,使我的健康得到很大的改善。至于嘴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动的,我也记不清了。”(同上文)

从1994年6月至1997年,于是之坚持按时到周教授这里看病。三年多,他没有中断用药。后来,他吃饭、睡眠、大小便、血压等都恢复正常。同事见他,都说他气色不错。那时,于是之做过两次体检,CT表明原来的“梗死灶”“较1995年9月无明显变化”,血液的各项检查基本上也在正常值范围内。于是之在《我和中医中药一文》最后有感慨道:“我想,这大概就是‘延缓’了吧?我由衷地感谢周超凡大夫。”

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及预防

周教授说,老年性痴呆症也有明显家族病史,从染色体基因层面已经得出依据。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不高,但是“血管性痴呆症”发病率却很高。前者与家族遗传因素比较密切,后者是高血压病未控制好,在脑卒中基础上并发“血管性痴呆症”的机率很高。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因此,控制好血压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该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使病情得以延缓。

该病早期常见的两种表现:一、记忆障碍,患者记不住刚做过的事或刚讲过的话,对以前熟人的名字容易搞混,记不住贵重物件放在何处,对往事记忆清楚,对近期的事容易遗忘;二、心理障碍,有的患者怀疑自己的老伴儿有外遇,怀疑子女偷窃自己的钱物,把垃圾当做值钱物品收藏。如果亲属发现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这些反常行为时,要及时就医,及早诊断,早治疗可延缓病情向重度发展。

周教授说,在我国首先要防控高血压,要戒烟戒酒,要合理的饮食即重视宝塔型饮食结构,要低盐、低脂肪、最好食素、适量运动、防止肥胖、心理平衡。另外,要多吃蔬菜、鱼虾类食物,可减少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机率。如果食肉类吃的过多,会使其发病机率增高。

周教授今生最得意一事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周教授对笔者讲了他行医60年中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那不是为徐向前元帅治愈偏头痛,也不是为著名艺术家于是之缓解老年性痴呆症,而是救了湖北省武汉市新洋地区贫困农村一对母婴的性命。1966年,他作为北京巡回医疗队成员被派往武汉军区,在后勤部卫生部从事中医学教学工作,培养部队的中医人才。他说:“一天,部队附近农村的贫协主席登门请我去他们村抢救一位难产孕妇。这位孕妇是盲人,她丈夫是聋人,怀孕临盆,因蛔虫性肠梗阻难产。贫协主席说,现在送到武汉医院做剖腹产都已经来不及了,孩子也生不下来,孕妇和孩子会憋死的。我就尝试着给孕妇治疗吧,给她用‘复方大承气汤’,结果肠梗阻通畅,孩子生下来了,大人孩子都保住了。别提我多高兴了!我离开村子时,人家特意煮了两个鸡蛋送给我。这里是湖北洋新,很穷啊,人家能拿出两只鸡蛋就是很难得的礼物啦。这是我一生中最得意的一件事!”

听到此,笔者想起成语“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普济众生,大医家也。

猜你喜欢

周教授大夫偏头痛
进步太快
出身寒门就是过吗
间接性失忆
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低颅压性头痛经验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
距离失败50米
人羊